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加热件、组件以及总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加热件、组件以及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0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件,第一壳体内壁上敷设有绝缘层;端盖装配在第一壳体上第一开口处,端盖与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通过激光焊接将端盖与第一壳体熔接为一体而成的环绕第一开口的第一环形熔接部以密封端盖与第一壳体之间的第一安装间隙;正极连接件包括收纳在第一壳体内的正极板体部,正极连接件还包括由正极板体部延伸出的正极连接部;负极连接件包括负极板体部,负极连接件还包括由负极板体部延伸出的负极连接部;多个加热芯体阵列布置在绝缘层内,正极板体部挤压固定在加热芯体正极与绝缘层之间,负极板体部挤压固定在加热芯体负极与绝缘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件、组件以及总成,不仅会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还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加热件、组件以及总成


技术介绍

1、现有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一般具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对于水冷来说,加热效率、温度调控、加工成本、安全性均是考量加热件品质的主要参数,现有技术中,水冷的加热件主要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发热元器件,壳体为一体成型的一端开口的桶形管体,然后将发热元器件装配到桶形管体内,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成型过程中,受限于现有工艺,很难保证壳体壁厚的一致性以及致密性,壳体壁厚一般最低也要高于1.5mm,原料成本偏高,另外,如此整体成型的方式也使得在桶形管体上成型出用于导热的加热翅片相对困难,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壳体内壁上敷设有绝缘层;端盖,端盖装配在第一壳体上第一开口处,端盖与第一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环形熔接部,第一环形熔接部是通过对端盖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接触部位进行激光焊接而成,第一环形熔接部环绕第一开口,第一环形熔接部对端盖与第一壳体之间的第一安装间隙形成封堵;

2、正极连接件,正极连接件包括收纳在第一壳体内的正极板体部,正极连接件还包括由正极板体部延伸出的正极连接部,正极连接部经过第二开口伸出第一壳体;负极连接件,负极连接件包括收纳在第一壳体内的负极板体部,负极连接件还包括由负极板体部延伸出的负极连接部,负极连接部经过第二开口伸出第一壳体;多个加热芯体,多个加热芯体阵列布置在绝缘层内,正极板体部挤压固定在加热芯体正极与绝缘层之间,负极板体部挤压固定在加热芯体负极与绝缘层之间。

3、端盖上延伸出通过第一开口插入第一壳体内的突出部,突出部适配在第一壳体内。

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件组件,包括加热件,还包括:板体,板体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板体的安装槽,多个加热件一一对应伸入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壁与第一壳体外壁之间具有通过激光焊接将安装槽内壁与第一壳体外壁熔接为一体的第二环形熔接部,第二环形熔接部对安装槽内壁与第一壳体外壁之间的第二安装间隙形成封堵,负极连接部和正极连接部位于槽口外。

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件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加热件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一端开放,板体装配在第二壳体内并将第二壳体内隔离出第一收纳室,端盖位于第一收纳室内,正极连接部和负极连接部均伸入第一收纳室外,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纳室内外的进液管和出液管。

6、第二壳体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内的第二壁,板体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内的与第二壁相对的第一壁,多个加热芯体外壁与第一收纳室内壁之间配合出一条由进液管流向出液管的流道,流道包含进液段、加热段、出液段,进液段连通进液管与加热段,出液段连通加热段与出液管,加热段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分段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类型分段,单个第一类型分段或单个第二类型分段均位于两个加热件之间,第一类型分段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二壁流向第一壁,第二类型分段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一壁流向第二壁,任意三个相邻加热件之间均形成一个第一类型分段与一个第二类型分段,允许第二类型分段内液体流入第一类型分段的第一类型进口均位于第二壁侧,允许第一类型分段内液体流入第二类型分段的第二类型进口均位于第一壁侧。

7、加热件与第二壁之间留有第一类型间隙,第二壳体内壁上具有封堵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间隙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隔离肋,以阻断第一类型分段于第二壁侧直接与下游相邻的第二类型分段通过第一类型间隙连通。

8、加热件与第二壳体第三内壁和/或第四内壁之间留有第二类型间隙,第二壳体上具有位于第二壳体内的封堵一个或多个第二类型间隙的第二类型隔离肋,以阻断第二类型分段于第一壁侧直接与下游相邻第一类型分段通过第二类型间隙连通。

9、第二壳体内壁上具有对未被第二类型隔离肋进行封堵的第二类型间隙进行部分封堵以留作第二类型进口的第三类型隔离肋。

10、加热件组件与第二壳体的第五内壁之间留有作为进液段的第三类型间隙,加热件组件与第二壳体的第六内壁之间留有作为出液段的第四类型间隙。

11、进液管开设在第五内壁上,出液管开设在第二壁上。

12、加热件上具有分流板,分流板与加热件之间的衔接由第一类型进口延伸到第二类型进口,位于相同第一类型分段和/或第二类型分段内的分流板之间的接触由第一类型进口延伸至第二类型进口,以对流经第一类型分段或第二类型分段的液体分流。

13、分流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分流板上安装有若干导热翅片。

14、加热件上安装有若干位于进液段和/或加热段和/或出液段内的导热翅片。

15、还包括:

16、盖体,盖体装配在第二壳体的开放端以在第二壳体内形成与第一收纳室毗邻的第二收纳室,正极连接部和负极连接部伸入第二收纳室;

17、正极汇流器,正极汇流器安装在第二收纳室内,正极汇流器上具有多个正极引脚,正极引脚与正极连接部一一对应电连接;

18、负极汇流器,负极汇流器安装在第二收纳室内,负极汇流器上具有多个负极引脚,负极引脚与负极连接部一一对应电连接;

19、正极外接线,正极外接线通过第一开口引入第二收纳室并与正极汇流器电连接;

20、熔断器,熔断器安装在第二收纳室内;

21、负极外接线,负极外接线引入第二收纳室并通过熔断器与负极汇流器电连接。

22、熔断器包括:

23、熔断线,熔断线包含导体以及套接在导体上的绝缘护套,导体串接负极外接线与负极汇流器;

24、导热座,导热座安装在板体上,熔断线贯穿导热座并安装在导热座上。

25、负极汇流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导体电连接,多个负极引脚由第一连接件上引出;

26、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串接导体与负极外接线。

27、负极绝缘座,负极绝缘座安装在板体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安装在负极绝缘座上。

28、正极汇流器包括:正极绝缘座,正极绝缘座安装在板体上;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安装在正极绝缘座上,多个正极引脚由第三连接件上引出。

29、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密封装配在隔板的装配孔内,温度传感器部分位于第二收纳室,部分位于第一收纳室;

30、信号线,信号线引入第一收纳室并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31、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安装串接在负极外接线上;

32、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开关控制连接,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电连接,当接收到温度传感器传来的第二收纳室内即使温度超过预设值,将控制控制开关由闭合转为断开;当接收到温度传感器传来的第二收纳室内即使温度低于预设值,将控制控制开关由断开转为闭合。

3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件、组件以及总成,不仅会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还能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端盖(102)上延伸出通过第一开口(1011)插入第一壳体(101)内的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1)适配在第一壳体(101)内。

3.一种加热件组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体(2),板体(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板体(2)的安装槽(21),多个加热件(1)一一对应伸入多个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之间具有通过激光焊接将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熔接为一体的第二环形熔接部(22),第二环形熔接部(22)对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之间的第二安装间隙(23)形成封堵,负极连接部(1042)和正极连接部(1032)位于槽口外。

4.一种加热件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一端开放,板体(2)装配在第二壳体(3)内并将第二壳体(3)内隔离出第一收纳室(31),端盖(102)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正极连接部(1032)和负极连接部(1042)均伸入第一收纳室(31)外,第二壳体(3)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纳室(31)内外的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3)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的第二壁(34),板体(2)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的与第二壁(34)相对的第一壁(24),多个加热芯体(105)外壁与第一收纳室(31)内壁之间配合出一条由进液管(32)流向出液管(33)的流道(4),流道(4)包含进液段(41)、加热段(42)、出液段(43),进液段(41)连通进液管(32)与加热段(42),出液段(43)连通加热段(42)与出液管(33),加热段(42)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分段(421)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单个第一类型分段(421)或单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均位于相邻两个加热件(1)之间,第一类型分段(421)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二壁(34)流向第一壁(24),第二类型分段(422)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一壁(24)流向第二壁(34),任意三个相邻加热件(1)之间均形成一个第一类型分段(421)与一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允许第二类型分段(422)内液体流入第一类型分段(421)的第一类型进口(423)均位于第二壁(34)侧,允许第一类型分段(421)内液体流入第二类型分段(422)的第二类型进口(424)均位于第一壁(24)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加热件(1)与第二壁(34)之间留有第一类型间隙(134),第二壳体(3)内壁上具有封堵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间隙(134)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隔离肋(35),以阻断第一类型分段(421)于第二壁(34)侧直接与下游相邻的第二类型分段(422)通过第一类型间隙(134)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加热件(1)与第二壳体(3)第三内壁(37)和/或第四内壁(38)之间留有第二类型间隙(135),第二壳体(3)上具有位于第二壳体(3)内的封堵一个或多个第二类型间隙(135)的第二类型隔离肋(36),以阻断第二类型分段(422)于第一壁(24)侧直接与下游相邻第一类型分段(421)通过第二类型间隙(135)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3)内壁上具有对未被第二类型隔离肋(36)进行封堵的第二类型间隙(135)进行部分封堵以留作第二类型进口(424)的第三类型隔离肋(39)。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加热件组件与第二壳体(3)的第五内壁(310)之间留有作为进液段(41)的第三类型间隙(136),加热件组件与第二壳体(3)的第六内壁(311)之间留有作为出液段(43)的第四类型间隙(13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进液管(32)开设在第五内壁(310)上,出液管(33)开设在第二壁(34)上。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加热件(1)上具有分流板(107),分流板(107)与加热件(1)之间的衔接由第一类型进口(423)延伸到第二类型进口(424),位于相同第一类型分段(421)和/或第二类型分段(422)内的分流板(107)之间的接触由第一类型进口(423)延伸至第二类型进口(424),以对流经第一类型分段(421)或第二类型分段(422)的液体分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件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件,其特征在于,端盖(102)上延伸出通过第一开口(1011)插入第一壳体(101)内的突出部(1021),突出部(1021)适配在第一壳体(101)内。

3.一种加热件组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体(2),板体(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板体(2)的安装槽(21),多个加热件(1)一一对应伸入多个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之间具有通过激光焊接将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熔接为一体的第二环形熔接部(22),第二环形熔接部(22)对安装槽(21)内壁与第一壳体(101)外壁之间的第二安装间隙(23)形成封堵,负极连接部(1042)和正极连接部(1032)位于槽口外。

4.一种加热件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一端开放,板体(2)装配在第二壳体(3)内并将第二壳体(3)内隔离出第一收纳室(31),端盖(102)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正极连接部(1032)和负极连接部(1042)均伸入第一收纳室(31)外,第二壳体(3)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收纳室(31)内外的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3)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的第二壁(34),板体(2)具有位于第一收纳室(31)内的与第二壁(34)相对的第一壁(24),多个加热芯体(105)外壁与第一收纳室(31)内壁之间配合出一条由进液管(32)流向出液管(33)的流道(4),流道(4)包含进液段(41)、加热段(42)、出液段(43),进液段(41)连通进液管(32)与加热段(42),出液段(43)连通加热段(42)与出液管(33),加热段(42)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分段(421)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单个第一类型分段(421)或单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均位于相邻两个加热件(1)之间,第一类型分段(421)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二壁(34)流向第一壁(24),第二类型分段(422)内液体流向为由第一壁(24)流向第二壁(34),任意三个相邻加热件(1)之间均形成一个第一类型分段(421)与一个第二类型分段(422),允许第二类型分段(422)内液体流入第一类型分段(421)的第一类型进口(423)均位于第二壁(34)侧,允许第一类型分段(421)内液体流入第二类型分段(422)的第二类型进口(424)均位于第一壁(24)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加热件(1)与第二壁(34)之间留有第一类型间隙(134),第二壳体(3)内壁上具有封堵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间隙(134)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型隔离肋(3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陈永良黄祥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昊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