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1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属于建筑防渗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楼板,以及插接在所述楼板内腔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用于拦截污垢的滤网板,所述排水管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防回流组件,所述连接管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预制套管,所述预制套管与连接管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楼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楼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渗透结构。该技术通过防渗透结构与密封圈等的配合,提高了连接管道与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进而有效提升了整个装置的防渗效果,同时设置有防回流组件,有效避免了水流疏通之后的回流,造成渗透至楼板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渗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公所周知,给排水工程是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给排水工程已成为控制水媒传染病流行和环境水污染的基本设施、是发展城市及工业的基础建设之一、是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水结构中由排污主管道和各分排污口相通,排水时,污水由各分排污口进入到排污主管道中,最终将污水排出。

2、经检索,如公开号为cn212338437u提出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包括楼板和贯穿楼板的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的外侧套接有钢制套管,且钢制套管位于给水管道和楼板之间的间隙内。

3、上述专利文献主要通过在钢制套管与给水管道之间设置防水密封结构,以达到提高楼层的防渗效果,然而其缺少防回流装置,导致大量污水在进入管道后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排出而产生回流,导致污水渗入。因此,如何专利技术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旨在改善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包括楼板,以及插接在所述楼板内腔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用于拦截污垢的滤网板,所述排水管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防回流组件,所述连接管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预制套管,所述预制套管与连接管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楼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楼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渗透结构。

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的上端面呈圆形,下端面呈方形,所述滤网板固定安装在排水管道的内侧壁上。

5、优选的,所述防回流组件由止回板、第一凸耳、连接板、第二凸耳、滑动座、限位杆与连接弹簧组成,所述止回板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排水管道的内侧壁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耳固定安装在止回板的下端面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耳及第二凸耳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内侧壁下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座在滑动槽的内腔滑动,所述滑动座与第二凸耳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滑动槽的内腔,所述滑动座与限位杆贯穿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固定安装在滑动座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槽的内腔顶面。

8、优选的,在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左右两侧的止回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止回板远离销轴的一端端部设置为斜面。

9、优选的,所述防渗透结构包括隔热层和防水层,所述楼板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隔热层,所述楼板的内腔中部设置为防水层。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在现有的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的基础上,增设防回流组件,能够在外部的污水通过连接管道与排水管道时,使止回板打开,此时止回板将向下转动,此时滑动座将沿着限位杆的侧壁不断向滑动槽的下部移动,连接弹簧将逐渐被拉伸,直至水流全部通过止回板疏通完毕后,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座将得到复位,两侧的止回板相互贴紧实现闭合,有效的防止水流疏通之后的回流,从而避免污水渗入楼板当中,有效提升了整个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在使用时的防渗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包括楼板(1),以及插接在所述楼板(1)内腔的连接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3),所述排水管道(3)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用于拦截污垢的滤网板(4),所述排水管道(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防回流组件(5),所述连接管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预制套管(6),所述预制套管(6)与连接管道(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分别设置在楼板(1)的上下两侧,所述楼板(1)的表面设置有防渗透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的上端面呈圆形,下端面呈方形,所述滤网板(4)固定安装在排水管道(3)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组件(5)由止回板(51)、第一凸耳(52)、连接板(53)、第二凸耳(54)、滑动座(55)、限位杆(56)与连接弹簧(57)组成,所述止回板(51)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排水管道(3)的内侧壁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耳(52)固定安装在止回板(51)的下端面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耳(52)及第二凸耳(5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3)的内侧壁下部开设有滑动槽(31),所述滑动座(55)在滑动槽(31)的内腔滑动,所述滑动座(55)与第二凸耳(5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56)固定安装在滑动槽(31)的内腔,所述滑动座(55)与限位杆(56)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57)固定安装在滑动座(55)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弹簧(5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槽(31)的内腔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弹簧(57)处于原长状态时,左右两侧的止回板(51)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止回板(51)远离销轴的一端端部设置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结构(8)包括隔热层(81)和防水层(82),所述楼板(1)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隔热层(81),所述楼板(1)的内腔中部设置为防水层(8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包括楼板(1),以及插接在所述楼板(1)内腔的连接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3),所述排水管道(3)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用于拦截污垢的滤网板(4),所述排水管道(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防回流组件(5),所述连接管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预制套管(6),所述预制套管(6)与连接管道(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分别设置在楼板(1)的上下两侧,所述楼板(1)的表面设置有防渗透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2)的上端面呈圆形,下端面呈方形,所述滤网板(4)固定安装在排水管道(3)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组件(5)由止回板(51)、第一凸耳(52)、连接板(53)、第二凸耳(54)、滑动座(55)、限位杆(56)与连接弹簧(57)组成,所述止回板(51)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排水管道(3)的内侧壁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耳(52)固定安装在止回板(51)的下端面前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芳吕燕吕成李有康蔡涛邵亮孙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创恒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