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10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转移底座,所述转移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投料部件,所述投料部件的上方设置有运纱部件,所述投料部件包括双向扭矩马达,所述双向扭矩马达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矩转杆固定连接有集束套壳,所述集束套壳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该装置可以通过双向扭矩马达扭转两侧的集束套壳,将移动底盘运输的络筒集中对接到上方的运纱部件,然后集中控制络筒转动,实现络筒绕线的工作,由于每个络筒在这个过程中都被独立的引导滑筒隔开,并且上料工作和下料工作可以依次顺利进行,通过翻转集束套壳的方式转运络筒,保证空络筒和缠绕后的络筒不会回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纺纱行业,络筒机用于将容量较少的管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便于后续进行编织。若不将管纱连接起来,在编织工序使用管纱进行编织,则会造成停台时间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故通过络筒机增加卷装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产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2、将纱筒安装在络筒机内部完成上料工作后,还需要将线头与纱筒的外部固定住,再进行卷纱工作,现有的纱筒投放装置需要将纱筒迂回运输到每台络筒机的投放口处,然后等待络筒工作,这就导致纱筒在上料过程中容易堆积在一起,并且纱筒外表面的纱布容易相互摩擦,导致起毛等问题,所以需要改进上料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转移底座,所述转移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投料部件,所述投料部件的上方设置有运纱部件;

2、进一步地,所述投料部件包括双向扭矩马达,所述双向扭矩马达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矩转杆固定连接有集束套壳,所述集束套壳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所述集束套壳的内壁均匀设置有络筒套接部件,双向扭矩马达可以控制两侧的集束套壳进行180°的转动,进而将络筒套接部件的上下两侧翻转;

3、进一步地,所述络筒套接部件包括转动马达,所述转动马达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引导滑筒,所述引导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内壳,所述固定内壳靠近转动马达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内壳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元件,滑动元件可以主动沿着引导滑筒的竖直切槽进行滑移,从而牵引内部的固定内壳沿着引导滑筒的内壁进行滑移;

4、进一步地,所述运纱部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顶壳,所述的对接顶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管套,所述引导管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纺纱线,所述纺纱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线机,纺纱线在放线机的松开的状态下可以从对接顶壳的底部抽出。

5、进一步地,所述转移底座包括双轨引导板,所述双轨引导板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底盘,所述双轨引导板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扫描部件,两侧的移动底盘可以沿着双轨引导板的内壁定向滑移,将插接在固定口的络筒运输到络筒套接部件的正下方,准备进行络筒转移工作,两侧的扫描部件进行监测。

6、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与双向扭矩马达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机底部远离对接顶壳的一侧通过卡板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纺纱线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转动马达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源的内腔通过导线与转动马达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滑筒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马达输出轴的外表面与引导滑筒的内腔转动连接,且转动马达输出轴的顶部延伸至引导滑筒的内部。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转接箱,所述转接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端卡板,所述转接箱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转接箱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滑动连接有缓冲拉杆,所述缓冲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转接箱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贯穿通管,且贯穿通管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挡板的外部,所述贯穿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内胆,所述压缩内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板,纺纱线贯穿了滑动卡板和压缩内胆,当压缩内胆发生压缩形变时,会通过贯穿通管改变转接箱内部的压强。

8、所述贯穿通管的顶端延伸至转接箱的内部,所述转接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测压部件,所述滑动卡板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拉杆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内腔的轴心处滑动连接,且限位挡板的上表面与对接顶壳的外表面相互挤压。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冲压器,所述冲压器输出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通管,所述竖直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置卡环,所述内置卡环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滑动插块,所述滑动插块的外表面通过弹簧条与内置卡环的内壁滑动连接,内置卡环通过内壁的滑动插块将插入固定内壳底部的络筒夹紧固定住。

10、所述冲压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卡垫,缓冲卡垫可以将络筒的底部吸住,然后在转动马达的扭转作用下控制络筒转动,所述滑动插块内腔靠近缓冲卡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置压杆,所述内置卡环的外表面与固定内壳内壁靠近冲压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冲压器的下表面与引导滑筒内壁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通管的顶端通过贯穿口与内置卡环内腔的底部插接,所述滑动插块远离弹簧条的一侧延伸至内置卡环的外部。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装置可以通过双向扭矩马达扭转两侧的集束套壳,将移动底盘运输的络筒集中对接到上方的运纱部件,然后集中控制络筒转动,实现络筒绕线的工作,由于每个络筒在这个过程中都被独立的引导滑筒隔开,并且上料工作和下料工作可以依次顺利进行,通过翻转集束套壳的方式转运络筒,保证空络筒和缠绕后的络筒不会回合在一起。

13、2.底部的移动底盘能够将绕线后的络筒移走,也可以将空心络筒转运到引导滑筒内部,由于移动底盘沿着双轨引导板直线运行,通过扫描部件判断络筒状态后,可以将移动底盘快速向预设的位置进行高速移动,进而干净利落地分配络筒,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14、3.该装置的固定架既可以将运纱部件固定在络筒套接部件上方,为络筒的绕线工作提供纺线,在纺线外表面出现结块的时候,纺线会因为结块卡在滑动卡板的通口处而无法顺利滑过,此时压缩内胆会因为滑动卡板的牵引作用,触发转接箱内部的测压部件,进而停止络筒继续进行绕线工作,同时相关人员更换纺线,防止出现绕线后的络筒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15、4.该装置的固定内壳通过底端的内置卡环将络筒固定住,由于滑动插块在夹紧络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置压杆判断对络筒的夹紧力,进而避免出现冲压器对内置卡环加压过大,导致滑动插块将络筒压变形的问题,而且固定内壳滑移后,内置卡环会与竖直通管分离,进而自动解除对络筒的夹紧效果,通过伸长的固定内壳引导络筒掉落到移动底盘上,实现络筒的平稳转运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转移底座(1),所述转移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投料部件(2),所述投料部件(2)的上方设置有运纱部件(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底座(1)包括双轨引导板(11),所述双轨引导板(11)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底盘(12),所述双轨引导板(1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13),所述固定卡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14),所述支撑底板(14)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扫描部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4)的顶部与双向扭矩马达(21)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机(34)底部远离对接顶壳(31)的一侧通过卡板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纺纱线(32)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31)的内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马达(51)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23)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源(24)的内腔通过导线与转动马达(5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滑筒(52)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23)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马达(51)输出轴的外表面与引导滑筒(52)的内腔转动连接,且转动马达(51)输出轴的顶部延伸至引导滑筒(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包括转接箱(41),所述转接箱(4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端卡板(42),所述转接箱(4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43),所述转接箱(41)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滑动连接有缓冲拉杆(44),所述缓冲拉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45),所述转接箱(41)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贯穿通管(46),且贯穿通管(46)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挡板(45)的外部,所述贯穿通管(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内胆(48),所述压缩内胆(48)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板(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通管(46)的顶端延伸至转接箱(41)的内部,所述转接箱(41)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测压部件(49),所述滑动卡板(47)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3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拉杆(44)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31)内腔的轴心处滑动连接,且限位挡板(45)的上表面与对接顶壳(31)的外表面相互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6)包括冲压器(61),所述冲压器(61)输出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通管(62),所述竖直通管(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置卡环(64),所述内置卡环(64)的内壁均匀设置有滑动插块(65),所述滑动插块(65)的外表面通过弹簧条(67)与内置卡环(64)的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器(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卡垫(63),所述滑动插块(65)内腔靠近缓冲卡垫(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置压杆(66),所述内置卡环(64)的外表面与固定内壳(53)内壁靠近冲压器(6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冲压器(61)的下表面与引导滑筒(52)内壁的轴心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通管(62)的顶端通过贯穿口与内置卡环(64)内腔的底部插接,所述滑动插块(65)远离弹簧条(67)的一侧延伸至内置卡环(64)的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转移底座(1),所述转移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投料部件(2),所述投料部件(2)的上方设置有运纱部件(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底座(1)包括双轨引导板(11),所述双轨引导板(11)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底盘(12),所述双轨引导板(1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13),所述固定卡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14),所述支撑底板(14)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扫描部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4)的顶部与双向扭矩马达(21)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机(34)底部远离对接顶壳(31)的一侧通过卡板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纺纱线(32)的外表面与对接顶壳(31)的内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马达(51)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23)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源(24)的内腔通过导线与转动马达(5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滑筒(52)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23)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马达(51)输出轴的外表面与引导滑筒(52)的内腔转动连接,且转动马达(51)输出轴的顶部延伸至引导滑筒(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包括转接箱(41),所述转接箱(4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端卡板(42),所述转接箱(4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43),所述转接箱(41)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滑动连接有缓冲拉杆(44),所述缓冲拉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清马满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凯苏尔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