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61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邻一侧均设置有收纳槽,一对所述收纳槽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本技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邻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一对凹槽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防护网,把连接板之间均铰链连接,且凹槽和连接板之间也铰链连接,使得连接板可以层层叠放,在对防护网使用完成后,可以使得第而支撑柱向第一支撑柱进行运动,故连接板之间相互叠放,有利于使得叠放后的连接板收纳进行收纳槽内,便于完成对防护网的收纳,减少其占地面积,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是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上进行着多工种工人操作。

2、在建筑施工时通常使用到施工防护网进行保护,建筑施工防户网是可以用在各种需要安全、防护的产业领域,主要作为建筑防护网、运动安全网、运输安全防护网,防雪网、农用网、遮阴网等,其也可以用于在建筑施工周围设置有防护网,从而用来提醒行人进行注意。

3、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使用防护网时,通常在低于地面处进行施工时,需要在施工地的周围一圈安装上施工防护网,使得其在对施工地进行保护时,也可以用于提醒施工人员进行注意,避免对健康安全产生危害。

4、但目前在使用施工防护网时,由于施工防护网均为一片一片的,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且在对其使用完成后,无法对其收纳,使得防护网需要占用较大面积进行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以解决在使用施工防护网时,由于施工防护网均为一片一片的,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且在对其使用完成后,无法对其收纳,使得防护网需要占用较大面积进行放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邻一侧均设置有收纳槽,一对所述收纳槽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且连接板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收纳槽和连接板之间也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防护网。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护网使用完成后,可以使得第二支撑柱向第一支撑柱进行运动,故连接板之间相互叠放,有利于使得叠放后的连接板收纳进行收纳槽内,便于完成对防护网的收纳,减少其占地面积,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放置。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使得底板的底部与地面进行接触,再通过在底板四角的定位孔设置有固定装置对底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对防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施工地起到防护的作用。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可以通过凸起增加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更好的对防护网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其进行使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设置有卡块,且第二支撑柱一侧设置有与卡块尺寸、位置相契合的卡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和卡槽的设置,使得在防护网使用完成后,通过在对防护网进行收纳完成后,使得卡块卡进卡槽内,有利于使得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件,且连接件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活动贯穿活动块,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动块尺寸相契合的凹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护网进行收纳后,可以通过转轴转轴活动块后,使得活动块的一端位于第二支撑柱的顶部,故有利于使得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行连接,便于更好的对防护网进行收纳,且还有利于在不需要使用防护网时,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对防护网起到保护作用,便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设置为“l”型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活动块设置为“l”型结构,有利于使得活动块的一端更好的位于凹槽内部,,从而可以对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行连接。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可以通过固定块增加防护网地面的重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施工地起到防护作用。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且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邻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一对凹槽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防护网,把连接板之间均铰链连接,且凹槽和连接板之间也铰链连接,使得连接板可以层层叠放,在对防护网使用完成后,可以使得第而支撑柱向第一支撑柱进行运动,故连接板之间相互叠放,有利于使得叠放后的连接板收纳进行收纳槽内,便于完成对防护网的收纳,减少其占地面积,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邻一侧均设置有收纳槽(9),一对所述收纳槽(9)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6),且连接板(6)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收纳槽(9)和连接板(6)之间也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防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侧设置有卡块(14),且第二支撑柱(2)一侧设置有与卡块(14)尺寸、位置相契合的卡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件(10),且连接件(10)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活动贯穿活动块(12),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动块(12)尺寸相契合的凹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2)设置为“L”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邻一侧均设置有收纳槽(9),一对所述收纳槽(9)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6),且连接板(6)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收纳槽(9)和连接板(6)之间也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防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成史仍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隆青岛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