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05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该相变隔热片包括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其中:内芯材层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内支撑块,且其内外两侧采用外保护层包覆。本技术的相变隔热片由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三部分组成,内芯材层采用陶瓷毡,整体重量轻,隔热性能好;外保护层采用铝塑膜或PET膜,不易变形,与隔热对象接触良好;并通过在内芯材层内设置内支撑块,有效防止外保护膜受到挤压时变形破损,大大提高了隔热片的抗压性能,不易破损;综上,该相变隔热片具有密度低,抗压性能好,隔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工业各领域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仓隔热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


技术介绍

1、由于新能源汽车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环保要求,其销售额逐年增加,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钾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由于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很大,采用电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能够正常行驶,需要电池仓长时间提供较大电流,保证动力的提供。当车载电池长时间输出电能后,电池内长时间进行化学反应会使得电池体明显发热,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

2、传统的芯模组都是采用塑料隔板将电池相互隔开,并没有实际用处,这样不仅重量大还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且容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导致隔板溶解、着火等问题。现有的采用的防护毡结构简单,容易变形,易损坏,不能很好地与电池组全面接触,且在电池发热严重时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隔热阻燃问题是新能源实现长远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具有密度低,抗压性能好,隔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工业各领域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该相变隔热片包括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其中:

4、所述内芯材层内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内支撑块,且其内外两侧采用所述外保护层包覆。

5、优选地,所述外保护层采用铝塑膜或pet膜。

6、优选地,所述内芯材层采用陶瓷毡。

7、优选地,所述内支撑块采用耐温硅胶。

8、优选地,所述外保护层的厚度为0.1~0.5mm。

9、优选地,所述内芯材层的厚度为1.0~10.0mm。

10、优选地,所述内支撑块的直径为0.3~3.5mm。

11、优选地,所述相变隔热片的厚度为1.2~10.5mm。

12、优选地,所述相变隔热片的四周由前后两侧的所述外保护层直接压合连接而成。

13、优选地,所述相变隔热片为正方形、长方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14、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由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三部分组成,内芯材层采用陶瓷毡,整体重量轻,隔热性能好;外保护层采用铝塑膜或pet膜,不易变形,与隔热对象接触良好;并通过在内芯材层内设置内支撑块,有效防止外保护膜受到挤压时变形破损,大大提高了隔热片的抗压性能,不易破损;综上,该相变隔热片具有密度低,抗压性能好,隔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工业各领域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该相变隔热片包括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厚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材层的厚度为1.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块的直径为0.3~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隔热片的厚度为1.2~1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隔热片的四周由前后两侧的所述外保护层直接压合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隔热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该相变隔热片包括外保护层、内芯材层和内支撑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厚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材层的厚度为1.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载电池低密度抗压相变隔热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楠丁起航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优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