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48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室和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冷却腔室至少用于容置冷却液和预装食品,流体介质供给机构与冷却腔室相连通,并至少用于向冷却腔室内输入具有指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以在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发生扰动,且被扰动的冷却液与位于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至少能够使驱使位于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发生晃动。该装置通过使用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向冷却腔室内输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使得被容纳在冷却腔室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晃动,进而带动浸在冷却液中的预装食品翻滚运动,提高预装食品的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食品加工
,经过蒸煮等工艺加工之后封袋的食品,在进行下一步的包装之前需要将其冷却至室温以下。大多小型生产企业采用自然晾干方法,但这种方法缺点在于由于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2、目前常用的食品冷却方式为冷却装置降温的冷却方式,往往食品袋进入到冷却装置中,会漂浮在冷却水中,使得食品袋总有一部分无法与冷却水直接接触,从而导致食品袋部分冷却效果较差,容易使得食品袋冷却不均匀,降低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

2、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本技术提供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室和流体介质供给机构,所述冷却腔室至少用于容置冷却液和预装食品,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与所述冷却腔室相连通,并至少用于向所述冷却腔室内输入具有指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以在所述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发生扰动,且被扰动的冷却液与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至少能够使驱使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发生晃动。

4、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包括若干个呈规则排布在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的通气孔和气体产生件,所述气体产生件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所述气体产生件至少用于选择性的通过多个所述通气孔向所述冷却腔室内部注入气体。

5、进一步的,该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冷却腔室设有与所述冷却腔室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至少用于将由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冷却后从所述第一出液口排出,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开启或关闭。

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8、进一步的,该冷却装置还包括振动盛料机构,所述振动盛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盛料盘和振动电机,所述盛料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冷却腔室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盛料盘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漏水通孔。

9、进一步的,该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第一方向延伸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第二方向设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设置,且所述出风口的开口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漏水通孔。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分为多个传送段,多个所述传送段呈阶梯状分布,且每个所述传送段相对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11、进一步的,该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容纳冷却液的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冷却腔室通过第二传送带连通。

12、进一步的,该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容纳冷却液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第三传送带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呈阶梯状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

14、本技术通过使用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向冷却腔室内输入一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使得被容纳在冷却腔室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晃动,进而带动浸在冷却液中的预装食品翻滚运动,提高预装食品的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腔室和流体介质供给机构,所述冷却腔室至少用于容置冷却液和预装食品,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与所述冷却腔室相连通,并至少用于向所述冷却腔室内输入具有指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以在所述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发生扰动,且被扰动的冷却液与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至少能够使驱使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发生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包括若干个呈规则排布在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的通气孔和气体产生件,所述气体产生件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所述气体产生件至少用于选择性的通过多个所述通气孔向所述冷却腔室内部注入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冷却腔室设有与所述冷却腔室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至少用于将由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冷却后从所述第一出液口排出,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盛料机构,所述振动盛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盛料盘和振动电机,所述盛料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冷却腔室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盛料盘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漏水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第一方向延伸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第二方向设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设置,且所述出风口的开口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漏水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分为多个传送段,多个所述传送段呈阶梯状分布,且每个所述传送段相对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容纳冷却液的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冷却腔室通过第二传送带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容纳冷却液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第三传送带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呈阶梯状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腔室和流体介质供给机构,所述冷却腔室至少用于容置冷却液和预装食品,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与所述冷却腔室相连通,并至少用于向所述冷却腔室内输入具有指定压力的流体介质,以在所述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发生扰动,且被扰动的冷却液与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至少能够使驱使位于所述冷却液内的预装食品发生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供给机构包括若干个呈规则排布在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的通气孔和气体产生件,所述气体产生件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所述气体产生件至少用于选择性的通过多个所述通气孔向所述冷却腔室内部注入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冷却腔室设有与所述冷却腔室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至少用于将由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冷却后从所述第一出液口排出,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液口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预装食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室内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贵玲许锦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義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