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7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次出液口;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液冷组件,所述主液冷组件包括主进液管、主出液管和至少一个主发热液冷部件,所述主进液管和所述主出液管与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连接;次液冷组件,所述次液冷组件包括次进液管、多个次发热液冷部件;所述次发热液冷部件设有第二冷却液腔和若干液体流出槽,所述第二冷却液腔与所述次进液管连接;所述液体流出槽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腔及所述外壳的内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冷服务器无需使用大量的冷却液使服务器完全浸没,与传统的直接浸没式液冷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用液量少的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i t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芯片摩尔定律接近极限,芯片功耗无法通过制程提升继续减小发热功率,云计算、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逐年上升,随之带来芯片功耗、服务器功耗不断攀升。高性能服务器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热量,对服务器散热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液冷技术作为高效散热方式不仅能有效应对大功率芯片散热问题,也能有效节约机房温控设备能耗,减少i t设备振动,延长服务器使用寿命;常用的液冷技术为冷板式与浸没式,二者在超算、云计算等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场景有一定规模应用。

2、浸没式液冷是直接接触式液冷,节能特性优良,其原理是将服务器直接浸入盛有绝缘冷却液(主要是油类、氟化液类)的液箱中,冷却液流过服务器,直接接触各电子器件,通过对流换热吸收电子器件发热量。

3、传统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因造价高、用液量多、运维不便等原因影响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用液量多不仅导致冷却液投资成本增加,也造成液冷设备重量大幅增加,对机房承重造成额外负担,是浸没式液冷商业应用的重大阻碍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次出液口;

5、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

6、主液冷组件,所述主液冷组件包括主进液管、主出液管和若干主发热液冷部件,所述主进液管和所述主出液管与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连接;

7、次液冷组件,所述次液冷组件包括次进液管、多个次发热液冷部件;所述次发热液冷部件设有第二冷却液腔和若干液体流出槽,所述第二冷却液腔与所述次进液管连接;所述液体流出槽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腔及所述外壳的内腔。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液冷组件用于对主要发热部件进行高效降温。主液冷组件通过主进液管、主出液管与外置的冷却液组件进行连接,形成闭式结构,冷却液组件可将冷却液通过主进液管泵入服务器,随后大部分的冷却液流经主发热液冷部件并最终从主出液管回流至冷却液组件,从而可保证大部分的冷却液可回流至冷却液组件。

9、冷却液组件可对冷却液进行高效地降温,以使得冷却液可快速重新进入至主液冷组件与主要发热部件发生热交换,从而可高效地带走主要发热部件的热量,可保证服务器的主要发热部件的高效降温。

10、次液冷组件为其他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如主板、内存条、硬盘等结构。次液冷组件的冷却液从液体流出槽流至外壳的内腔,液体流出槽的位置对应其他发热部件的发热部位,以实现对于发热部件的精准供液。

11、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服务器无需使用大量的冷却液使服务器完全浸没,与传统的直接浸没式液冷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用液量少的显著优势。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分别为若干cpu液冷部件和/或若干gpu液冷部件。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服务器的主要的发热部件为cpu或gpu,通过设置多个主发热液冷部件,并使多个主发热液冷部件分别对应cpu和/或gpu,可为cpu和/或gpu提供更好地散热。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包括相互固定的金属传热主体和第一盖体;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和所述第一盖体形成有第一冷却液腔,所述第一冷却液腔设有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与所述主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主出液管连通。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翅片固定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翅片可增大金属传热主体的换热面积。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次发热液冷部件分为:主板液冷部件、内存条液冷部件、电源液冷部件和硬盘液冷部件。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板液冷部件、内存条液冷部件、电源液冷部件和硬盘液冷部件分别用于对主板、内存条、电源和硬盘进行供液,以实现主板、内存条、电源和硬盘的散热。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液冷部件和所述内存条液冷部件均为槽式液冷部件,所述液体流出槽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液体流出槽沿所述槽式液冷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液体流出槽使得冷却液流出更加均匀。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冷却液腔的上端设有溢出槽口,所述溢出槽口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溢出槽口,相对于密闭式的第二冷却液腔,在第二冷却液腔内的冷却液过多时,冷却液可从溢出槽口溢出至外壳的内腔,可避免密闭式的第二冷却液腔冷却液过多时冷却液从液体流出槽喷射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保证冷却液的正常流出,以为电子器件进行均匀的散热,并且可避免由于冷却液喷出压力过大导致电子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液冷部件设有用于容纳电源模块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冷却液腔包裹所述容纳腔。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次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下端或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底壁的下端对应的一端。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壳的底壁设置为倾斜设置,使得冷却液可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行流动至次出液口并从次出液口流出。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次进液管与所述主进液管连通。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次进液管与主进液管连通,使得泵进主进液管的冷却液有部分可从次进液管流至次液冷组件。从而可避免采用多个冷却液组件分别对主液冷组件和次液冷组件供液,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服务器无需使用大量的冷却液使服务器完全浸没,与传统的直接浸没式液冷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用液量少的显著优势。

29、本专利技术用于数据中心i t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分别为若干CPU液冷部件和/或若干GPU液冷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包括相互固定的金属传热主体和第一盖体;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和所述第一盖体形成有第一冷却液腔,所述第一冷却液腔设有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与所述主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主出液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翅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次发热液冷部件分为:主板液冷部件、内存条液冷部件、电源液冷部件和硬盘液冷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液冷部件和所述内存条液冷部件均为槽式液冷部件,所述液体流出槽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液体流出槽沿所述槽式液冷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液腔的上端设有溢出槽口,所述溢出槽口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液冷部件设有用于容纳电源模块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冷却液腔包裹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次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下端或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底壁的下端对应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进液管与所述主进液管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分别为若干cpu液冷部件和/或若干gpu液冷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发热液冷部件包括相互固定的金属传热主体和第一盖体;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和所述第一盖体形成有第一冷却液腔,所述第一冷却液腔设有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与所述主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与所述主出液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传热主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翅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次发热液冷部件分为:主板液冷部件、内存条液冷部件、电源液冷部件和硬盘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洋洋耿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