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骨架结构、轨道车辆的车头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105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一种车头骨架结构、轨道车辆的车头及轨道车辆,车头骨架结构包括车顶、底架、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车顶包括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底架,底架沿第三方向与车顶间隔设置;第一侧墙,第一侧墙连接于底架与第一空心管梁之间;第二侧墙,第二侧墙连接于底架与第二空心管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头骨架结构将车顶中的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即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为直梁,便于制造,减少了车头骨架结构中辊弯件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且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为空心管材,在提升车头骨架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头骨架结构、轨道车辆的车头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高速轨道列车的发展,对高速轨道列车本构安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车头整体结构呈梭型以适应高速运行,车头骨架管材较多为三维辊弯件,以匹配车头造型弧度。且为满足碰撞强度需求,整个车头骨架结构均布置了铝合金板梁结构,使车头板梁结构布置较密。

2、而对于低速的城市轨道车辆,若车头骨架管材较多的采用三维辊弯件,对于管材的制造精度、安装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了制造成本,且布置较密的车头铝合金板梁结构,容易产生局部强度冗余,导致车身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头骨架结构、轨道车辆的车头及轨道车辆,解决车头骨架结构辊弯件使用较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头骨架结构,包括:

4、车顶,所述车顶包括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所述第一空心管梁和所述第二空心管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5、底架,所述底架沿第三方向与所述车顶间隔设置;

6、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连接于所述底架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之间;

7、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连接于所述底架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之间。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墙包括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二侧墙包括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头骨架结构还包括第五空心管梁,所述车顶还包括第六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和所述第六空心管梁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五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之间,所述第六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之间;

10、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呈垂直设置,所述第四空心管梁与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呈垂直设置。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及所述底架围成一逃生窗口。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墙还包括第七空心管梁、第八空心管梁和第一板梁架,所述底架包括相连的第九空心管梁和第十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八空心管梁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三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板梁架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所述第八空心管梁及所述第九空心管梁均相连;

13、所述第二侧墙还包括第十一空心管梁、第十二空心管梁和第二板梁架,所述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依次相连,且所述第四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空心管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空心管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板梁架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十空心管梁、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均相连。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二侧墙呈对称设置。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梁架包括第一板梁、第二板梁、第三板梁和第四板梁,所述第一板梁与所述第二板梁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板梁与所述第四板梁呈交叉设置;

16、所述第一板梁垂直于所述第八空心管梁,所述第二板梁垂直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所述第三板梁从上至下自靠近所述第八空心管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一端倾斜,所述第四板梁从上至下自靠近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八空心管梁的一端倾斜。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梁架包括第五板梁、第六板梁、第七板梁和第八板梁,所述第五板梁与所述第六板梁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七板梁与所述第八板梁呈交叉设置;

18、所述第五板梁垂直于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所述第六板梁垂直于所述第十空心管梁,所述第七板梁从上至下自靠近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一端倾斜,所述第八板梁从上至下自靠近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十二空心管梁的一端倾斜。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梁、所述第二板梁及所述第三板梁围成第一车窗,所述第一板梁、所述第三板梁、所述第四板梁及所述第三空心管梁围成第二车窗,所述第五板梁、所述第六板梁及所述第七板梁围成第三车窗,所述第五板梁、所述第七板梁、所述第八板梁及所述第四空心管梁围成第四车窗。

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所述第二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上,且所述第一空心管梁、所述第二空心管梁、所述第六空心管梁及所述连接板围成一安装空间。

2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心管梁和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梁,所述第一安装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空心管梁上设有第二安装梁,所述第二安装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安装梁,所述第三安装梁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梁架还包括第九板梁和第十板梁,所述第二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九板梁设于所述第一板梁上,且所述第九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板梁上,所述第十板梁设于所述第三板梁上,且所述第十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板梁上;

23、所述第二板梁架还包括第十一板梁和第十二板梁,所述第六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八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十一板梁设于所述第五板梁上,且所述第十一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六板梁上,所述第十二板梁设于所述第七板梁上,且所述第十二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八板梁上。

2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头,所述车头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以及覆盖所述车头骨架结构的外壳。

25、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身和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头。

26、相比于现有的呈梭型的车头骨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头骨架结构将车顶中的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即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为直梁,便于制造,减少了车头骨架结构中辊弯件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且第一空心管梁和第二空心管梁为空心管材,在提升车头骨架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包括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二侧墙包括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骨架结构还包括第五空心管梁,所述车顶还包括第六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和所述第六空心管梁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五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之间,所述第六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及所述底架围成一逃生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还包括第七空心管梁、第八空心管梁和第一板梁架,所述底架包括相连的第九空心管梁和第十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八空心管梁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三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板梁架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所述第八空心管梁及所述第九空心管梁均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二侧墙呈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梁架包括第一板梁、第二板梁、第三板梁和第四板梁,所述第一板梁与所述第二板梁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板梁与所述第四板梁呈交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梁架包括第五板梁、第六板梁、第七板梁和第八板梁,所述第五板梁与所述第六板梁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七板梁与所述第八板梁呈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梁、所述第二板梁及所述第三板梁围成第一车窗,所述第一板梁、所述第三板梁、所述第四板梁及所述第三空心管梁围成第二车窗,所述第五板梁、所述第六板梁及所述第七板梁围成第三车窗,所述第五板梁、所述第七板梁、所述第八板梁及所述第四空心管梁围成第四车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所述第二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十一空心管梁上,且所述第一空心管梁、所述第二空心管梁、所述第六空心管梁及所述连接板围成一安装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和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梁,所述第一安装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空心管梁上设有第二安装梁,所述第二安装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安装梁,所述第三安装梁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梁架还包括第九板梁和第十板梁,所述第二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板梁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九板梁设于所述第一板梁上,且所述第九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板梁上,所述第十板梁设于所述第三板梁上,且所述第十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板梁上;

13.一种轨道车辆的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以及覆盖所述车头骨架结构的外壳。

14.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包括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二侧墙包括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三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的一端,所述第四空心管梁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骨架结构还包括第五空心管梁,所述车顶还包括第六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和所述第六空心管梁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五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与所述第四空心管梁之间,所述第六空心管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管梁与所述第二空心管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四空心管梁、所述第五空心管梁及所述底架围成一逃生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还包括第七空心管梁、第八空心管梁和第一板梁架,所述底架包括相连的第九空心管梁和第十空心管梁,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及所述第八空心管梁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三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空心管梁远离所述第七空心管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九空心管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板梁架与所述第三空心管梁、所述第七空心管梁、所述第八空心管梁及所述第九空心管梁均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二侧墙呈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梁架包括第一板梁、第二板梁、第三板梁和第四板梁,所述第一板梁与所述第二板梁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板梁与所述第四板梁呈交叉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琦苏永超黄日熙陈蓉段亚菲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