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保压取心工具中内筒上端封闭,在疏松地层取心时,由于成柱性差,岩心进入内筒过程中会逐渐占满内筒下部空间从而使岩心和内筒之间没有间隙,由于内筒内钻井液无法从岩心和内筒环空排出逐渐形成压力腔。在内筒内部钻井液压力作用下岩心难以继续进入内筒,大概率会发生堵心导致岩心收获率低,损失岩心资料。因此,设计一种分流泄压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该装置通过取心过程中分流泄压,取心完成后关闭泄压孔的方式解决了疏松地层保压取心入筒困难造成的岩心收获率低的问题,结构稳定可靠。
2、本申请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中部侧壁上形成泄压孔;在所述外套筒内设有密封杆总成,密封杆总成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置于密封套内并通过剪切销钉固定于密封套的上部,在所述密封套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密封套下端外壁上设有密封圈。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心入筒过程中,岩心内筒内部钻井液通过泄压孔排出至取心工具内外筒环空;取心完成后,提升系统上行过程中,圆盘受压,密封杆总成下行,密封圈过泄压孔后与岩心内筒下端密封机构形成密封腔,达到取心后的保压密封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上端连接挡套。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的下部侧壁上形成排液孔。
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连接圆盘。
8、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内部中心设有中心孔。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选用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密封套的下壁面,另一端抵在外套筒的底壁上。
10、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泄压孔,避免了取心时疏松岩心进筒过程中,因岩心成柱性差分散后堵塞岩心与岩心内筒之间的环空,岩心内筒内的钻井液无法从下部排出的情况。由于取心过程中岩心内筒内的钻井液可以从上部分流泄压装置上的泄压孔排出,避免了岩心因为岩心内筒内的压力而无法入筒的情况,提高了取心收获率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存岩心资料;
12、(2)本专利技术设计活塞杆和密封套差动的结构,避免了保压取心工具密封系统关闭后因岩心内筒封闭而造成密封套无法相对下行的情况。取心完成后,当密封套相对下行到泄压孔以下时,此时保压取心工具密封系统还未关闭,岩心内筒还未封闭。密封系统关闭后,岩心内筒封闭,此时密封套无法相对下行,活塞杆和密封套之间的剪切销钉剪断,密封杆相对下行至提升系统上行到规定位置并实现锁挂,达到岩心内筒上下封闭;
13、(3)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取心过程中疏松岩心入筒困难造成堵心的情况,取心完成后关闭泄压孔实现内筒上端封闭达到岩心内筒保压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包括外套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中部侧壁上形成泄压孔(6-1);在所述外套筒(6)内设有密封杆总成,密封杆总成包括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下端置于密封套(5)内并通过剪切销钉(4)固定于密封套(5)的上部,在所述密封套(5)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密封套(5)下端外壁上设有密封圈(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的上端连接挡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5)的下部侧壁上形成排液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的上端连接圆盘(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内部中心设有中心孔(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选用弹簧(7),弹簧(7)的一端抵在密封套(5)的下壁面,另一端抵在外套筒(6)的底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包括外套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中部侧壁上形成泄压孔(6-1);在所述外套筒(6)内设有密封杆总成,密封杆总成包括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下端置于密封套(5)内并通过剪切销钉(4)固定于密封套(5)的上部,在所述密封套(5)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密封套(5)下端外壁上设有密封圈(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取心分流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6)的上端连接挡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博,魏爱拴,柴希伟,焦巍,李石磊,刘禹铭,严孟凯,孟凡华,任兴华,董天利,陈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