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09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标记施工区域;(b)在两根立柱之间安装第一横梁,得到立柱组合体;(c)在两个立柱组合体之间安装缓冲筒;(d)将一根第二横梁与衔接座进行对接,然后在第一横梁上安装有衔接座;(e)将第二横梁与相邻两个衔接座进行对接;(f)将立柱就地固定;(g)在第二横梁上安装;(h)锁定第一块防眩板;(i)在相邻两块防眩板之间安装限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简单,螺栓的使用数量少,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分步有序,保证了护栏的组装质量,各块防眩板形成可靠有效的挡光墙,对向车辆的灯光难透过,挡光效果好,解决了对向车灯眩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护栏是道路以及桥梁交通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有效防止相对行驶的车辆窜道、抢道,对改善交通秩序,对提高安全性有积极效果。

2、现有的护栏主要包括栏杆与围栏桩两个部分,两者之间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施工效率低,操作费力,后续维护也不方便;且护栏的间隙较大,难以遮挡对向车辆的灯光,透过的光线容易对双向车辆的驾驶员视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螺栓的使用数量少,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分步有序,保证了护栏的组装质量,各块防眩板形成可靠有效的挡光墙,对向车辆的灯光难透过,挡光效果好,解决了对向车灯眩光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a)清理路面,标记施工区域;

5、(b)在两根立柱之间安装第一横梁,得到立柱组合体;

6、(c)将立柱组合体立置在施工区域内,在两个立柱组合体之间安装缓冲筒;

7、(d)通过第二横梁端部的套槽套住衔接座的侧臂,完成一根第二横梁与衔接座的对接;然后将衔接座底部的插块插入到第一横梁上的贯通孔内,使得衔接座限位在第一横梁上,每根第一横梁上均安装有衔接座;

8、(e)滑动第二横梁,使第二横梁端部的套槽套住相邻一个衔接座的侧臂,完成第二横梁与相邻两个衔接座的对接;

9、(f)通过穿钉固定的方式,将立柱就地固定;

10、(g)将防眩板底部的螺纹柱穿过第二横梁上的固定通孔,使防眩板限位在第二横梁上;

11、(h)确定第一块防眩板的偏转角度,在第一块防眩板的螺纹柱上安装紧固螺帽,通过紧固螺帽锁住第一块防眩板的螺纹柱,限制第一块防眩板自由转动;

12、(i)在相邻两块防眩板之间安装限位杆。

13、进一步,步骤(b)的具体做法为:先将第一横梁卡入到立柱侧面卡座的卡口内,然后推动立柱,使两根立柱靠近,直至卡座贴住第一横梁的端部,完成第一横梁在两根立柱之间的限位安装,得到立柱组合体。保证了第一横梁与卡座的接触面积,第一横梁不易自由滑动,提高了第一横梁的安装可靠性,且能够保证相邻两根第一横梁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从而便于后续第二横梁与衔接座准确对接,施工简单、效率高,代替螺栓固定方式,操作快捷又省力。

14、进一步,立柱的侧面设有安装块和卡座,安装块上设有固定沉孔,卡座上设有与第一横梁相适配的卡口。

15、进一步,卡座通过螺丝与立柱固定连接,固定可靠,随装随用,卡座的安装高度灵活可调,从而改变防眩板的挡光高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

16、进一步,步骤(c)的具体做法为:通过立柱上的横向通孔套住缓冲筒的轴端,逐个操作,使缓冲筒限位在相邻两个立柱组合体之间,定位对接,施工简单,可根据实际的道路长度灵活布置,适用性强。

17、进一步,缓冲筒包括中轴和筒体,筒体转动连接在中轴上,立柱上设有与中轴相对应的横向通孔,中轴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的截面直径大于横向通孔的截面直径。筒体的材质可选用聚氨酯橡胶,具有硬度高、强度好、耐老化、高弹性等优点,筒体受到撞击后可转动,转移部分冲击力,降低其受到的冲击作用,不易被撞坏;定位部限制了中轴穿入横向通孔内的长度,能够保证缓冲筒和立柱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且能防止缓冲筒横向滑动,提高了缓冲筒的安装稳定性。

18、进一步,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套槽,衔接座的侧面设有与套槽相对应的侧臂,衔接座的底部设有插块,第一横梁上设有与插块相对应的贯通孔;防眩板底部设有螺纹柱,第二横梁上设有与螺纹柱相对应的固定通孔。

19、进一步,步骤(i)的具体做法为:将限位杆一端的c型卡扣卡住前一块防眩板左侧的固定杆,将限位杆另一端的c型卡扣卡住后一块防眩板右侧的固定杆,使得一根限位杆同时连接相邻两块防眩板。相邻两块防眩板之间通过限位杆形成牵制关系,第一块防眩板固定而无法转动,而第二块防眩板受到第一块防眩板、第三块防眩板牵制而无法自由转动,从前往后逐块牵制,各块防眩板无法自由转动,相邻两块防眩板保持平行,形成可靠有效的挡光墙,对向车辆的灯光难透过,挡光效果好,施工简单、效率高,代替螺栓固定方式,操作快捷又省力。

20、进一步,防眩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限位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c型卡扣,c型卡扣与固定杆相对应。

2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相邻两块防眩板之间通过限位杆形成牵制关系,第一块防眩板被锁定而无法转动,而第二块防眩板受到第一块防眩板、第三块防眩板牵制而无法自由转动,从前往后逐块牵制,各块防眩板无法自由转动,相邻两块防眩板保持平行,形成可靠有效的挡光墙,对向车辆的灯光难透过,挡光效果好,解决了对向车灯眩光的问题,只需调整一块防眩板的偏转角度并进行固定,无需对各块防眩板的偏转角度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强度,施工简单、效率高,代替螺栓固定方式,操作快捷又省力;多块防眩板连成的组合体重量大,下压第二横梁,第二横梁限制衔接座向上脱出,使衔接座下压第一横梁,第一横梁无法向上脱出,相邻两块防眩板的间距被固定,进而限制第二横梁自由滑动,第二横梁无法与衔接座自由脱开,从上往下逐级牵制,各部件安装稳定,组装可靠,整体不易自由散架。

23、x轴方向上相邻两根立柱的间距被固定,缓冲筒无法自由脱出,y轴方向上相邻两根立柱的间距被固定,第一横梁无法自由脱出,相邻两根第一横梁的间距也被固定,第二横梁无法从两个衔接座之间自由脱出,逐级牵制,整体不会散架,组装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具体做法为:先将第一横梁卡入到立柱侧面卡座的卡口内,然后推动立柱,使两根立柱靠近,直至卡座贴住第一横梁的端部,完成第一横梁在两根立柱之间的限位安装,得到立柱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安装块和卡座,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固定沉孔,所述卡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相适配的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通过螺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具体做法为:通过立柱上的横向通孔套住缓冲筒的轴端,逐个操作,使缓冲筒限位在相邻两个立柱组合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包括中轴和筒体,所述筒体转动连接在所述中轴上,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中轴相对应的横向通孔,所述中轴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横向通孔的截面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套槽,所述衔接座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套槽相对应的侧臂,所述衔接座的底部设有插块,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与所述插块相对应的贯通孔;所述防眩板底部设有螺纹柱,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对应的固定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的具体做法为:将限位杆一端的C型卡扣卡住前一块防眩板左侧的固定杆,将限位杆另一端的C型卡扣卡住后一块防眩板右侧的固定杆,使得一根限位杆同时连接相邻两块防眩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C型卡扣,所述C型卡扣与所述固定杆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具体做法为:先将第一横梁卡入到立柱侧面卡座的卡口内,然后推动立柱,使两根立柱靠近,直至卡座贴住第一横梁的端部,完成第一横梁在两根立柱之间的限位安装,得到立柱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安装块和卡座,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固定沉孔,所述卡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相适配的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通过螺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具体做法为:通过立柱上的横向通孔套住缓冲筒的轴端,逐个操作,使缓冲筒限位在相邻两个立柱组合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安全护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利金坚志卢毅张栩铭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