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挡风板、车顶装置和尾部导流装置的汽车的操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276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为了获得汽车(1)的最优空气动力学特性,以自动的方式进行如下设计:当所述汽车(1)的行驶速度(VF)低于给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V1)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移出至它的第一作用位置(WS1),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转变至它的第一提升位置(HS1);以及当所述行驶速度(VF)超过给定的速度第二调节值(V2)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转变至它的第二作用位置(WS2),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转变至它的位于第一提升位置(HS1)上方的第二提升位置(H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挡风板、可调节车顶装置和尾部导流装置的汽车的操纵方法。
技术介绍
DE 198 22 006 Al公开了这样一种汽车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车顶开口,该开 口可以由可调节车顶装置例如可移动车顶元件打开并露出。该汽车还包括前挡风板,该前 挡风板被分配给挡风玻璃框的上横梁,因此设置在车顶开口的前边缘上。挡风板可以在一 个移入的静止位置和至少一个移出的作用位置之间调节。在这里,在车顶关闭时占据静止 位置,而在车顶打开时设定移出的作用位置。在前挡风板后面间隔地设有第二挡风板,该第 二挡风板被设计成能够根据行驶速度沿着车顶开口移动而且具有可调节的迎角。在车顶开 口的后边缘上,即在第二挡风板后面设有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被设计成固定的车顶扰流 板。 DE 101 38 027 Al描述了一种汽车,其具有可移动车顶装置,该车顶装置具有多 个可动的车顶元件。设有车顶扰流板,其能够根据汽车速度沿着车顶纵梁调节。此外,车顶 扰流板的调整角或伸出高度可以根据行驶速度调节。另外,车顶扰流板是根据车顶位置进 行调整。但是,该汽车不具有分配给上横梁的前挡风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的操纵方法,利用该方法使空气动力学特性达到 最优。 该目的是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汽车操纵方法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 改进方案或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利用本专利技术主要达到的优点在于,汽车能够以最优的空气动力学平衡被操纵,而 不管车顶装置是处于其关闭位置、打开位置还是这两个位置之间的部分打开位置上。此外 人们已认识到,挡风板为了减少所谓的滑动车顶隆隆声不必在任何汽车速度下都处于其完 全移出的作用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有利地实现了,挡风板只有在机动车辆的行驶速度低于给 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时才要占据它的第一作用位置。直到达到该第一调节值时才存在所谓 的滑动车顶发出隆隆声的危险。通常,在此指的是大约50km/h的行驶速度。然而,视车顶 开口的大小和挡风板的提升高度而定,该调节值可以更大或更小。直到该第一调节值,尾 部导流装置从其下降位置移动至其第一提升位置。因此,在车顶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 下,当尾部导流装置占据其第一提升位置时补偿了车顶装置对经过车顶直到尾部导流装置 的气流的不利影响。当行驶速度超过速度第二调节值,其中第二调节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 一调节值,并且当车顶装置位于其打开位置时,挡风板占据其第二作用位置,该第二作用位 置位于第一作用位置下面。因此,挡风板重新移入一定距离,但是第二作用位置高于静止位 置。在该行驶速度(第二调节值)下,尾部导流装置继续移出并占据其第二提升位置,该第二提升位置位于第一提升位置的高度的上方。由于挡风板的移入,对流过车顶离开的气流 的影响更小。但是,由于打开的车顶装置,还是有变化的气流到达尾部导流装置。这种不利 的情况是通过将尾部导流装置提升至其第二提升位置来加以考虑。 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车顶装置在打开位置上通过移动滑动车顶元件完全或部分地露出车顶开口。当滑动车顶元件被线性打开时,挡风板被移出。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车顶元件在打开位置上运动越过车顶装置的固定车顶部分。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这里涉及所谓的外启式滑动车顶,该车顶在打开位置上位于车顶高度的上方,因此对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针对一种具有这种外启式滑动车顶的汽车,但不局限于这种汽车,而是也可以用于具有其他车顶装置的汽车。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中,当车顶装置特别是滑动车顶元件占据摆动通风位置时,挡风板保持在其静止位置。在这里,滑动车顶元件通常围绕其前边缘且围绕摆动轴线向上或向下伸出,由此在滑动车顶元件与固定的车顶外覆层之间打开一个或大或小的小通风口 。当汽车的行驶速度低于速度第三调节值时,尾部导流装置仍然占据其第一提升位置。优选的是,第三调节值和第一调节值表现为相同的值。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当车顶装置占据摆动通风位置时,挡风板保持在其静止位置 上,而当汽车的行驶速度高于第四调节值时,尾部导流装置占据其第二提升位置。第三和第 四调节值可以表现为相同的值。第二和第四调节值也可以表现为相同的值。 然而,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尾部导流装置或挡风板持续运动,可以进行如下设 计,即当行驶速度重新降低,即未超过调节值例如第一或第三调节值时,引入导流装置和/ 或挡风板的滞后运动。也就是说,当到达或未超过相应的汽车速度调节值时,挡风板和尾部 导流装置在一定的可预定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它们各自的当前调节位置。由此实现了,在汽 车速度围绕相应的调节值波动时防止挡风板和导流装置持续运动。 为了能够将尾部导流装置完全移入,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中进行如下设 计,即在第五调节值下,与挡风板或导流装置的位置无关地将尾部导流装置移动至其下降 位置上。优选地,该第五调节值远远小于第一调节值。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至4分别以位于腰线上方的车顶 部分的侧视图极度简化地示出了汽车轮廓。其中, 图1示出了带有移出的挡风板、打开的车顶装置和处于第一提升位置的移出的导 流装置的汽车; 图2示出了在车顶装置打开时的部分移入的挡风板和处于其第二提升位置的导 流装置; 图3示出了在滑动车顶处于通风位置且挡风板移入时的处于其第一提升位置的 导流装置; 图4示出了在滑动车顶处于通风位置且挡风板移入时的处于其第二提升位置的 导流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侧视图极度简化地示出了汽车l,其中,从该汽车的位于用虚线画出的腰线 3上方的车身2可看到轮廓或者说车身走向4。图1的左边为汽车前端5,右边为汽车尾部 6。从汽车前端5或者说从汽车前部开始,车身走向4在腰线3上方和挡风玻璃7 —起上升 直到上横梁8,该上横梁也可以被称作挡风玻璃框上段。紧接上横梁8之后是车顶开口 9, 该车顶开口大致水平地延续了车身走向4,并且该车顶开口可以由可调节车顶装置10封闭 或者至少部分或完全地露出。为了封闭该车顶开口 9,车顶装置10具有滑动车顶元件11, 该车顶元件在图1中被示为处于其完全打开的位置,即打开位置OS上。对于车顶装置的关 闭位置(这里未示出),滑动车顶元件11能够移动到车顶开口 9中,这用箭头12示出。 车顶装置IO此外还具有挡风板13,在图1中用实线示出挡风板的完全移出的第 一作用位置WS1。挡风板的移入位置RS在图1中用虚线画出。当车顶元件ll位于其关闭 位置时,挡风板13在该车顶元件下方处于移入的静止位置RS上。在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 WS1上,挡风板13突出于在车顶元件11被打开时的车顶轮廓或者说车身走向4之上。 紧接车顶开口 9之后是优选为固定的车顶部分14,该车顶部分大致水平或者稍微 下倾地延续车身走向4,并且最终过渡为倾斜向下的后窗玻璃15。紧接后窗玻璃15之后是 带有导流装置16的汽车尾部6。汽车尾部6可以继续倾斜向下或者大致水平地延续车身走 向。尾部导流装置16大致位于腰线3的高度上并且例如可以设置在行李箱盖或者后盖板 上,后窗玻璃15可以集成在该后盖板中。在图1中用虚线画出了可调节导流装置16的下 面的或移入的下降位置AS。在图1中实线画出了导流装置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在一个下面的下降位置(AS)和位于所述下降位置(AS)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提升位置(HS1)和至少一个第二提升位置(HS2)之间被调节,所述挡风板(13)被调节至第二作用位置(WS2),该第二作用位置位于所述静止位置(RS)与所述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其中,所述导流装置(16)和所述挡风板自动地进行如下调节:-当所述汽车(1)的行驶速度(VF)低于给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V1)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移出至它的第一作用位置(WS1),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第一提升位置(HS1),和-当所述行驶速度(VF)超过给定的速度第二调节值(V2)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占据它的第二作用位置(WS2),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位于第一提升位置(HS1)上方的第二提升位置(HS2)。...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0-1 102008049987.0一种汽车(1)的操纵方法,该汽车具有与上横梁(8)邻近设置的挡风板(13)、能够在打开位置(OS)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车顶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车顶装置(10)后面的导流装置(16),其中,所述挡风板在一个移入的静止位置(RS)和至少一个移出的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被调节,所述车顶装置位于挡风板(13)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在一个下面的下降位置(AS)和位于所述下降位置(AS)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一提升位置(HS1)和至少一个第二提升位置(HS2)之间被调节,所述挡风板(13)被调节至第二作用位置(WS2),该第二作用位置位于所述静止位置(RS)与所述第一作用位置(WS1)之间,其中,所述导流装置(16)和所述挡风板自动地进行如下调节-当所述汽车(1)的行驶速度(VF)低于给定的速度第一调节值(V1)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移出至它的第一作用位置(WS1),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第一提升位置(HS1),和-当所述行驶速度(VF)超过给定的速度第二调节值(V2)时,所述挡风板(13)在所述车顶装置(10)打开的情况下占据它的第二作用位置(WS2),而所述尾部导流装置(16)占据它的位于第一提升位置(HS1)上方的第二提升位置(HS2)。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定的所述第一调节值(VI)等于或小于所 述第二调节值(V2)。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装置(10)在所述打开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迪特里希K普费尔特纳J拜尔T奥塞姆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