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包含一氢氧产生单元、一过滤单元、一管路单元、一显示器以及一计算机控制单元。本新型主要在车辆引擎启动状态下来透过车辆油门踏板电路模块调整车用电瓶的电流输出大小,对所述氢氧产生单元进行电解调节,适时产生所需的氢氧气能源到车辆进气歧管而自动被吸入引擎室,由此提供节省车辆燃油销耗及降低环境污染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节省使用燃油、降低环境污染的辅助能源装置。
技术介绍
—般引擎是通过空气与燃油适当混合,在高温爆炸下产生动力,而此动力产生的 方式,通常运用在汽车或机车交通工具上。由于汽机车早已被大众所极度依赖,其数量更是 年年呈现成长趋势,因此燃油的需求量十分可观。近年来燃油价格飙涨,以及地球上石油资 源日益枯竭、燃油的不完全燃烧所导致的油耗量过高以及废气排放等种种问题始终未被有 效地解决;于是,如何提升燃油之使用效益、节约使用燃油,皆已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节能及环保等功效的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 特别指一种可节省使用燃油、降低环境污染的辅助能源装置。 本技术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其用以提供动力,包含一氢氧产生单元、一 过滤单元、一管路单元、一显示器以及一计算机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氢氧产生单元,主要有一用以电解产生氢氧气的电解槽,其内部以间隔设置 数个电极板,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入水口 、一氢氧气出口 ,以及二连接所述电极板的端子,底 部设置有一冷却组件,电解槽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组件; 所述过滤单元,主要有一用以过滤水气的储水槽,其内部设置有一滤水网,上方设 置有一氢氧气入口及一氢氧气出口 ,下方设置有一排水口 ,排水口上更设置有一控制阀; 所述管路单元,包含有一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其中第一导管连通氢氧产生单元 的氢氧气出口与过滤单元的氢氧气入口 ,第二导管连通过滤单元氢氧出气口与引擎进气歧 管; 所述显示器,用以显示车辆电瓶电压及电流; 所述计算机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的作动及氢氧气的产生能量,其有 一电连接该电瓶及一电连接氢氧产生单元,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的电源形成开路或闭路 及电瓶输出的电流, 一 电连接冷却组件及一温度传感器组件,冷却组件用以降低电解槽的 温度,温度传感器组件用以控制冷却组件的动作,以防止电解产生高温而形成过多的水气, 一电连接车辆油门电路模块,用以控制电瓶输出电流,进而调节氢氧产生单元的氢氧气产 生量,一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以检测电瓶电压及电流消耗量。 通过上述装置,可以由车辆油门踏板电路模块控制车用电瓶的电流输出大小,对 所述氢氧产生单元进行电解调节,适时产生所需的氢氧气,并将氢氧气经由所述过滤单元 过滤水气,再将氢氧混合气输送至车辆进气歧管而被吸入引擎室,提供节省车辆燃油销耗 及降低环境的污染。 本技术所述第二导管上更设置有一防爆阀,用以防止回火产生爆炸危险。所述储水槽内部更设置有一液位计,该液位计有一电连接计算机控制单元用以检测储水槽内 的水位,用以警示提醒进行排水动作。所述控制阀可为手动、自动的其中一种。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图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公开本技术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示意 图,其包含一氢氧产生单元1、一过滤单元2、一管路单元3、一显示器4以及一计算机控制 单元(PLC) 5。 所述氢氧产生单元1主要有一用以电解产生氢氧气的电解槽ll,其内部以间隔设 置多个电极板12,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入水口 13、一氢氧气出口 15,以及两个连接所述电极 板12的端子16A、16B,底部设置有一冷却组件14,槽壁上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组件17 ;其 中所述第一入水口 13的作用在于提供添加电解液进入电解槽11内,所述氢氧气出口 15的 作用在于提供电解的氢氧气输出电解槽ll,所述端子16A、16B的作用在于提供电源进入电 极板12,所述冷却组件14的作用在于提供降低电解槽11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17 的作用在于提供控制冷却组件14的动作。 所述过滤单元2主要有一用以过滤水气的储水槽21 ,其内部设置有一滤水网22及 一液位计27,上方设置有一氢氧气入口 23及一氢氧气出口 24,下方设置有一排水口 2,排水 口 25上更设置有一控制阀26 ;其中所述滤水网22的作用在于提供过滤水气,而液位计27 的作用在于提供检测储水槽21内的水位,所述氢氧气入口 23的作用在于接收来自电解槽 ll所输出的氢氧气体,而氢氧气出口 24的作用在于提供已经过滤水气的氢氧气体输出,排 水口 25的作用在于提供排放储水槽21的过滤水,而控制阀26可以选用手动或电动方式来 进行排水动作,本实施例为手动方式控制。 所述管路单元3包含有一第一导管31及第二导管32,其中第一导管31连通氢氧 产生单元l的氢氧气出口 15与过滤单元2的氢氧气入口 23,用以提供输送氢氧气,第二导 管32连通过滤单元2氢氧出气口 24与引擎进气歧管IO,用以提供输入氢氧气体进入引擎 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32上更设置有一防爆阀33,用以防止回火产生爆炸危险。 所述显示器4用以显示监控车辆电瓶20电压及电流。 所述计算机控制单元(PLC)5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1的动作及氢氧气的产生能 量,其有一电连接该电瓶20及一电连接氢氧产生单元l,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l的电源 形成开路或闭路及电瓶20输出的电流;一电连接所述滤水单元2的液位计27,用以检测储 水槽21内的水量,用以警示提醒进行排水动作;一电连接冷却组件14及一温度传感器组 件17,冷却组件14用以降低电解槽11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组件17作用在于控制冷却组件 14的动作,以防止电解产生高温而形成过多的水气;一电连接车辆油门电路模块30,用以 控制电瓶20输出电流,进而调节氢氧产生单元1的氢氧气产生量;一电连接所述显示器4, 用以检测电瓶20电压及电流消耗量。 通过上述装置,可以由车辆油门踏板电路模块30控制车用电瓶20的电流输出大小,对所述氢氧产生单元1进行电解调节,适时产生所需的氢氧气,并将氢氧气经由所述过 滤单元2过滤水气,再将氢氧混合气输送至车辆进气歧管10而被吸入引擎室,提供节省车 辆燃油销耗及降低环境的污染。 根据本技术,当车辆引擎在启动状态时,氢氧产生单元l因电极板12电解水 而产生氢氧气,该氢氧气由氢氧气出口 15经第一导管31流入过滤单元2,借由所述过滤单 元2内的滤水网22将氢氧气中所含的多余水液滤除,使水停滞在储水槽21,再将滤除水液 后的氢氧气由所述过滤单元2的氢氧气出口 24经由第二导管32流入车辆进气歧管10而 被吸入引擎室与燃油混合,提供燃烧动力的能源。 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氢氧产生单元1氢氧气产生量主要透过计算机控制器 (PLC) 5决定电瓶20输入电流,而计算机控制器(PLC) 5则由油门踏板电路模块30控制决定 电瓶20输入氢氧产生单元1的电流,据此,可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1的氢氧气产生量。 此外,所述电解槽ll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热而产生水气,为了减少水气产生,本实 用新型在电解槽11的下方设置有一冷却组件14,以及一温度传感器组件17,本技术实 施时,温度传感器组件17设计工作温度范围40°C 6(TC之间,当温度传感器组件17检测 到电解槽11的温度高于6(TC时,由计算机控制器(PLC)5启动设置于电解槽11底部的冷却 组件14动作,对电解槽11进行冷却动作,以防止电解槽11的温度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氢氧产生单元,主要有一用以电解产生氢氧气的电解槽,其内部以间隔设置数个电极板,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入水口、一氢氧气出口,以及二连接所述电极板的端子,底部设置有一冷却组件,电解槽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组件;一过滤单元,主要有一用以过滤水气的储水槽,其内部设置有一滤水网,上方设置有一氢氧气入口及一氢氧气出口,下方设置有一排水口,排水口上更设置有一控制阀;一管路单元,包含有一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其中第一导管连通氢氧产生单元的氢氧气出口与过滤单元的氢氧气入口,第二导管连通过滤单元氢氧出气口与引擎进气歧管;一显示器,用以显示车辆电瓶电压及电流;一计算机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的作动及氢氧气的产生能量,其有一电连接该电瓶及一电连接氢氧产生单元,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的电源形成开路或闭路及电瓶输出的电流,一电连接冷却组件及一温度传感器组件,冷却组件用以降低电解槽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组件用以控制冷却组件的作动,以防止电解产生高温而形成过多的水气,一电连接车辆油门电路模块,用以控制电瓶输出电流,进而调节氢氧产生单元的氢氧气产生量,一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以侦测电瓶电压及电流消耗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辆能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氢氧产生单元,主要有一用以电解产生氢氧气的电解槽,其内部以间隔设置数个电极板,上方设置有一第一入水口、一氢氧气出口,以及二连接所述电极板的端子,底部设置有一冷却组件,电解槽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组件;一过滤单元,主要有一用以过滤水气的储水槽,其内部设置有一滤水网,上方设置有一氢氧气入口及一氢氧气出口,下方设置有一排水口,排水口上更设置有一控制阀;一管路单元,包含有一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其中第一导管连通氢氧产生单元的氢氧气出口与过滤单元的氢氧气入口,第二导管连通过滤单元氢氧出气口与引擎进气歧管;一显示器,用以显示车辆电瓶电压及电流;一计算机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氢氧产生单元的作动及氢氧气的产生能量,其有一电连接该电瓶及一电连接氢氧产生单元,用以控制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儿,
申请(专利权)人:上旻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