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76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壳体包括壳本体、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壳本体包括壁部,壁部围合形成在第一方向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泄压机构设置于壁部,支撑部设置于容纳腔并与壁部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电极组件,以使电极组件与泄压机构间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壳体,能够形成定向泄压和喷液通道,从而使得电极组件失效时,电解液能够经通道从壁部的泄压机构定向喷出,有效规避其他电池,极大程度的降低失效范围,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安全性能是电池研发及生产的重中之重。由于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当电池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后,或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等恶劣工况下,电池单体内部劣化严重,有可能发生热失控,导致电池单体内压增大,防爆阀的存在可以起到防爆的目的,降低电池安全风险。

2、然而,传统的电池单体多采用顶部防爆阀设计,电池单体在开阀失效时,电解液喷出并溅射到电池内的其他电池单体,导致电池整包失效。因此,如何降低电池的失效范围就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使电解液从电池单体的壁部定向喷出,降低电池的失效范围。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壳本体,包括壁部,壁部围合形成在第一方向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泄压机构,设置于壁部;支撑部,设置于容纳腔并与壁部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电极组件,以使电极组件与泄压机构间隔设置。

3、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将电极组件设置于电池壳体内时,电极组件能够通过支撑部支撑,并与泄压机构之间形成间隙,一方面可以消除电极组件对泄压机构的开启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间隙形成定向泄压和喷液通道,从而使得电极组件失效时,电解液能够经通道从壁部的泄压机构定向喷出,有效规避其他电池,极大程度的降低失效范围,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包括底壁以及环绕底壁设置的侧壁,底壁以及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容纳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与底壁相对设置的开口,泄压机构设置于底壁以及侧壁的一者,支撑部设置于底壁以及侧壁的一者。针对于单侧设置有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壁部包括底壁以及侧壁,此时泄压机构和支撑部可设置于底壁也可设置于侧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均设置于底壁。通过将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均设置于同一壁面上,更便于加工,并且通过将泄压机构设置于底壁上,电解液会从底壁喷出,进一步规避其他电池,提高电池可靠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均设置于侧壁,通过将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均设置于同一壁面上,更便于加工,并且通过将泄压机构设置于侧壁上,更便于使用者判断失效的电池单体,提高实用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包括侧壁,侧壁用于环绕电极组件设置并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开口,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设置于侧壁。针对于双侧设置有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壁部包括侧壁,此时泄压机构和支撑部可均设置于侧壁。

8、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壁的面积,泄压机构设置于第一壁上,支撑部设置于第一壁以及第二壁的一者上。由于多个电池单体往往是通过面积较大的第二壁相互对接,以便于排布,故通过将泄压机构设置于第一壁上,能够更便于泄压,且减少电解液喷溅至相邻电池单体的风险,提高电池可靠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支撑部间隔设置于泄压机构的两侧。通过设置多个支撑部,能够在泄压机构的两侧形成多个支撑点,以保证对电极组件的稳定支撑,并且,在实现同等支撑效果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支撑部所占空间,以提高电池单体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壁面,支撑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壁面的交界处。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壁面的交界处,能够减少对容纳腔内空间的影响,提高电解液在容纳腔内的自由度,提高电池单体性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由壁部背离容纳腔的一侧表面起始向容纳腔内凸出设置,并形成凸台。例如可通过冲压壁部形成凸台,简化支撑部的制备工艺,降低成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填充部,填充部填充于凸台内,例如可通过激光焊接填补冲压形成的凸台,填充部可设置为高强度材料,以提高支撑部的结构强度,降低电池单体后续工作膨胀导致凸台变形而使其失效的风险,延长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设置有标识部,标识部包括二维码、条形码以及品牌标识的至少一种。例如可通过刻花工艺形成定型的凸台,以使凸台具有标识功能,以增加电池单体的实用性。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第一方面的电池壳体、电极组件以及端盖组件,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电极组件支撑于支撑部并与泄压机构间隔设置,端盖组件封闭开口设置并与电池壳体相连接。

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第二方面的电池单体。

1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三方面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其包括壳本体、泄压机构以及支撑部,壳本体包括壁部,壁部围合形成在第一方向开口的容纳腔,泄压机构设置于壁部,以使得电极组件失效时,电解液能够从壁部的泄压机构定向喷出,从而有效规避其他电池,降低电池包的失效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保证泄压的可靠性,支撑部设置于容纳腔并与壁部连接,从而在将电极组件安装于电池壳体内时,电极组件能够搭载于支撑部上并与泄压机构间隔设置,一方面可以消除电极组件对泄压机构的开启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间隙形成定向泄压和喷液通道,进一步保证电解液能够沿通道从壁部的泄压机构定向喷出,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底壁以及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用于环绕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开口,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壁的面积,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以及所述第二壁的一者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支撑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泄压机构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壁面,所述支撑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壁面的交界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壁部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表面起始向所述容纳腔内凸出设置,并形成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填充于所述凸台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设置有标识部,所述标识部包括二维码、条形码以及品牌标识的至少一种。

12.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

14.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底壁以及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用于环绕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开口,所述泄压机构以及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壁的面积,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壁以及所述第二壁的一者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雨卢晓康童星王世冠付春朋赵子萌高凯来佑磊史松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