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729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器能够降低非显示区域的杂散电容。该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栅极线和数据线,在第一基板上彼此交叉从而限定像素;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公共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的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中;以及浮置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降4氐非显示区i或(non-display region)的杂散电容(stray capacitance)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具有小尺寸和减小的厚度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不 断增加。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不能满足这种增 加的需求。因此,大量需要平板显示装置,诸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等离子体寻址液晶显示面板(PALC)、液晶显示器(LCD)以及有机发光 二极管(OLED)装置。通常,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其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上基板,与下 基板相对且面对下基板;以及液晶层,插设在限定显示面板的这两个基板之 间。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并控制施 加到液晶层的电场的强度以显示图像。在显示装置中,驱动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器包括通过载带式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 TCP)或者玻璃上芯片(chip on glass, COG)技术安装的栅 极驱动集成电路(IC)。然而,考虑到制造成本、产品尺寸和设计,已经开 发了其他实用的方法。例如,已经建议了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栅极驱动 器安装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玻璃基板上,该栅极驱动器采用非晶硅薄 膜晶体管(在下文中,称为a-SiTFT)而不是栅极驱动IC来产生栅极信 号。然而,当将诸如栅极驱动器的各种电路安装到玻璃基板时,在这些电路 和上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容,这影响了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P争低玻璃基板上的各种电路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杂散电容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方面、优点及特征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非显示区域的杂散电容的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优点及特征还提供了 一种能够降低非显示区域的杂散电容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优点及特征不限于此处所阐述的这些。通过参考以下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优点及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布置为与第一基板相对;公共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以及浮置电极(floating electrode),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公共电极和浮置电极设置在同 一层上。公共电极未被图案化。公共电极和浮置电极通过在第二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层叠透明电极层并利用插设在公共电极和浮置电极之间的切割线(cuttingline)将该层分成电极而形成。公共电极和浮置电极未被图案化。切割线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20pm。切割线基本上是直线。切割线从第二基板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以与非显示区域交叠的电路。该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器。该电路包括数据驱动器。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像素上的像素电极,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多个图案,每个图案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沿与剩余图案的方向不同的同 一 方向延伸的分支。浮置电极被分成多个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栅极线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一基板上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形成数据线;在第二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层;以及将在第二基板上形成为同一层的透明电极层分成公共电极和浮置电极,其中浮置电极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激光可以用于将透明电极层分成与浮置电极分隔开的公共电极。激光的使用方法可以是激光修切(laser trimming )。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之一将浮置电极分成多个分隔开的浮置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器以与非显示区域交叠,其中栅极驱动器将栅极信号施加到栅极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数据驱动器以与非显示区域交叠,其中数据驱动器将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线;以及在第一基板的像素上形成像素电极,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具有多个图案,每个图案包括多个彼此分隔开且沿与剩余图案的方向不同的同一方向延伸的分支。每个图案的每个分支的宽度可以在约3jnm到约5jum的范围内。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的方面、优点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1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面板的局部透视图3A是示出图2的液晶面板的沿线A-A,剖取的截面图3B是示意地示出图3A的浮置电极与布线之间的电容的电路图4是示出图1的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5是示出图4的液晶显示器沿线B-B,和C-C'剖取的截面图6到13是示出图1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截面图14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15是示出图14的液晶显示器沿线D-D,剖取的截面图;图16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考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可以更易于理解。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列出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指代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到,,另 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直f妄连t秦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存在插入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插入的元件或层。如这里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所列相关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为便于描述此处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below ),,、下(lower )、上(upper)等空间相对性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空间相对性术语是用来概括除附图所示取向之外的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过来,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之下或者下的元件会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的上面。因此,示范性术语在......之下,,可以包括之上和之下两种取向。装置可以采取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取向),此处所用的空间相对性描述符做相应解释。在此采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此处所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a)、 一(an)和该(the)均同时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含(comprising)指定了所述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者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布置; 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 浮置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8-20 81475/08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布置;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浮置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 通过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层叠透明电极层并利用切割线将所述透 明电极层分成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而形成,所述切割线插设在所述 公共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之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浮置电极 未被图案化。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切割线的宽度等于或者大 于20,。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切割线从所述第二基板的 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京泰李成荣孔香植柳世桓梁丙德姜秀馨田京叔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