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23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预制墙板和现浇连接短板;预制墙板的顶部形成有子母顶,现浇连接短板的底部形成有子母底,子母顶与子母底相匹配,使下一块预制墙板匹配装配在现浇连接短板的底面上,上一块预制墙板坐落在现浇连接短板的顶面上,并与通过现浇连接短板和下一块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外围护墙体单体重量大、对临时支撑构件刚度要求高、注浆材料用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制墙体构件设计与施工根据建筑设计户型,以层间开间与柱距为单片模块,整体性能好,但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规格型号复杂,单体重量大,起重与运输设备选型要求高,施工成本大;2、对临时支撑构件的刚度要求较高,配置多,无法结合施工环境综合布置;3、安装过程中的注浆材料用量大,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外围护墙体单体重量大、对临时支撑构件刚度要求高、注浆材料用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外围护墙体单体重量大、对临时支撑构件刚度要求高、注浆材料用量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包括预制墙板和现浇连接短板;预制墙板的顶部形成有子母顶,现浇连接短板的底部形成有子母底,子母顶与子母底相匹配,使下一块预制墙板匹配装配在现浇连接短板的底面上,上一块预制墙板坐落在现浇连接短板的顶面上,并与通过现浇连接短板和下一块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4、所述的预制墙板的底部形成有注浆槽,预制墙板的顶部设有植筋,下一块预制墙板的植筋贯穿现浇连接短板并插入在上一块预制墙板的注浆槽内后注浆固定。

5、所述的注浆槽向下贯穿预制墙板,使注浆部分与现浇连接短板的顶面紧密贴合。

6、所述的子母底呈凹陷结构,子母顶呈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能匹配插接在凹陷结构内。

7、所述的现浇连接短板的一端与预制墙板的外立面齐平,现浇连接短板的另一端连接至水平结构楼板。

8、所述的预制墙板的两侧面内嵌装有连接环,水平连杆匹配连接在水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的连接环之间,使水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

9、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吊装下一块预制墙板;

11、步骤2:在下一块预制墙板上施工现浇连接短板,使子母顶和子母底匹配连接,下一块预制墙板顶部的植筋向上贯穿现浇连接短板;

12、步骤3:现浇现浇连接短板,使现浇连接短板与水平结构楼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13、步骤4:吊装上一块预制墙板至现浇连接短板上,使下一块预制墙板的植筋插入在上一块预制墙板的注浆槽内;

14、步骤5:在注浆槽内注浆,使上一块预制墙板与现浇连接短板和下一块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15、步骤6:吊装与下一块预制墙板水平相邻的预制墙板,使该两块预制墙板通过连接环和水平连杆拼接;

16、步骤7:重复步骤2至步骤6,直至完成所有预制墙板的拼接安装,形成整体的预制外围护墙体。

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预制墙板,具有统一的宽度模数,通用性较好,单体构件质量轻,对起重和运输设备的配置要求低,安装成本较低。

19、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预制墙板和现浇连接短板,能够通过预留的子母顶和子母底、以及植筋在注浆孔内的插接和注浆固定,实现竖向相邻的预制墙板通过现浇连接短板的安装,同时通过连接环和水平连杆实现水平相邻的预制墙板的安装,保证整个预制外围护墙体的结构低强度,且横向平整、竖向整齐,降低对临时支撑构件的刚度和配置数量要求,便于现场布置。

20、3、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注浆孔和植筋、以及子母顶和子母底,通过子母顶和子母底匹配连接能够提高预制墙体顶部与现浇连接短板的连接强度,且有效防止预制墙板顶部渗漏;通过注浆孔和植筋能够提高上下相邻的预制墙板的连接强度,且有效防止预制墙板底部渗漏,并减少注浆材料的消耗。

21、4、本专利技术可在建筑结构封顶后将现浇连接短板与水平结构楼板浇筑连接,预制墙板可按照不承重结构围护墙施工,能够大大缩短设计、预制、安装工期,缩短每层的结构施工工期和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减少结构施工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包括预制墙板(1)和现浇连接短板(2);预制墙板(1)的顶部形成有子母顶(101),现浇连接短板(2)的底部形成有子母底(201),子母顶(101)与子母底(201)相匹配,使下一块预制墙板(1)匹配装配在现浇连接短板(2)的底面上,上一块预制墙板(1)坐落在现浇连接短板(2)的顶面上,并与通过现浇连接短板(2)和下一块预制墙板(1)连接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墙板(1)的底部形成有注浆槽(102),预制墙板(1)的顶部设有植筋(103),下一块预制墙板(1)的植筋(103)贯穿现浇连接短板(2)并插入在上一块预制墙板(1)的注浆槽(102)内后注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浆槽(102)向下贯穿预制墙板(1),使注浆部分与现浇连接短板(2)的顶面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子母底(201)呈凹陷结构,子母顶(101)呈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能匹配插接在凹陷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现浇连接短板(2)的一端与预制墙板(1)的外立面齐平,现浇连接短板(2)的另一端连接至水平结构楼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墙板(1)的两侧面内嵌装有连接环(104),水平连杆匹配连接在水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1)的连接环(104)之间,使水平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1)连接在一起。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包括预制墙板(1)和现浇连接短板(2);预制墙板(1)的顶部形成有子母顶(101),现浇连接短板(2)的底部形成有子母底(201),子母顶(101)与子母底(201)相匹配,使下一块预制墙板(1)匹配装配在现浇连接短板(2)的底面上,上一块预制墙板(1)坐落在现浇连接短板(2)的顶面上,并与通过现浇连接短板(2)和下一块预制墙板(1)连接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墙板(1)的底部形成有注浆槽(102),预制墙板(1)的顶部设有植筋(103),下一块预制墙板(1)的植筋(103)贯穿现浇连接短板(2)并插入在上一块预制墙板(1)的注浆槽(102)内后注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围护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强焦德贵鞠坤岳天琳纪小东孙晓明李超越穆文浩米超林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