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2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积式压缩机,不涉及容积式压缩机的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和贮油部压力的差压,就可以实现返油装置的小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积式压缩机具有:贮存从压缩的工作流体分离出来的分离油的返油室(95)、使贮存在返油室的分离油浮动的浮子及由浮子阀部构成浮子阀体(70ab),该浮子阀体与浮子的上下浮动连动而打开关闭和贮油部的连通口(下游侧返油通路开口部(80y1)),和贮油部的连通口在形成于返油室的底部的柱形浮子阀孔(70c)的侧壁面形成,浮子阀部以沿着浮子阀孔的侧壁面移动而打开关闭连通口的方式形成。与浮子阀部的下端面相对的浮子阀下部空间和返油室的分离油贮存空间被返油室均压通路(70d)连通,利用浮子的上升,返油室的分离油贮存空间和连通口被上游侧返油通路80x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积式压縮机,尤其是涉及具备返油装置的容积式压縮 机,该返油装置将从贮存了油的贮油部注入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縮的压缩室 的油,从压縮后的工作流体中分离出来,将其再次返回贮油部。
技术介绍
就用于空调机、热水器、冷藏库、除湿机等冷冻循环的容积式压縮机 而言,己知有,为了提高压縮室的密封性及改善形成压縮室的要素间的润 滑性,将贮存在贮油部的油注入压縮室,并且从被压縮后的工作流体中把 油分离出来,然后利用返油装置再次返回贮油部的容积式压縮机。作为返油装置的具体构成,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l (图2、图3等) 中所记载,采用浮子阀结构的构成。S卩,浮子阀结构为,使浮子在贮存在 保持工作流体的排出压的返油室的分离油中浮动,利用与浮子的浮动连动 的针阀来打开关闭保持比工作流体的排出压低的压力的贮油部的连通口, 该浮子的浮动基于分离油的油面高度的变动。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42469号公报可是,作为应对容积式压縮机的小型化的方法之一,希望返油装置小 型化,结果,专利文献1的容积式压縮机对于使返油装置小型化来说,没 有改善的余地。艮口,专利文献1中,针阀的尖锐面紧临压力比排出压力低的贮油部, 相反侧的平面紧临压力为排出压力的返油室,因此,针阀中形成贮油部和 返油室间的压力差引起的差压力,而向和该差压力作用的方向相反侧的方 向牵拉针阀,由此将连通口打开。因而,为了打开连通口,需要用于用至少比该差压力大的力牵拉针阀 的浮子的浮力。在成为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的高压区域,为了得到更大的 浮力,就需要增大浮子的体积,这就成为难以将返油装置小型化的主要原因。例如要求包含高的排出压力的运转范围的场合、及贮油部压力达到吸 入压力的所谓的低压室的场合等,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和贮油部的压力的 差越大,这种问题就越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不涉及容积式压縮机的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 和贮油部压力的差压,就可以实现返油装置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容积式压縮机的基本构成为,具备压縮室构成部,构成对 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縮室;贮存供给压縮室的油的贮油部;油分离装置, 把油从在压缩室被压缩后排出的工作流体中分离出来;返油装置,使利用 该油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分离油返回贮油部;壳体,内装压縮室构成部、贮 油部、油分离装置及返油装置。返油装置的构成为,具有返油室,暂时 贮存从油分离装置经由油连通路被引导的分离油;使贮存在该返油室的分 离油浮起的浮子;与该浮子的上下浮动连动而打开关闭与形成于返油室的 内壁面的所述贮油部的连通口的浮子阀部;贮油部保持比返油室低的压 力。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容积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浮子 阀部的构成为,覆盖连通口而关闭,并且随着浮子的上下浮动,沿着返油 室的形成有连通口的内壁面移动而打开关闭连通口,并且,与浮子阀部的 移动方向的一端面相对的空间和与另一端面相对的空间被连通。艮P,本专利技术的容积式压縮机的返油装置,不仅能够在与工作流体的排 出压力和贮油部的差压力作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牵拉浮子阀部,而且能 够使浮子阀部例如在与差压力作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由此来打发开 连通口。在此基础上,连通与浮子阀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相对的空间, 由此使得施加在浮子阀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的压力均等。因而,可抑制 打开连通口时的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和贮油部的差压力的影响,所以,可 以采用体积更小的浮子。其结果是,不涉及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和贮油部 的差压就可以使返油装置小型化。更具体地说,可以在返油室的底部形成作为返油室的一部分的柱状的浮子阀孔,在浮子阀孔的侧壁形成返油室和贮油部的连通口,将浮子阀部形成柱状,具有与浮子阀孔的侧壁面隔着密封间隙而相对的侧壁面,且可以随着浮子的上下浮动而沿柱轴方向移动。这种情况下,形成连通由浮子阀孔的侧壁面、浮子阀孔的底壁面及浮子阀部的下端面形成的浮子阀下部空间和返油室的分离油贮存空间的返油室均压通路,同时形成利用浮子的上升连通返油室的分离油贮存空间和连通口的上游侧返油通路。在这种情况下,返油室均压通路和上游侧返油通路可以作为彼此独立的不同通路来形成。例如,可以如下形成用贯通浮子阀部的内部的通路形成上游侧返油通路,使该通路的一端开口连通返油室的分离油的贮存空间,使另一端开口利用浮子的上浮连通返油室和贮油部的连通口。据此,伴随着上游侧返油通路和贮油部的连通,上游侧返油通路内的压力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其影响不会传递到返油室均压通路。因此,通常,浮子阀下部空间的压力和返油室的分离油贮存空间的压力趋于一致,可以抑制对浮子阀部作用的差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不涉及容积式压縮机的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和贮油部压力的差压,就可以实现返油装置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第13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供油泵(图1M部位)的详细放大图;图3是背压室附近(图1N部位)的详细放大图;图4是油分离返油室(图1P部位)的详细放大图;图5是图4的F—F剖面图;图6是返油室(图1Q部位)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浮子阀体(图6S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图8是浮子阀部(图7V部位)的详细放大图9是返油室滞留油少且浮子阀体未上浮、浮子阀(图6S部位)关闭时的返油室放大纵剖面图10A是浮子阀体上浮、浮子阀(图6S部位)开启时的返油室放大纵剖面7图10B是浮子阀(图6S部位)为最大开度时的返油室放大纵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图6S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图6S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浮子阀体(图6S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6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7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8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及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9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及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10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及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11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及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12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体及浮子阀孔(图7、图12、图13的V部位)的放大纵剖面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13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侧面图23是本专利技术第14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縮机的浮子阀侧面符号说明1涡旋压縮机7 电动机8 壳体10压縮机构成部30供油泵55排出油分离返油缸70a 浮子70al 浮子下部体70a2浮子上部体70a3 浮子中空体70ab 浮子阀体70abl 浮Y下部一体化阀体70ab2浮子最外周面70b 浮子阀部70bl上部阀部横孔70b2 阀部纵孔70b3下部阀部横孔70b4 阀部周围槽70e浮子弹簧75 油连通路80 返油通路80a浮子返油通路80al 浮子返油槽80b 固定返油通路8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积式压缩机,具备:压缩室构成部,其构成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贮油部,其贮存供给向所述压缩室的油;油分离装置,其将油从由所述压缩室压缩后排出的工作流体中分离;返油装置,其使被所述油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分离油返回所述贮油部;壳体,其内装有所述压缩室构成部、所述贮油部、所述油分离装置及所述返油装置, 所述返油装置构成为具有:返油室,其暂时贮存从所述油分离装置经由油连通路被引导的所述分离油;浮子,其被贮存在所述返油室的分离油所浮起;浮子阀部,其与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连动而 打开关闭形成于所述返油室的内壁面的与所述贮油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贮油部被保持成比所述返油室低的压力,所述容积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阀部构成为,覆盖所述连通口而关闭,并且随着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而沿着所述返油室的形成有所述连通口的 内壁面进行移动来打开关闭所述连通口,并且与所述浮子阀部的移动方向的一端面相对的空间和与另一端面相对的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0 2008-2318811、一种容积式压缩机,具备压缩室构成部,其构成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贮油部,其贮存供给向所述压缩室的油;油分离装置,其将油从由所述压缩室压缩后排出的工作流体中分离;返油装置,其使被所述油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分离油返回所述贮油部;壳体,其内装有所述压缩室构成部、所述贮油部、所述油分离装置及所述返油装置,所述返油装置构成为具有返油室,其暂时贮存从所述油分离装置经由油连通路被引导的所述分离油;浮子,其被贮存在所述返油室的分离油所浮起;浮子阀部,其与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连动而打开关闭形成于所述返油室的内壁面的与所述贮油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贮油部被保持成比所述返油室低的压力,所述容积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浮子阀部构成为,覆盖所述连通口而关闭,并且随着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而沿着所述返油室的形成有所述连通口的内壁面进行移动来打开关闭所述连通口,并且与所述浮子阀部的移动方向的一端面相对的空间和与另一端面相对的空间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积式压縮机,其中, 在所述返油室的底部形成有构成返油室的一部分的柱状的浮子阀孔,所述返油室与所述贮油部的连通口形成在所述浮子阔孔的侧壁面,并且, 所述浮子阀部形成为柱状,并具有与所述浮子阀孔的侧壁面隔开密封间隙 而相对的侧壁面,而且能够随着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而沿着柱轴方向移 动,形成有返油室均压通路,所述返油室均压通路将由所述浮子阀孔的侧 壁面、所述浮子阀孔的底壁面及所述浮子阀部的下端面形成的浮子阀下部 空间和所述返油室的所述分离油的贮存空间连通,并且,形成有上游侧返 油通路,所述上游侧返油通路通过所述浮子的上升而将所述返油室的所述 分离油的贮存空间与所述连通口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返油室均压通路与所述上游侧返油通路作为彼此独立的不同的 通路而形成。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积式压縮机,其中,所述上游侧返油通路由贯通所述浮子阀部的内部的流路形成,该流路 的一端开口与所述返油室的所述分离油的贮存空间连通,另一端开口形成 为通过所述浮子的上浮而与所述返油室和所述贮油部的连通口连通。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浮子与所述浮子阀部形成一体。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积式压縮机,其中, 所述浮子的上升量被限定,以使得贯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野勇藤村和幸西冈史隆实川仁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