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39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锻炼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座。该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在U形座和调节块的作用下可以对拉绳的拉动角度进行调节,在限位块、凸块、限位筒和凹槽的作用下可以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限位,确保使用时的稳定,骨科患者在进行上肢康复训练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康复锻炼是拉环二拉动的方向,满足不同骨科患者的使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科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为了让患处可以快速恢复,需要患者对患处进行锻炼,在对患处锻炼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康复锻炼装置。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555179u,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箱体和长凳,所述底板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长凳,所述长凳顶部胶合有柔性垫,所述底板顶部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箱体,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进行上肢和腿部的康复锻炼,同时能调节重量,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3、存在以下缺陷:

4、该申请中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骨科患者在使用时只能进行水平方向的肢体锻炼,不能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来调节锻炼角度,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锻炼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锻炼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座,所述u形座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传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筒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

4、优选的,所述u形座左侧固定连接有l形块,所述l形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限位块左侧。

5、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l形块右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杆左端贯穿于矩形孔并与矩形孔内侧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矩形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一,所述传动杆左端贯穿于u形座左侧。

7、优选的,所述锻炼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调节块顶部,所述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块,所述壳体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二。

8、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前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块底部位于u形块内侧,所述u形块前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后端贯穿于通孔并延伸入u形块内后侧,所述壳体前侧开设有活动槽。

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拉绳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内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在u形座和调节块的作用下可以对拉绳的拉动角度进行调节,在限位块、凸块、限位筒和凹槽的作用下可以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限位,确保使用时的稳定,骨科患者在进行上肢康复训练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康复锻炼是拉环二拉动的方向,满足不同骨科患者的使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12、2、该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通过设置锻炼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环二和拉绳可以拉动活动块的移动,在拉簧的作用下起到对上肢锻炼的效果,通过安装块连接u形块的数量来对该装置锻炼是的强度进行调节,从而使骨科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力度,有助于手术处的恢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锻炼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204)左侧固定连接有L形块(201),所述L形块(201)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7),所述弹簧(207)固定连接在限位块(206)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6)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08),所述L形块(201)右侧开设有矩形孔(210),所述矩形杆(208)左端贯穿于矩形孔(210)并与矩形孔(210)内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208)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一(202),所述传动杆(213)左端贯穿于U形座(204)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固定连接于调节块(205)顶部,所述壳体(30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311),所述拉簧(311)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块(308),所述壳体(301)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块(306),所述活动块(306)顶部设置有拉绳(302),所述拉绳(302)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二(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06)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07),所述安装块(307)前侧开设有通孔(309),所述安装块(307)底部位于U形块(308)内侧,所述U形块(308)前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310),所述螺栓(310)后端贯穿于通孔(309)并延伸入U形块(308)内后侧,所述壳体(301)前侧开设有活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06)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305),所述拉绳(302)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305)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锻炼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204)左侧固定连接有l形块(201),所述l形块(201)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7),所述弹簧(207)固定连接在限位块(206)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6)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08),所述l形块(201)右侧开设有矩形孔(210),所述矩形杆(208)左端贯穿于矩形孔(210)并与矩形孔(210)内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208)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一(202),所述传动杆(213)左端贯穿于u形座(204)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康复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3)包括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杰靳艳斌杨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