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77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涉及龙井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龙井茶叶加工方法在通过分段式温度控制,在杀青和炒制阶段对温度的控制更为精准,有助于保留龙井茶叶中的更多天然成分和独特风味,采用手工整形和筛分工具,使得茶叶的外观更加整齐,形状更为符合审美标准,提升茶叶的外观品质,分段式温度控制和传统手工炒制方式相结合,更好地保留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形成更为浓郁的龙井茶香,同时改善茶叶的口感,使之更加鲜爽且醇厚,采用分段式温度控制,使得温度能够更为准确地逐步升高,有助于保留更多的天然成分,且提升了茶叶的独特风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龙井茶加工,具体为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2、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加工方法及龙井茶,申请号为cn114271347b,加工方法具体包括摊青、一次炒制、一次筛分、一次回潮、二次炒制、二次筛分、二次回潮、三次炒制、三次筛分、三次回潮、脱毛带条、四次回潮、一次辉锅、二次辉锅步骤得到。通过上述步骤对茶叶进行加工,茶叶的损失较少,风味较好,良品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3、然而传统的龙井茶叶加工方式在杀青和炒制阶段温度控制依赖于简单既定温度设定,温度波动大、无法准确达到所需温度,使得茶叶在杀青和炒制过程中无法得到恰到好处的处理,过高温度也会导致部分香气物质、酶活性易被过高温度破坏,导致天然成分的损失,使得茶叶失去一些原有的香气和口感特征,难以达到精准的温度控制,导致茶叶中的一些天然成分损失、过度氧化,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既定温度设定,温度波动大、无法准确达到所需温度,使得茶叶在杀青和炒制过程中无法得到恰到好处的处理,过高温度也会导致部分香气物质、酶活性易被过高温度破坏,导致天然成分的损失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步骤1.龙井茶采摘,采摘时间在日出后的第一个小时内进行采摘,采用一芽一叶的标准,进行手工分选,确保茶叶嫩绿;采摘工具采用传统茶夹进行采摘确保茶叶的完整性;

6、步骤2.杀青,采用锅式温水浸泡法,将新鲜茶叶放入陶制的水缸中,保持水温在50摄氏度-55摄氏度,浸泡时间持续5分钟-6分钟;滤网排水,使用竹编细孔滤网将浸泡后的茶叶排水,将水分充分排除,然后进行分段式温度控制杀青;

7、步骤3.茶叶揉捻,采用锅式揉捻与结合手工揉搓的揉搓方式,在揉捻专用的平底炒锅中进行揉捻,横向搓揉,确保揉捻均匀;揉捻均匀后取出茶叶,然后进行手工揉搓,保持揉捻技法,调整揉捻力度让茶叶每个位置受力均匀,用于提升茶叶质地;

8、步骤4.茶叶炒制阶段,采用平底炒锅进行炒制,温度控制分段进行,首先温度升至110摄氏度,保持5分钟-6分钟;接着升至120摄氏度,保持8分钟-9分钟;最后升至130摄氏度,保持5分钟;

9、步骤5.整形筛分,采用手工整形方式,将每片茶叶的形状更为整齐,用竹编筛分工具进行筛分,保留茶叶的完整性,然后去除茶末;

10、步骤6.干燥,将整形后的茶叶放置于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风干。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2中,分段式杀青步骤具体包括:

12、将茶叶转移到预热的龙窑,温度逐步升至70摄氏度,保持2分钟-3分钟;

13、接着升至85摄氏度,保持3分钟-5分钟;

14、最后升至90摄氏度,保持5分钟-6分钟;

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4中,茶叶炒制阶段采用传统手工翻炒的方式,确保每片茶叶均匀受热,加强对温度的手动控制;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5中,整形具体步骤包括:

17、将经过杀青、揉捻和炒制的茶叶取出,按照传统手法,逐片进行手工整形;

18、包括调整每片茶叶的形状和大小,使其更为整齐;

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5中,筛分具体步骤包括:

20、准备细孔竹编筛分工具,用于去除茶末保留整片茶叶;

21、将整形好的茶叶放入竹编筛分器中,摇动筛分器,使得茶叶自然通过筛网;

22、竹编筛分器的作用是去除茶末和碎片,保留完整的茶叶;

23、在筛分过程中,茶艺师观察茶叶,将经过筛分后形状不完整的茶叶剔除;

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确保茶叶逐渐形成龙井特有的扁平形状,在风干过程中,定期翻动茶叶,确保每片茶叶均匀干燥,保留龙井茶的特有香气;

2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由上述的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26、(三)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及其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本申请所提供的龙井茶叶加工方法在通过分段式温度控制,在杀青和炒制阶段对温度的控制更为精准,有助于保留龙井茶叶中的更多天然成分和独特风味,采用手工整形和筛分工具,使得茶叶的外观更加整齐,形状更为符合审美标准,提升茶叶的外观品质,分段式温度控制和传统手工炒制方式相结合,更好地保留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形成更为浓郁的龙井茶香,同时改善茶叶的口感,使之更加鲜爽且醇厚。

29、使用传统的制茶工具,包括锅式揉捻、手工整形、竹编筛分工具,保留龙井茶的传统工艺特色,通过手工整形和竹编筛分工具,茶叶中的碎片和茶末得以去除,提高茶叶的整体纯度,进一步增强茶叶的品质,分段式温度控制的杀青和炒制方式,以及手工揉捻和炒制的操作,突显龙井茶的特有风味,使得茶叶更具独特性。

30、本申请所提供方案采用的分段式温度控制,使得温度能够更为准确地逐步升高,有助于保留更多的天然成分,且提升了茶叶的独特风味。

3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既定温度设定,温度波动大、无法准确达到所需温度,使得茶叶在杀青和炒制过程中无法得到恰到好处的处理,过高温度也会导致部分香气物质、酶活性易被过高温度破坏,导致天然成分的损失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段式杀青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茶叶炒制阶段采用传统手工翻炒的方式,确保每片茶叶均匀受热,加强对温度的手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整形具体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筛分具体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还包括:确保茶叶逐渐形成龙井特有的扁平形状,在风干过程中,定期翻动茶叶,确保每片茶叶均匀干燥,保留龙井茶的特有香气。

7.一种改进的龙井茶,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段式杀青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茶叶炒制阶段采用传统手工翻炒的方式,确保每片茶叶均匀受热,加强对温度的手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整形具体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川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馥远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