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60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升装置以及车辆,该顶升装置,包括:驱动组件;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臂和第三铰链臂,所述第一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与所述第三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臂用于与机舱盖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锁止器,所述锁止器锁止在所述第二铰链臂和所述第三铰链臂之间且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解锁。由此,通过设置该锁止器,可以降低顶升装置的误爆概率,还可以辅助实现顶升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从而提高顶升装置的起爆准确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主要通过弱化机盖局部区域,应用吸能材料和造型设计等手段对行人及头部进行保护。但针对机舱空间不足以及机舱布置和法规要求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基于被动安全的保护手段已满足不了日益严苛的安全要求。

2、目前常见的发动机盖弹起系统主要由可以识别行人的主动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气囊ecu组成。在车辆识别到有碰撞风险时,将指令传递至发动机盖弹起系统的执行机构,机盖在短时间内弹起。从而保证行人不与车辆机盖下的坚硬部位直接接触,而是有一定的变形缓冲区间,同时机盖弹起后因存在一定坡度,降低了假人头部直接冲击前挡风玻璃的风险,避免碰撞后行人再受到二次伤害。但目前常见的发动机盖弹起系统在信号的精准识别方面存在偏差,常出现因信号识别失误后而造成误触发,而且弹起后不具备自动收回的能力,需要更换相关组件,所以其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升装置,其可以通过锁止器对第二铰链臂和第三铰链臂进行选择性地锁止,从而降低顶升装置的误爆概率,并且能辅助实现顶升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

2、本技术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顶升装置,包括:驱动组件;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臂和第三铰链臂,所述第一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与所述第三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臂用于与机舱盖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锁止器,所述锁止器锁止在所述第二铰链臂和所述第三铰链臂之间且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解锁。

4、由此,通过设置该锁止器,可以降低顶升装置的误爆概率,还可以辅助实现顶升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从而提高顶升装置的起爆准确性和经济性。

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止器包括:壳体;锁销,所述锁销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且锁止在所述第二铰链臂和所述第三铰链臂之间;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锁销;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套设于所述壳体且在通电状态下与所述磁性件磁性感应。

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止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锁销之间,以提供给所述锁销弹性复位力。

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铰链臂沿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铰链臂上相互重叠,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三铰链臂,所述第三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均设置有锁孔,所述锁销锁止在所述锁孔内。

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基座;推杆,所述活塞杆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内;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基座;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推杆之间。

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齿轮齿条组,所述齿轮齿条组包括:齿轮、固定齿条和活动齿条,所述齿轮啮合在所述固定齿条和所述活动齿条之间,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齿条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活动齿条设置于所述推杆。

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齿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连接有同步杆;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同步杆之间。

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铰链臂上形成有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背离所述机舱盖一侧且与所述车身相对应,所述第三铰链臂上形成有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翻边部朝向所述机舱盖一侧且与所述机舱盖相对应。

12、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顶升装置。

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还包括:主动传感器,所述主动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风险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动传感器、所述锁止器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以在检测到碰撞风险时向所述锁止器发送解锁信号和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驱动信号。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3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铰链臂(22)沿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铰链臂(23)相互重叠,所述壳体(31)固定于所述第三铰链臂(23),所述第三铰链臂(23)与所述第二铰链臂(22)均设置有锁孔(221),所述锁销(32)锁止在所述锁孔(2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42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齿轮(1421)之间连接有同步杆(14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臂(21)上形成有第一翻边部(211),所述第一翻边部(211)背离所述机舱盖一侧且与所述车身相对应,所述第三铰链臂(23)上形成有第二翻边部(231),所述第二翻边部(231)朝向所述机舱盖一侧且与所述机舱盖相对应。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升装置(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3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铰链臂(22)沿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铰链臂(23)相互重叠,所述壳体(31)固定于所述第三铰链臂(23),所述第三铰链臂(23)与所述第二铰链臂(22)均设置有锁孔(221),所述锁销(32)锁止在所述锁孔(2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飞赵永坡韩峰关洋毅耿乾龙孙小光吕宝锋刘东旭王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