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18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其包括壳体组件、显示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壳体组件至少包括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后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组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屏组,第二显示屏组用于呈现车辆外部环境信息,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所分别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尺寸不同,且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沿第一长度方向设于前壳上。散热组件至少包括设于壳体组件内的进风件和出风件,进风件对应进风口设置,出风件对应出风口设置,以形成将壳体组件内的热量带出的气流通道。上述驾驶座舱结构通过能够呈现车辆外部环境信息的第二显示屏组能够减少用户的视觉盲区,保证用户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驾驶座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座舱结构。


技术介绍

1、如今的汽车能够给人们展示更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添加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功能,带来更强的科技感和交互感,实现这些都离不开车载屏幕这一重要的载体,以及相应的屏幕技术和造型设计。目前导航屏、控制屏、组合仪表组合成一个大屏为主体,实现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而在汽车的行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汽车后视镜仍采用机械式后视镜,机械式后视镜受限于其调整角度,会影响监测观察效果,无法更安全、更高效地保证用户的行车安全,存在用户无法通过后视镜清晰地观察到车辆周围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其通过能够呈现车辆外部环境信息的第二显示屏组能够减少用户的视觉盲区,保证用户的行车安全。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包括:

3、壳体组件,其至少包括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4、显示组件,其包括第一显示屏组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屏组,所述第二显示屏组用于呈现车辆外部环境信息,所述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所分别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尺寸不同,且所述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沿第一长度方向设于前壳上;

5、散热组件,其至少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进风件和出风件,所述进风件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出风件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以形成将所述壳体组件内的热量带出的气流通道。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的屏下图像采集模块和主控板,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用户状态相关的图像信息,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以及发送警示信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拼接壳,所述拼接壳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屏组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拼接壳的一侧抵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边缘,所述第一显示屏组所在平面和第二显示屏组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拼接壳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夹角设置的折弯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架体组件,所述架体组件包括l型架体和加强板,所述l型架体的竖向支架相对其横向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架,所述加强板设于所述竖向支架上,且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前壳以可滑动方式装设于所述滑槽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件分布于所述进风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进风件和出风件沿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布设。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组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相对两侧设置;

12、所述出风件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屏组设置,所述进风件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屏组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第一灯盒,所述第一灯盒包括灯罩、灯条以及灯珠,所述灯条设于所述灯罩的敞口侧,所述灯珠设于所述灯条的背侧面,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相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壳下侧的下壳,所述第一显示屏组包括第一电源适配器、震动反馈控制板和震动反馈电源盒,所述第二显示屏组包括第二电源适配器,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震动反馈控制板、震动反馈电源盒、第二电源适配器、主控板以及电控板均设于所述下壳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壳的相对两侧的空调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出风组件包括出风口底座、拨片、导风板以及出风口外壳,所述拨片插接于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插入所述出风口外壳的凹槽内,所述出风口外壳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底座,所述出风口底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后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沿第一长度方向设于前壳上,以及通过第二显示屏呈现车辆外部环境信息,实现了第一显示屏组和第二显示屏组在视觉上的布局整体性更强、更为美观,且第二显示屏组能够提供后视镜显示功能,能够减少用户的视觉盲区,使得即使是在雨雪天气,用户也可清晰可见后视情况,提升了驾驶安全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的屏下图像采集模块和主控板,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用户状态相关的图像信息,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以及发送警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拼接壳,所述拼接壳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屏组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拼接壳的一侧抵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边缘,所述第一显示屏组所在平面和第二显示屏组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拼接壳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夹角设置的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架体组件,所述架体组件包括L型架体和加强板,所述L型架体的竖向支架相对其横向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架,所述加强板设于所述竖向支架上,且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前壳以可滑动方式装设于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件分布于所述进风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进风件和出风件沿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屏组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相对两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第一灯盒,所述第一灯盒包括灯罩、灯条以及灯珠,所述灯条设于所述灯罩的敞口侧,所述灯珠设于所述灯条的背侧面,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长度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壳下侧的下壳,所述第一显示屏组包括第一电源适配器、震动反馈控制板和震动反馈电源盒,所述第二显示屏组包括第二电源适配器,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震动反馈控制板、震动反馈电源盒、第二电源适配器、主控板以及电控板均设于所述下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壳的相对两侧的空调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出风组件包括出风口底座、拨片、导风板以及出风口外壳,所述拨片插接于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插入所述出风口外壳的凹槽内,所述出风口外壳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底座,所述出风口底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后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的屏下图像采集模块和主控板,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屏下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用户状态相关的图像信息,所述主控板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以及发送警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于拼接壳,所述拼接壳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屏组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拼接壳的一侧抵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边缘,所述第一显示屏组所在平面和第二显示屏组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拼接壳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夹角设置的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舱结构还包括架体组件,所述架体组件包括l型架体和加强板,所述l型架体的竖向支架相对其横向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组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架,所述加强板设于所述竖向支架上,且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屏组的背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前壳以可滑动方式装设于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斌陶然杨金超曹磊孙俊民吴云鹏王子锋任妍李照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