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42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涡旋压缩机,防止在高压力比条件下回旋涡旋盘推压力过大而产生压缩机动力增加、镜板面的卡住、烧结。具备:使该回旋涡旋盘(200)和固定涡旋盘(100)相互啮合来压缩制冷剂,从压缩室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空间;回旋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其中还具备在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或者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上与压缩室相比设置在外周侧的槽状的加压腔空间;设置在将排出压力空间和加压腔空间连通的通路上的压力调整阀;设置在该压力调整阀和加压腔空间之间的加压通路,在排出压力空间和加压通路的压差达到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排出压力空间流入到加压腔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制冷、空调用的制冷剂压缩机等的涡旋压缩机,特别是涉及调整回旋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的推压力的涡旋 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通过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的制冷剂压缩 作用,其欲将两涡旋盘拉开的力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两涡旋盘内 被进行了压缩的高压制冷剂被排出到压缩容器内,由排出压的制冷剂 产生的欲推压涡旋盘彼此的力也发挥作用。由于若涡旋盘离开则制冷 剂的压缩效率恶化,所以,使推压的力大于拉开的力。构成回旋涡旋盘部件的背面侧的空间由密封部件分离成作为主轴 附近的涡旋盘中央部的排出压力空间和涡旋盘外周部的中间压力(吸 入压力和排出压力的中间)空间。虽然由此密封环的内径尺寸决定由 回旋涡旋盘的背面中央部的排出压力空间产生的推压力,由涡旋盘涡 旋齿决定在压缩室侧产生的拉开力,但是,存在相对于拉开力而言推 压力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之间的镜板 面上的摩擦滑动损失增加,压缩机动力增加。进而,存在由于推压载 荷过大而产生涡旋盘镜板面的卡住以及烧结等问题的可能性。[0003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旋压缩机中,设置了将设置在回旋 涡旋盘的背部上的背压室和压缩室连通的连通路和开闭该连通路的背 压控制阀,与背压室的压力和吸入压力的差相应地开闭连通路。由此, 能够不用使回旋涡旋盘的推压力变动得大地使压缩机运转。[OOO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79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0005但是,近年来,压缩机的运转需要在宽的运转范围内有高 的效率,像成为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的差大的压力条件、所谓的高压 力比条件的面向寒冷地域的空调机等的那样,还需要进行外气温度非 常低的情况下的制热运转。因此,要求在高压力比条件下扩大运转范 围以及提高性能,但是,上述专利文献l记载的压缩机没有充分考虑 高压力比条件下的运转。[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即使在高压力比条件下也能够平 衡性良好地推压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的涡旋压缩才几。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涡旋压缩机具备将旋涡 状的涡旋齿直立在镜板上的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使该回旋涡 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相互啮合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从该压缩室排 出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空间;上述回旋涡旋盘和上述固定涡旋盘接触地 滑动的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上述固定涡旋盘与上述回旋涡旋盘接触 地滑动的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所述涡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在 上迷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或者上述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上与上述压缩 室相比设置在外周侧的槽状的加压腔空间;设置在将上述排出压力空 间和上述加压腔空间连通的通路上的压力调整阀;设置在该压力调整 阀和上述加压腔空间之间的加压通路,在上述排出压力空间和上述加 压通路的压差达到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上述排出压力空 间流入到上述加压腔空间。[0008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夹着上述回旋涡旋盘以及 固定涡旋盘地在与上述排出压力空间相反的一侧设置背压室,在上述 加压腔空间的外周侧具备与上述背压室连通的中间压力空间。[0009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置多个上述加压腔空间 和上述压力调整阀以及上述加压通路。0010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具备将制冷循环内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或者潮湿状态的制冷剂向上述压缩室内喷射的喷射管。 专利技术效果[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将排出压力作为加载力用于将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拉开的力,所以,具有即使在高压力比条件下也 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推压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的效果。附图说明[0030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涡旋压缩才几纵剖碎见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固定涡旋盘的图,(a)图是从涡旋齿侧看的俯视图,(b)图是安装了压力调整阀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合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施加给回旋涡旋盘的上推力的模式图。图4是从涡旋齿侧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回旋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5是从涡旋齿侧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固定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合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合的 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合的 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从涡旋齿侧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中的固定涡旋盘的状态的 俯视图。图IO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涡旋压缩机剖视图。 符号说明[00311:压缩才几构部 2:电动才几 3:储油槽 4:压缩室 5:排出压力空间 6:背压室 7:中间压力空间 8:吸入压力 空间 100:固定涡旋盘 101、 201:涡旋齿 102、 202:镜板(镜 板面) 103:排出口 104:吸入室 105:供油槽 200:回4t 涡旋盘 203:轴支承部 204:轴支承部端面 205:回旋轴承206:背压孔 207:供油腔 300:旋转轴 301:曲柄销 302: 泵接头 303:油通路304:横孔 400:框架 401:滚动轴承402:螺栓 403:密封环 404:排油管 500:副轴承 501: 下框架 502:十字接头 503:壳体 504:泵部 600:压力调整阀 601:加压腔空间 602:阀板(阀) 603:弹簧 604:阀按压件 605:孔通路 606:加压通路 700:密闭容器 701: 排出管 702:吸入管 703:喷射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施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0012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L的实施例。实施例11[0013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 在密闭容器700内,在上方配设了压缩机构部1,在中央配设了电动 机2,在下方配设了储油槽3,经旋转轴300,压缩机构部l与电动机 2连结。压缩机构部1以固定涡旋盘100、回旋涡旋盘200和框架400 为基本要素构成。框架400被固定在密闭容器700上,构成了配设滚 动轴承401的部件。固定涡旋盘100以旋涡状的涡旋齿101、镜板102 和排出口 103为基本构成部分构成,经螺栓402固定在框架400上。 涡旋齿101垂直地竖立设置在镜板102的单侧。回旋涡旋盘200以旋 涡状的涡旋齿201、镜板202、轴支承部203和轴支承部端面204为基 本构成零件构成。涡旋齿201垂直地竖立设置在镜板202的单侧。轴 支承部203垂直地突出形成在镜板202的另一侧(涡旋齿相反侧)。[00141使固定涡旋盘100和回旋涡旋盘200的各自的涡旋齿相互 啮合而构成的压缩室4,通过回旋涡旋盘200进行回^走运动而进行其 容积减小的压缩动作。旋转轴300由配备在电动机2的上部的滚动轴 承401以及配备在电动机2的下部的副轴承500支承。副轴承500经 壳体503以及下框架501固定在密闭容器700上。在旋转轴300的前 端具备曲柄销301,该曲柄销301被插入在突出设置在回旋涡旋盘200的镜板202的下方的轴支承部203内。在轴支承部203内设置了回旋轴承205,成为与曲柄销301滑动的构造。在回旋涡旋盘200的镜板202的背面配设了十字接头502。该十字接头502是作为在曲柄销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具备将旋涡状的涡旋齿直立在镜板上的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使该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相互啮合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从该压缩室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空间;上述回旋涡旋盘和上述固定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上述固定涡旋盘与上述回旋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所述涡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在上述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或者上述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上与上述压缩室相比设置在外周侧的槽状的加压腔空间;设置在将上述排出压力空间和上述加压 腔空间连通的通路上的压力调整阀;设置在该压力调整阀和上述加压腔空间之间的加压通路, 在上述排出压力空间和上述加压通路的压差达到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上述排出压力空间流入到上述加压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2 2008-2341601.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具备将旋涡状的涡旋齿直立在镜板上的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使该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相互啮合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从该压缩室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空间;上述回旋涡旋盘和上述固定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上述固定涡旋盘与上述回旋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所述涡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或者上述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上与上述压缩室相比设置在外周侧的槽状的加压腔空间;设置在将上述排出压力空间和上述加压腔空间连通的通路上的压力调整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修士松永睦宪三宅成志深谷美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