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0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本体的呈圆柱状的保护壳,保护壳内形成了开口向下的保护腔,保护腔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移动的升降组件,保护壳上设有散热孔,保护腔内设有对电容器本体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通过保护腔、电容器本体和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得电容器本体的位置可调,与现有接线端子裸露在外相比,本技术能够通过调整电容器本体的位置,使接线端子可伸入保护腔内,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力系统中存在较多的感性负载,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系统提供感性无功补偿,降低系统的功率因数,且增加了系统容量以及设备的投资。电力电容器用于补偿感性无功、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以及设备投资。

2、专利号为cn21406857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外壳、芯体,外壳上端设有接线端子,芯体的一侧焊接有电极片,电极片与接线端子间通过电连接片相连,外壳内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虽然该专利改变了传统的芯体排布方式,电容器在使用时上下两侧温度分布均匀,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但是接线端子裸露在外,在运输时可能会因碰撞造成损坏,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线端子裸露在外,在运输和安装时可能会因碰撞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能够通过电容器本体可移动,实现将接线端子收入保护壳内,对其进行保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本体且呈圆柱状的保护壳,保护壳内形成了开口向下的保护腔,保护腔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移动的升降组件,保护壳上设有散热孔,保护腔内设有对电容器本体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

4、进一步地,保护腔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斜槽,升降组件包括设于保护腔内且呈圆柱状的转动筒,转动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伸入对应斜槽内滑动的连接柱,转动筒的顶端设有用于抵紧电容器本体下端的连接杆,斜槽的上端设有用于对连接柱进行限位的限位槽的上端设有抵紧其的弹簧。

5、进一步地,保护腔的开口处设有螺纹槽,螺纹槽螺纹连接有防止转动筒脱出保护腔的挡环。

6、进一步地,转动筒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气囊安装腔,气囊安装腔的顶端设有透气孔,散热腔内设有可复位的气囊。

7、进一步地,气囊安装腔的底端设有防止气囊脱出气囊安装腔限位环。

8、进一步地,转动筒的外侧壁设有防滑纹。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保护腔、电容器本体和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得电容器本体的位置可调,与现有的接线端子裸露在外相比,本技术能够通过调整电容器本体的位置,使接线端子可伸入保护腔内,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

11、2、本技术,通过散热组件的设置,使得当电容器本体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将能够更好的散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本体(200)且呈圆柱状的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内形成了开口向下的保护腔(420),保护腔(420)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200)移动的升降组件,保护壳(100)上设有散热孔(102),保护腔(420)内设有对电容器本体(200)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腔(420)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斜槽(410),升降组件包括设于保护腔(420)内且呈圆柱状的转动筒(110),转动筒(110)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伸入对应斜槽(410)内滑动的连接柱(501),转动筒(110)的顶端设有用于抵紧电容器本体(200)下端的连接杆(502),斜槽(410)的上端设有用于对连接柱(501)进行限位的限位槽(411),位于电容器本体(200)上的保护腔(420)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200)下移的弹簧(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腔(420)的开口处设有螺纹槽(230),螺纹槽(230)内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转动筒(110)脱出保护腔(420)的挡环(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包括设于转动筒(110)内且开口向下的气囊安装腔(510),气囊安装腔(510)的顶端设有透气孔(503),气囊安装腔(510)内设有可复位的气囊(221),气囊(221)的顶部相对透气孔(503)设有气囊孔(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气囊安装腔(510)的底端设有用于防止气囊(221)脱出气囊安装腔(510)限位环(24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筒(110)的外侧壁设有防滑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本体(200)且呈圆柱状的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内形成了开口向下的保护腔(420),保护腔(420)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200)移动的升降组件,保护壳(100)上设有散热孔(102),保护腔(420)内设有对电容器本体(200)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腔(420)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斜槽(410),升降组件包括设于保护腔(420)内且呈圆柱状的转动筒(110),转动筒(110)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伸入对应斜槽(410)内滑动的连接柱(501),转动筒(110)的顶端设有用于抵紧电容器本体(200)下端的连接杆(502),斜槽(410)的上端设有用于对连接柱(501)进行限位的限位槽(411),位于电容器本体(200)上的保护腔(420)内设有用于驱动电容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然李好群路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智电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