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323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包括上穿丝机构、下穿丝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或所述下穿丝机构升降以实现两者的对接或分离,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所述下穿丝机构之间设有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通过设置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实现上穿丝机构与下穿丝机构的对接,进而实现自动穿丝,解决原有穿丝棒无法直接贯穿工件进行对接穿丝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1、数控线切割机床通常分为三类: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中走丝线切割机床与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以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例,是丝状电极作高速往复运动,走丝速度为8m/s~10m/s。其工作原理为:丝状电极穿过工件上预先钻好的小孔,经导轮由丝筒带动作往复交替移动,工件通过绝缘板安装在导电工作台上,导电工作台在水平面x、y两个坐标方向各自按给定的控制程序移动而合成任意平面曲线轨迹。脉冲电源对丝状电极与工件施加脉冲电压,丝状电极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当来一个电脉冲时,在丝状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一次火花放电,在放电通道的中心温度瞬肘可高达10000℃以上,高温使工件金属熔化,甚至有少量气化,高温也使丝状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工作液部分产生气化,这些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间迅速热膨胀,并具有爆炸的特性。这种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将熔化和气化了的金属材料抛出而实现对工件材料进行电蚀切割加工。

2、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对工件进行两次切割加工,第一次为初始切割,第二次“修刀”则进一步提高切割的精细度,而工件的加工孔位有不同的规格尺寸要求,在面对小孔位的线切割加工时,由于现有的穿丝棒外径较大,无法直接贯穿孔径较小的工件孔位,导致工件上下两侧的穿丝机构无法完成对接,进而导致无法实现自动穿丝,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实现对小口径加工的自动对接穿丝。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包括上穿丝机构、下穿丝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或所述下穿丝机构升降以实现两者的对接或分离,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所述下穿丝机构之间设有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

3、进一步地,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穿丝棒向下延伸设有所述导向管,所述穿丝棒与所述导向管一体成型。

4、进一步地,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上眼模,所述上眼模设于所述导向管靠近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一端,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上端设有下眼模。

5、进一步地,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导向管可拆装地设于所述穿丝棒的下端。

6、进一步地,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上眼模,所述上眼模设于所述穿丝棒与所述导向管之间的对接处。

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向所述穿丝棒一端延伸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设有与所述穿丝棒端部匹配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部与所述导向管贯通,所述穿丝棒的端部可拆装地设于所述对接槽中。

8、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与所述对接管端部的外壁之间设有软质垫圈。

9、进一步地,所述穿丝棒的端部与所述对接管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包括两个敞开的半管,两个所述半管拼合成中空可穿丝状电极的管状。

11、优选地,所述导向管的外径尺寸为2mm至3mm。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置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实现上穿丝机构与下穿丝机构的对接,进而实现自动穿丝,解决原有穿丝棒无法直接贯穿工件进行对接穿丝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穿丝机构、下穿丝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或所述下穿丝机构升降以实现两者的对接或分离,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所述下穿丝机构之间设有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穿丝棒向下延伸设有所述导向管,所述穿丝棒与所述导向管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上眼模,所述上眼模设于所述导向管靠近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一端,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上端设有下眼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导向管可拆装地设于所述穿丝棒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上眼模,所述上眼模设于所述穿丝棒与所述导向管之间的对接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向所述穿丝棒一端延伸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设有与所述穿丝棒端部匹配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部与所述导向管贯通,所述穿丝棒的端部可拆装地设于所述对接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与所述对接管端部的外壁之间设有软质垫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丝棒的端部与所述对接管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包括两个敞开的半管,两个所述半管拼合成中空可穿丝状电极的管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外径尺寸为2mm至3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穿丝机构、下穿丝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或所述下穿丝机构升降以实现两者的对接或分离,所述上穿丝机构和所述下穿丝机构之间设有能够贯穿工件小口径孔位的导向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穿丝棒向下延伸设有所述导向管,所述穿丝棒与所述导向管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上眼模,所述上眼模设于所述导向管靠近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一端,所述下穿丝机构的上端设有下眼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丝机构包括能穿设丝状电极的穿丝棒,所述导向管可拆装地设于所述穿丝棒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穿丝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明何应书陈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