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39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污水先进入微氧仓,通过污水跌落和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微氧状态,然后进入微氧仓内,污水再经过微氧仓内的填料,通过填料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然后进入厌氧仓,通过仓内填料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最后进入沉淀仓,通过泥水分离作用,厌氧污泥沉淀到池体底部,上清液进入下道处理设施;如果居民种植的小菜园需要进行浇灌,则开启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直接灌溉村名小菜园;如果居民不需要进行小菜园灌溉,则关闭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经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则进入成品湿地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较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农村污水主要由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产废水两部分组成。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村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用水量受生活条件状况、生活习惯、节气等因素直接影响,如粪便、淋浴、家庭餐厨和洗涤污水。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污水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随着治理工作推进,大大增加了各个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财政压力比较大,采用的一体化处理设备多数为有动力装备,后期运维费用较高,投资较高。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希望把农村污水中的有用的n、p污染物有效利用,这样可以达到即降低投资,又回收资源的目的。

3、公开号cn110818179b,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采用多级联用的不同处理单元,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氮和磷的含量,出水达到了二类水体标准,但整个系统处理单元过多,处理时间长,投资较高,后期运维费用较高。因此,需要一种低能耗和投资、更利于后期的施工协调、后期运维保养方便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器1,厌氧反应器1分为三个仓: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污水先进入微氧仓2,通过污水跌落和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微氧状态,然后进入微氧仓2内,污水再经过微氧仓2内的填料11,通过填料11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然后进入厌氧仓3,通过仓内填料11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最后进入沉淀仓4,通过泥水分离作用,厌氧污泥沉淀到池体底部,上清液进入下道处理设施;如果居民种植的小菜园17需要进行浇灌,则开启第一阀门7,关闭第二阀门6,这样经过厌氧反应器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消毒池,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污水可以直接灌溉村名小菜园17;如果居民不需要进行小菜园17灌溉,则关闭第一阀门7,开启第二阀门6,经厌氧反应器1处理后的污水则进入成品湿地8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db32/t3462-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后排放,本处理系统采用无动力模式,无能耗,后期运维费用非常低;通过进水跌落模式,提高了污水中氧气含量,加强了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率;通过设计旁路系统,即可以实现污水处理达标直排,又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适应能力更强;通过人工湿地的生物质滤料81吸附作用,加强了对污水中的n、p吸附,提高了处理效率,确保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2、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成品湿地8和消毒罐15的输入端,所述消毒罐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9,靠近进水口9处设有进气管10,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器1分为三个仓: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成品湿地8的管道处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消毒罐15的管道处设有第一阀门7,污水依次经过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后排放至成品湿地8或者消毒罐15,所述成品湿地8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3、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污水包括居民的厨房污水和厕所污水,居民的厨房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厕所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然后汇同其他生活杂用水一起进入厌氧反应器1。

4、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9位于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上部,进水口9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0的输出端连通,污水通过进水跌落模式,同时进水口9与进气口连通,提高了污水中氧气含量,加强了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率。

5、进一步的,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内均设有填料11,所述填料11为碎石填料11,可以提高湿地孔隙率,不容易堵塞。

6、进一步的,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通过过水管12连接,所述过水管12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微氧仓2的下部,所述过水管12的输出端位于微氧仓2、厌氧仓3的隔板5处的上部,保证过水通畅。

7、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水管12为倒l型结构,使得过水管12与外界空气联通,引导空气进入设备罐体内,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8、进一步的,所述厌氧仓3、沉淀仓4的隔板5处的下部设有过水孔13,过水孔13在隔板5均匀分布,使得水流流经的路径延长,提高污水和设备内部填料停留时间,加强处理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的顶部均设置在靠近地坪面14处,全地埋式安装,保证污水可以自流进入设备,不需要水泵提升,降低能耗和投资;全地埋式安装降低村民的反感,更利于后期的施工协调;后期运维保养方便。

10、进一步的,消毒罐15内设有氯片桶16,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消毒罐15的氯片桶16进行消毒杀菌。

11、进一步的,消毒罐15与小菜园17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多个穿孔,用于浇灌小菜园17。

12、进一步的,消毒罐15与小菜园17连接的管道延伸至小菜园17的远离消毒罐15的一端,使得小菜园17的浇灌完全。

13、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成品湿地8包括生物质滤料81、一体化湿地壳体82、水生植物83,所述一体化湿地壳体82为中空腔体,所述生物质滤料81、水生植物83均置于一体化湿地壳体82的中空腔体内,所述水生植物83位于所述生物质滤料81的上部,通过生物质滤料81固定水生植物83。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器1,厌氧反应器1分为三个仓: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污水先进入微氧仓2,通过污水跌落和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微氧状态,然后进入微氧仓2内,污水再经过微氧仓2内的填料11,通过填料11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然后进入厌氧仓3,通过仓内填料11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染物,最后进入沉淀仓4,通过泥水分离作用,厌氧污泥沉淀到池体底部,上清液进入下道处理设施;如果居民种植的小菜园17需要进行浇灌,则开启第一阀门7,关闭第二阀门6,这样经过厌氧反应器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消毒池,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污水可以直接灌溉村名小菜园17;如果居民不需要进行小菜园17灌溉,则关闭第一阀门7,开启第二阀门6,经厌氧反应器1处理后的污水则进入成品湿地8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db32/t3462-202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后排放本处理系统采用无动力模式,无能耗,后期运维费用非常低;通过进水跌落模式,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成品湿地(8)和消毒罐(15)的输入端,所述消毒罐(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9),靠近进水口(9)处设有进气管(10),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器(1)分为三个仓: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成品湿地(8)的管道处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消毒罐(15)的管道处设有第一阀门(7),污水依次经过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后排放至成品湿地(8)或者消毒罐(15),所述成品湿地(8)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内均设有填料(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通过过水管(12)连接,所述过水管(12)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微氧仓(2)的下部,所述过水管(12)的输出端位于微氧仓(2)、厌氧仓(3)的隔板(5)处的上部,保证过水通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12)为倒L型结构,使得过水管(12)与外界空气联通,引导空气进入设备罐体内,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仓(3)、沉淀仓(4)的隔板(5)处的下部设有过水孔(13),过水孔(13)在隔板(5)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的顶部均设置在靠近地坪面(14)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毒罐(15)内设有氯片桶(16),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消毒罐(15)的氯片桶(16)进行消毒杀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毒罐(15)与小菜园(17)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多个穿孔,用于浇灌小菜园(1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消毒罐(15)与小菜园(17)连接的管道延伸至小菜园(17)的远离消毒罐(15)的一端,使得小菜园(17)的浇灌完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品湿地(8)包括生物质滤料(81)、一体化湿地壳体(82)、水生植物(83),所述一体化湿地壳体(82)为中空腔体,所述生物质滤料(81)、水生植物(83)均置于一体化湿地壳体(82)的中空腔体内,所述水生植物(83)位于所述生物质滤料(81)的上部,通过生物质滤料(81)固定水生植物(8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反应器(1)、成品湿地(8)、消毒罐(15)、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成品湿地(8)和消毒罐(15)的输入端,所述消毒罐(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小菜园(17),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9),靠近进水口(9)处设有进气管(10),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器(1)分为三个仓: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成品湿地(8)的管道处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厌氧反应器(1)和消毒罐(15)的管道处设有第一阀门(7),污水依次经过微氧仓(2)、厌氧仓(3)、沉淀仓(4)后排放至成品湿地(8)或者消毒罐(15),所述成品湿地(8)的输出端设有排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内均设有填料(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仓(2)、厌氧仓(3)通过过水管(12)连接,所述过水管(12)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微氧仓(2)的下部,所述过水管(12)的输出端位于微氧仓(2)、厌氧仓(3)的隔板(5)处的上部,保证过水通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适应性强户用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12)为倒l型结构,使得过水管(12)与外界空气联通,引导空气进入设备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