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及储气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及储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49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以及储气结构,储气库具有外膜;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通道包括:通道本体,通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壁;第一端密封连接于外膜;第一端设置有内门,第二端设置有外门,侧壁、内门和外门共同围合形成通道内腔;内门打开或关闭实现通道内腔与第一腔体连通或隔离,外门打开或关闭实现通道内腔与大气连通或隔离;气流输送组件,一端与通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气流输送组件用于第一腔体内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的气流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通道和储气结构,可减少外膜上的开孔,减少因开孔处破裂而导致储气库泄漏的问题,保证储气库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气库,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和一种储气结构。


技术介绍

1、储气库用于存储气体,例如可用于存储甲烷等气体燃料,或者可应用于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存储二氧化碳气体。储气库由膜材与基础组成,膜材包括内膜和外膜,内膜内形成有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气体介质,内膜和外膜之间形成夹层腔,通过向夹层腔内输送气体或者将夹层腔内的气体排放至外界环境可以调整储气库的形状以及对储气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外膜上连接送排风装置,外膜与送排风装置的连接处越多将导致外膜整体性不足,更容易破裂,将导致漏气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送排风设备直接连接外膜易导致外膜破裂发生泄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和一种储气结构,可减少外膜上的开孔,减少因开孔处破裂而导致储气库泄漏的问题,保证储气库安全稳定运行。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所述储气库具有外膜;所述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膜;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内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外门,所述侧壁、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共同围合形成通道内腔;所述内门打开状态下所述通道内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内门关闭状态下所述通道内腔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所述外门打开状态下所述通道内腔与大气连通,所述外门关闭状态下所述通道内腔与大气隔离;气流输送组件,一端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气流输送组件用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的气流传输。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大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侧壁与大气连通;或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外,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侧壁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输送组件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进口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或,所述气流输送组件包括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的进口端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所述排风装置的出口端与大气连通,所述排风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排出至大气。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所述外膜和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信息;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还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获取的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信息动作。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内且电连接所述气流输送组件。

8、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气结构,包括储气库和前述任意一项的通道,所述储气库具有外膜,所述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膜。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内膜,所述第一腔体被所述内膜分隔为位于所述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夹层腔,以及位于所述内膜内的存储腔;所述气流输送组件用于所述夹层腔内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的气流传输。

10、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可以达成以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储气库的外膜连接的通道本体,通道本体内形成有通道内腔,气流输送组件与通道内腔连通,可以通过控制内门和外门的开闭状态使得气流输送组件实现第一腔内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经由通道内腔进行气流传输,由此可减少储气库外膜上的开孔,减少因开孔处破裂而导致储气库泄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所述储气库具有外膜;所述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大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侧壁与大气连通;或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外,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侧壁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送组件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进口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所述外膜和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信息;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还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获取的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信息动作。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内且电连接所述气流输送组件。

7.一种储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库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所述储气库具有外膜,所述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外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内膜,所述第一腔体被所述内膜分隔为位于所述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夹层腔,以及位于所述内膜内的存储腔;所述气流输送组件用于所述夹层腔内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的气流传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所述储气库具有外膜;所述外膜内形成有第一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大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侧壁与大气连通;或者,所述气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道内腔外,所述气流输送组件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侧壁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输送组件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进口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通道内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充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气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所述外膜和所述通道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秦汪晓勇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