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694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包括:胶管,包括内芯和套设于所述内芯外的软管,所述内芯沿其轴向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内芯和软管之间间隔形成有输油通道;拉断阀,包括上阀体、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下阀体,所述下阀体连接于所述软管,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延伸于所述软管内并与所述内芯之间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一阀芯之间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和第一阀芯之间可拉断脱离,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可拉断脱离。本技术中的油气回收胶管将拉断阀的其中一个阀芯集成在胶管端,以提高拉断阀和胶管的一体化程度,简化并缩短油枪和胶管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管路连接,特别是关于一种简化结构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


技术介绍

1、在目前汽油零售业中,绝大部分的加油机都带有油气回收功能,加油机的悬挂套件都是由油气回收胶管(以下简称“胶管”)、枪接拉断阀(以下简称“拉断阀”)、油气回收加油枪(以下简称“加油枪”)依次连接而成。胶管用于油品输送和提供接头旋转的功能,拉断阀两端连接胶管和加油枪,用于在意外情况,如在加油时加油枪未从汽车油箱口取出,汽车开走的情况下起到阀体分离从而保护加油机不被拽倒的意外事故。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胶管端部设置多个阀芯,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加油枪尾部的直段长度,影响加油员加油的手感。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胶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包括胶管,包括内芯和套设于所述内芯外的软管,所述内芯沿其轴向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内芯和软管之间间隔形成有输油通道;拉断阀,包括上阀体、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下阀体,所述下阀体连接于所述软管,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延伸于所述软管内并与所述内芯之间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之间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和第一阀芯之间可拉断脱离,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可拉断脱离。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凸伸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油通道连通的窗口。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臂包括沿胶管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内芯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抵持所述下阀体的内壁表面。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多个支撑臂,多个所述支撑臂沿第二阀芯的周向等距设置。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芯部分插置于所述内芯内。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臂之间挤压有复位弹簧,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可在所述第一阀芯和/或复位弹簧的驱动下移动并抵持所述第二密封件以封闭所述输油通道。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凸伸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方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一挡条,所述第二密封件限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和挡条之间。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阀体抵持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并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挤压有第一密封圈,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和下阀体之间挤压有第二密封圈。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阀体外还设置有用于与油枪固定的旋转接头,所述上阀体的外壁和旋转接头的内壁上对应开设有弧形的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构成一截面为圆形的环形通道,所述旋转接头与上阀体之间通过在所述环形通道内放置钢珠来实现轴向固定,且所述旋转接头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通道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外侧开口处设置由固定螺丝。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接头和上阀体之间挤压有至少一第三密封圈,和/或所述旋转接头的外壁上套设有第四密封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中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拉断阀中的下阀芯延伸至胶管内,提高了拉断阀和胶管的一体化程度,因此无需额外在胶管内芯中气针结构,缩短了硬连接段的长度,简化了整个拉断阀以及胶管与油枪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凸伸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油通道连通的窗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沿胶管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内芯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抵持所述下阀体的内壁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多个支撑臂,多个所述支撑臂沿第二阀芯的周向等距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部分插置于所述内芯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臂之间挤压有复位弹簧,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可在所述第一阀芯和/或复位弹簧的驱动下移动并抵持所述第二密封件以封闭所述输油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凸伸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方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一挡条,所述第二密封件限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和挡条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抵持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并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挤压有第一密封圈,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和下阀体之间挤压有第二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外还设置有用于与油枪固定的旋转接头,所述上阀体的外壁和旋转接头的内壁上对应开设有弧形的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构成一截面为圆形的环形通道,所述旋转接头与上阀体之间通过在所述环形通道内放置钢珠来实现轴向固定,且所述旋转接头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通道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外侧开口处设置由固定螺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和上阀体之间挤压有至少一第三密封圈,和/或所述旋转接头的外壁上套设有第四密封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上凸伸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油通道连通的窗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沿胶管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内芯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抵持所述下阀体的内壁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侧壁上凸伸有多个支撑臂,多个所述支撑臂沿第二阀芯的周向等距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部分插置于所述内芯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阀一体式油气回收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臂之间挤压有复位弹簧,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可在所述第一阀芯和/或复位弹簧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超项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泰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