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1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涉及门窗结构领域,其包括窗扇,窗扇包括外框架与内框架,外框架位于室外,外框架与内框架围成供玻璃插入的凹槽,外框架上设有集水腔,集水腔腔壁上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第一排水孔,集水腔腔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排水孔,凹槽内的渗水能够沿着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流动。本申请具有提高窗户的整体排水性与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门窗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房屋建设的不断发展,门窗作为房屋的配套设备,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传统的窗户主要包括窗框、窗扇以及玻璃等组成,窗户作为挡雨的装置,因此防水的效果也作为评价窗户质量的重要指标。

2、传统的窗户内的玻璃与窗扇之间通常采用防水条进行防水密封,但是随着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防水条容易脱落,从而导致雨水进入窗扇内部,窗扇内部的渗水如不能及时排出的话,导致渗水沿着窗扇渗透到房屋内部,从而导致窗户的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窗扇内部的渗水不能及时排出的话,使得渗水沿着窗扇渗透到房屋内部,导致窗户的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包括窗扇,所述窗扇包括外框架与内框架,所述外框架位于室外,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围成供玻璃插入的凹槽,所述外框架上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腔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集水腔腔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排水孔,所述凹槽内的渗水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流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顺着玻璃流入到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的凹槽内,然后聚在凹槽的深水沿着第一排水孔流入到集水腔内,然后再沿着第二排水孔流入到室外,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渗水再窗扇内聚集而渗入到室内,从而提高窗户的整体排水性,进而提高窗户的防水效果。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出口朝下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排水口朝下设置,能够避免室外雨水倒灌内窗扇内,提高窗扇的排水性。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供所述窗扇插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槽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三排水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扇在关闭时,需要转动到容纳槽内,通过第三排水孔的设置,能够对进入到容纳槽内的雨水排除,有效避免雨水在窗框内的聚集停留。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排水孔的出口朝下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排水孔出口朝下的设置,能够提高窗框排水的便利性。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窗框与所述窗扇的连接处形成连接缝,所述连接缝与室外连通设置,所述窗框上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连接缝处,并能够与所述外框架抵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户关闭时,密封条与外框架抵紧,能够对连接缝实现密封,能够阻挡雨水进入窗框内,同时能够提高窗户的整体密封性。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框架上转动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用于遮挡所述连接缝,所述遮挡板能够伸出所述窗扇,并搭接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外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遮挡板转动驱动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扇关闭时,窗扇通过驱动见驱动遮挡板转动到连接缝上,然后通过遮挡板对连接缝进行遮挡,从而能够对流入连接缝的雨水导引到室外,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到窗框内,提高窗户的整体防水效果。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驱动杆包括驱动部与联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与所述窗框抵触,所述联动部上转动设有滑块,所述遮挡板上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能够使得所述遮挡板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扇关闭时,窗扇带动驱动杆的驱动部挤压窗框,随着窗扇的继续转动,驱动杆滑动并通过联动部拉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滑块拉动遮挡板朝着窗框转动,并盖在连接缝上,使得遮挡板能够对连接缝进行遮挡雨水的进入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框架连接,所述驱动弹簧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弹簧用于推动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窗框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拉动遮挡板搭接在窗框上时,驱动弹簧收缩,当窗扇打开时,驱动弹簧伸长,能够推动遮挡板远离窗框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遮挡板阻挡窗扇的关闭。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当下雨时,雨水顺着玻璃流入到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的凹槽内,然后聚在凹槽的深水沿着第一排水孔流入到集水腔内,然后再沿着第二排水孔流入到室外,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渗水再窗扇内聚集而渗入到室内,从而提高窗户的整体排水性,进而提高窗户的防水效果;

20、2.下雨时,雨水会沿着连接缝进入到容纳槽内,通过第三排水孔的设置,能够对进入到容纳槽内的雨水排除,有效避免雨水在窗框内的聚集停留;

21、3.通过设置密封条,能够有效阻挡雨水进入窗框,提高窗户整体的防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包括窗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1)包括外框架(11)与内框架(12),所述外框架(11)位于室外,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内框架(12)围成供玻璃插入的凹槽(13),所述外框架(11)上设有集水腔(111),所述集水腔(111)腔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3)连通的第一排水孔(112),所述集水腔(111)腔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排水孔(113),所述凹槽(13)内的渗水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排水孔(112)、所述第二排水孔(113)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113)的出口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窗框(2),所述窗框(2)上设有供所述窗扇(1)插入的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槽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三排水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水孔(22)的出口朝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与所述窗扇(1)的连接处形成连接缝(4),所述连接缝(4)与室外连通设置,所述窗框(2)上设有密封条(24),所述密封条(24)位于所述连接缝(4)处,并能够与所述外框架(11)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1)上转动设有遮挡板(15),所述遮挡板(15)用于遮挡所述连接缝(4),所述遮挡板(15)能够伸出所述窗扇(1),并搭接在所述窗框(2)上,所述外框架(1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遮挡板(15)转动驱动件(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6)包括驱动杆(161),所述驱动杆(161)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1)上,所述驱动杆(161)包括驱动部(162)与联动部(163),所述驱动部(162)用于与所述窗框(2)抵触,所述联动部(163)上转动设有滑块(165),所述遮挡板(15)上设有供所述滑块(165)滑动的滑槽(166),所述滑块(165)在所述滑槽(166)内滑动,能够使得所述遮挡板(15)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61)上设有驱动弹簧(167),所述驱动弹簧(167)的一端与所述外框架(11)连接,所述驱动弹簧(167)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驱动杆(161)连接,所述驱动弹簧(167)用于推动所述遮挡板(15)远离所述窗框(2)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包括窗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1)包括外框架(11)与内框架(12),所述外框架(11)位于室外,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内框架(12)围成供玻璃插入的凹槽(13),所述外框架(11)上设有集水腔(111),所述集水腔(111)腔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3)连通的第一排水孔(112),所述集水腔(111)腔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二排水孔(113),所述凹槽(13)内的渗水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排水孔(112)、所述第二排水孔(113)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113)的出口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窗框(2),所述窗框(2)上设有供所述窗扇(1)插入的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槽壁上设有与室外连通的第三排水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水孔(22)的出口朝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排水腔结构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与所述窗扇(1)的连接处形成连接缝(4),所述连接缝(4)与室外连通设置,所述窗框(2)上设有密封条(24),所述密封条(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韩德春韩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洋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