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64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原料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球磨,得到第一混合料;将所述第一混合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第二阶段球磨,得到第二混合料;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在含氧条件下进行自然氧化,得到所述功能化石墨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球磨的初始阶段需要采取真空状态进行球磨,以获得最大的球磨珠碰撞能量,在石墨片层边缘制造一定缺陷;接着,在超临界CO<subgt;2</subgt;条件下进行球磨,高密度的超临界CO<subgt;2</subgt;状态使得CO<subgt;2</subgt;分子的渗透‑插层作用大幅增强,也即剥离效果的大幅提升。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制备高电导率与高分散性兼备的石墨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墨烯因其优异的电学、热学、机械等性能,在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是重点研究的新材料之一。至今,已报道了多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中,以层状石墨为原料的“自上而下”剥离工艺是大量制备石墨烯的主要方法。通过化学氧化剥离和机械剥离是典型的两类工艺。其中,hummer或改进的hummer方法是典型的化学氧化剥离法,该方法可以获得亲水的氧化石墨烯,但是该方法存在使用大量强氧化剂、强酸等有害化学品。此外,即使通过还原也不能完全恢复氧化过程对石墨烯晶格的破坏,因此,该方法损害了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

2、机械剥离法是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剪切或球磨方法剥离获得石墨烯,尤其是超临界co2结合的球磨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2107869a、cn106044764a和cn102115078a的中国专利)可以规模化制备高质量石墨烯。但是,该方法所制备的石墨烯为疏水性,很难分散在水等极性溶剂中,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另外,song等(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298,198(2016).)和chen等(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research.2017,56,6939-6944)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pvp,采用机械剥离石墨制备了亲水石墨烯纳米片,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但是,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电学性能,对后续应用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保持本征结构完好的前提下,绿色化、规模化制备具有高分散性能兼具高导电性能的石墨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石墨烯兼具高分散性和高导电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石墨原料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球磨,得到第一混合料;

5、将所述第一混合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第二阶段球磨,得到第二混合料;

6、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在含氧条件下进行自然氧化,得到所述功能化石墨烯。

7、优选的,所述石墨原料包括天然石墨、膨胀石墨和鳞片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8、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球磨和第二阶段球磨过程中,所述石墨原料和球磨珠的质量比独立的为1:10~100。

9、优选的,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5~-0.1mpa。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球磨的转速为150~500rpm,时间为4~12h。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球磨的温度为20~50℃。

12、优选的,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0.10~0.90g/cm3。

13、优选的,所述第二阶段球磨的转速为250~450rpm,时间为10~50h。

14、优选的,所述第二阶段球磨的温度为35~50℃。

15、优选的,所述自然氧化的时间为30~300min。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原料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球磨,得到第一混合料;将所述第一混合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第二阶段球磨,得到第二混合料;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在含氧条件下进行自然氧化,得到所述功能化石墨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在本专利技术中,石墨原料首先在真空状态进行球磨。在上述状态下,球磨珠具有较高的碰撞能量,可以迅速、高效地将大块石墨破碎成小块石墨,且能够活化片层边缘制造一定的缺陷,使其可以在无需使用任何氧化剂的情况下在含氧气氛中被自然氧化。这种片层边缘的选择性氧化策略与传统的hummer法有本质区别,即氧化区域仅处于片层边缘,而绝大多数片层仍能够保持本征晶体结构,进而保持优异的电学性能。

19、接着,在高co2密度下,超临界co2分子可以通过片层边缘的缺陷实现高效地渗透-插层,而球磨珠的动力学结构也因高密度的co2由破碎向剪切转变。二者相结合之下,石墨可以被大批量地剥离成少层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计算机模拟揭示了co2密度对球磨珠动力学结构的影响,即可以利用不同co2密度下球磨珠的动力学特点实现了石墨的剥离-功能化同时进行。

20、另一方面,现有的液相辅助球磨或溶液球磨的功能化方法,都会涉及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这些有机溶剂不仅具有较高的毒性,还存在着与球磨产物分离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超临界co2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溶剂,在球磨时既保持着如液体一般的流体行为,又兼具气体的高扩散性和高渗透性,其扩散能力一般为液体的数十倍。更为关键的是,超临界co2的溶剂化能力随着密度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通过调节密度即可实现其对石墨剥离和功能化的影响,而这在传统的液相球磨中是不可能的。此外,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超临界co2溶剂在常温下为气体,与有机溶剂相比几乎没有毒性且易与样品高效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原料包括天然石墨、膨胀石墨和鳞片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球磨和第二阶段球磨过程中,所述石墨原料和球磨珠的质量比独立的为1: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5~-0.1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球磨的转速为150~500rpm,时间为4~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球磨的温度为2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0.10~0.90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球磨的转速为250~450rpm,时间为10~50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球磨的温度为35~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氧化的时间为30~30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原料包括天然石墨、膨胀石墨和鳞片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球磨和第二阶段球磨过程中,所述石墨原料和球磨珠的质量比独立的为1: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5~-0.1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球磨的转速为150~500rpm,时间为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平杜长森吕仕铭张浩谭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