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53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位于氯化炉和燃烧室背面且位于二者之间的余热处理管,氯化炉和燃烧室顶部之间设置有热气输送管,余热处理管包括位于氯化炉背面的尾气排放管以及位于燃烧室背面的进气管,尾气排放管的管身位于进气管内且端部贯穿进气管并向外延伸,进气管上倾斜设置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引导管。本技术通过设置位于氯化炉和燃烧室之间的余热处理管,通过把氯化炉内排出的热气通过余热处理管的换热管和换热板将热量传递给进入的空气,对其进行预热加热,提高温度,使其进入燃烧室内时够快速达到着火点,使得燃烧室内温度稳定,煤石燃烧效果更好,实现了对氯化炉内余热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体余热利用,具体为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氯化炉用于对锆英砂进行加热焙烧处理,同时焙烧时添加氯化剂,氯化焙烧指矿物原料与氯化剂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出现有价金属转变为气相或凝聚相的金属氯化物与物料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2、氯化炉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和煤石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热气对氯化炉底部进行加热,氯化炉采用热气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气体也会向外排放形成气体的流通,由于外界气体温度相对于燃烧室内的温度低很多,空气进入燃烧室内时要升温达到着火点,使得燃烧室内的温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燃烧室内温度下降从而影响加热气体的温度,影响对氯化炉的加热效果,为了提高效率,故提出一种新型的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用于解决市面上常见的氯化炉内外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进入温度较高的燃烧室内燃烧时存在的燃烧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氯化炉加热效果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位于氯化炉和燃烧室背面且位于二者之间的余热处理管,所述氯化炉和燃烧室顶部之间设置有热气输送管,所述余热处理管包括位于氯化炉背面的尾气排放管以及位于燃烧室背面的进气管,所述尾气排放管的管身位于进气管内且端部贯穿进气管并向外延伸,所述进气管上倾斜设置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引导管,所述进气引导管的进气端设置有鼓风机,所述进气引导管上设置有阻风板。

4、优选的,所述尾气排放管和进气管的拐弯位置处均为直径不小于50㎝的大圆角。

5、优选的,所述进气引导管和余热处理管对应位置处之间的夹角为30°~45°。

6、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蜗轮扇叶转轴与进气引导管同轴设置。

7、优选的,所述阻风板设置在进气引导管的端部且与进气管的外壁滑动连接,且阻风板与进气管的形状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尾气排放管包括从氯化炉背面引出的排放主管以及与排放主管相连通且位于进气管内部的换热管。

9、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表面还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换热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设置位于氯化炉和燃烧室之间的余热处理管,通过把氯化炉内排出的热气通过余热处理管的换热管和换热板将热量传递给进入的空气,对其进行预热加热,提高温度,使其进入燃烧室内时够快速达到着火点,使得燃烧室内温度稳定,煤石燃烧效果更好,实现了对氯化炉内余热的利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市面上常见的氯化炉内外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进入温度较高的燃烧室内燃烧时存在的燃烧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氯化炉加热效果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位于氯化炉(1)和燃烧室(3)背面且位于二者之间的余热处理管(2),所述氯化炉(1)和燃烧室(3)顶部之间设置有热气输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管(2)包括位于氯化炉(1)背面的尾气排放管(201)以及位于燃烧室(3)背面的进气管(202),所述尾气排放管(201)的管身位于进气管(202)内且端部贯穿进气管(202)并向外延伸,所述进气管(202)上倾斜设置有与进气管(202)相连通的进气引导管(5),所述进气引导管(5)的进气端设置有鼓风机(6),所述进气引导管(5)上设置有阻风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管(201)和进气管(202)的拐弯位置处均为直径不小于50㎝的大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引导管(5)和余热处理管(2)对应位置处之间的夹角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6)的蜗轮扇叶转轴与进气引导管(5)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板(7)设置在进气引导管(5)的端部且与进气管(202)的外壁滑动连接,且阻风板(7)与进气管(202)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管(201)包括从氯化炉(1)背面引出的排放主管(201a)以及与排放主管(201a)相连通且位于进气管(202)内部的换热管(201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1b)的表面还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换热板(201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位于氯化炉(1)和燃烧室(3)背面且位于二者之间的余热处理管(2),所述氯化炉(1)和燃烧室(3)顶部之间设置有热气输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管(2)包括位于氯化炉(1)背面的尾气排放管(201)以及位于燃烧室(3)背面的进气管(202),所述尾气排放管(201)的管身位于进气管(202)内且端部贯穿进气管(202)并向外延伸,所述进气管(202)上倾斜设置有与进气管(202)相连通的进气引导管(5),所述进气引导管(5)的进气端设置有鼓风机(6),所述进气引导管(5)上设置有阻风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管(201)和进气管(202)的拐弯位置处均为直径不小于50㎝的大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炉炉体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友黄敏陈连章赵良伟徐若然秦欢赵为赵俊吴焕清张朝朝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