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26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散热机构;底座:其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端的中部设置有水箱,安装框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水箱左端开设的进水口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串联有进水阀,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管,降温管上侧设置有降温阀,降温管的左端与水箱右端设置的连接口相连通,安装框右端的下侧开设的排水口内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串联有排水阀,排水管的左端与降温管右端设置的安装口相连通,该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能够使用降温之后的冷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散热降温,进一步的提高了降温效果,结构简单,整个降温过程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具体为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发电机组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能够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2、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通常会通过散热装置将空气通过输送管道输向发电机组的机舱,使空气管道中的空气将发电机组的机舱周围的热量带走以起到对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降温的效果;

3、现有的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会较大范围地扩散,从而导致输向发电机组的机舱的风也是热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的降温效果有所降低,部分散热设备通过冷却设备对输向发电机组的机舱的风进行降温,通过冷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散热降温,虽然提高了对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冷却效果,但是也使散热设备的内部结构更为的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通过叶轮与扇叶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用降温之后的冷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散热降温,进一步的提高了降温效果,结构简单,整个降温过程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散热机构;

3、底座:其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端的中部设置有水箱,安装框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水箱左端开设的进水口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串联有进水阀,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降温管,降温管上侧设置有降温阀,降温管的左端与水箱右端设置的连接口相连通,安装框右端的下侧开设的排水口内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串联有排水阀,排水管的左端与降温管右端设置的安装口相连通,后侧的安装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排风口;

4、散热机构:其设置于前侧的安装板前端开设的安装槽内,散热机构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水箱前端设置的避让口内,通过叶轮与扇叶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用降温之后的冷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散热降温,进一步的提高了降温效果,结构简单,整个降温过程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也相对较低。

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安装框的右端,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能够对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调控。

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防护框、进风口、连接杆和扇叶,所述防护框分别设置于前侧的安装板前端开设的安装槽内,防护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防护框前端的中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外弧面的后侧均设置有扇叶,能够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风冷降温。

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安装杆和叶轮,所述安装杆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水箱前端设置的避让口内,安装杆的后端设置有叶轮,能够将水箱内部的冷却水注入降温管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双层皮带轮和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分别设置于安装杆和下侧的连接杆的前端,双层皮带轮设置于上侧的连接杆的前端,双层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传动连接,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扇叶旋转。

9、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水箱后端的中部,电机输出轴的前端与安装杆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能够通过安装杆带动叶轮旋转。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别设置于底座上端的四角,实现对底座以及上方设备的支撑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2、将冷却水注入水箱的内部后,通过控制开关的调控,电机开始运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安装杆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将水箱内部的冷却水注入降温管的内部,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安装杆通过上侧的皮带轮带动双层皮带轮旋转,双层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下侧的皮带轮旋转,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扇叶旋转,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注入安装框的内部,冷却水在降温管内部流动的过程中吸收进入安装框内部空气的热量,之后将经过降温后的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从而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风冷降温,通过叶轮与扇叶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用降温之后的冷风对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散热降温,进一步的提高了降温效果,结构简单,整个降温过程只需要一个电机就能完成,成本也相对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散热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设置于安装框(2)的右端,控制开关(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防护框(63)、进风口(64)、连接杆(65)和扇叶(66),所述防护框(63)分别设置于前侧的安装板(5)前端开设的安装槽内,防护框(6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64),防护框(63)前端的中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外弧面的后侧均设置有扇叶(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还包括安装杆(61)和叶轮(62),所述安装杆(6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水箱(4)前端设置的避让口内,安装杆(61)的后端设置有叶轮(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还包括双层皮带轮(67)和皮带轮(68),所述皮带轮(68)分别设置于安装杆(61)和下侧的连接杆(65)的前端,双层皮带轮(67)设置于上侧的连接杆(65)的前端,双层皮带轮(67)分别通过皮带与皮带轮(68)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设置于水箱(4)后端的中部,电机(11)输出轴的前端与安装杆(61)的后端固定连接,电机(1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分别设置于底座(1)上端的四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散热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设置于安装框(2)的右端,控制开关(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防护框(63)、进风口(64)、连接杆(65)和扇叶(66),所述防护框(63)分别设置于前侧的安装板(5)前端开设的安装槽内,防护框(6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64),防护框(63)前端的中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外弧面的后侧均设置有扇叶(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还包括安装杆(61)和叶轮(62),所述安装杆(61)通过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永锋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