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及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96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包括汽源管、汽轮机、除氧器以及给水泵,汽源管用于输送蒸汽,汽源管的出口端连接于汽轮机的进气端,汽轮机的出气端连接于除氧器,汽轮机与给水泵相连接以用于驱动给水泵;汽轮机与给水泵之间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轮机的输出轴周向联动、共同连接于给水泵以用于驱动给水泵。本申请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能够降低给水泵无法正常运行的可能性。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锅炉辅助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燃气锅炉系统中,锅炉给水泵系统是确保锅炉给水和蒸汽供应的关键组件系统,其中给水泵的水流量和压力是确保锅炉正产给水关键参数。但是,给水泵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给水泵的水流量和压力却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给水泵系统的重要参数进行智能调节,有助于给水泵的正常运行,也有利于节约给水泵耗电量。

2、近年来,随着各地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以发电为辅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越来越多,大都采用燃气锅炉+抽背式汽轮机+母管制+中低压两级供热的方式。其中联驱汽轮机的进汽来自补充加热蒸汽母管,联驱汽轮机排汽一路至烟气余热回收热泵用汽,一路至低压除氧器加热蒸汽母管供低除氧器加热用汽。受昼夜或冬夏的供热负荷波动较大影响,汽轮机的进汽和排汽的流量和压力也波动较大,严重影响给水泵的给水压力和给水流量的调节,甚至压力不足导致汽轮机无法带动给水泵正常运行,使锅炉的供水出现问题。现有靠运行人员手动调节给水压力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为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展汽电联驱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技术研究非常必要,且是十分紧迫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给水泵无法正常运行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及其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包括汽源管、汽轮机、除氧器以及给水泵,所述汽源管用于输送蒸汽,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连接于汽轮机的进气端,所述汽轮机的出气端连接于除氧器,所述汽轮机与给水泵相连接以用于驱动给水泵;所述汽轮机与给水泵之间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轮机的输出轴周向联动、共同连接于给水泵以用于驱动给水泵。

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的设置,通过汽源管向汽轮机输送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蒸汽能够带动汽轮机运作,从而驱动给水泵运行;当汽源管输送的蒸汽压力不足时(受昼夜或冬夏的供热负荷波动较大影响,汽轮机的进汽和排汽的流量和压力也波动较大),汽轮机没有足够的动力驱使给水泵运行,在汽轮机和给水泵之间加设电动机,电动机弥补汽轮机动力的不足,电动机和汽轮机共同驱动给水泵,形成汽电联驱,降低给水泵无法正常运行的可能性,进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凝结器、加热锅炉以及上述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所述汽源管分别设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的出口端连接于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的进气端;所述第二分支的出口端连接于凝结器,所述凝结器设有加压泵送件,所述加压泵送件用于对凝结器的冷凝水进行加压并泵送至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之间设有用于切换蒸汽流向的切换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压缩机、凝结器以及加热锅炉的设置,电动机和汽轮机的组合,以共同驱动给水泵,当汽源管输送的蒸汽压力低于设定压力范围时(汽轮机的动力不足,导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组合也无法驱动给水泵),开启第一分支,将汽源管的蒸汽输送至压缩机,以提高蒸汽的压力,使蒸汽能够达到设定压力范围内,再重新引入汽轮机,使电动机和汽轮机的组合能够共同驱动给水泵;当汽源管输送的蒸汽压力远远低于设定压力范围时,开启第二分支,将汽源管的蒸汽输送至凝结器形成冷凝水,通过加压泵送件加至高压并泵送至加热锅炉,使加压后的冷凝水在加热锅炉内形成高温高压蒸汽,再重新引入汽轮机,使电动机和汽轮机的组合能够共同驱动给水泵,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适应性,降低给水泵无法正常运行的可能性。

8、可选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筒、切换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切换筒内具有切换腔,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第一分支的进口端以及第二分支的进口端均连通于切换腔;所述切换板转动安装于切换腔内并形成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当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经第一路线流向第一分支的进口端,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经第二路线流向第二分支的进口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切换板,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使切换板转动,以切换所述第一路线或第二路线。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切换筒、切换板以及驱动电机的设置,通过驱动电机驱使切换板转动,以在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将蒸汽切换至第一分支或第二分支,作业人员可根据汽源管内的蒸汽的实际气压选择第一路线或第二路线,以选择将压力不足的蒸汽引至压缩机或引至凝结器,提高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件切换的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切换筒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同轴固定于转动轴,所述切换板包括固定于转动轴的多个切换支板,所有切换支板绕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各所述切换支板均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切换腔内;多个所述切换支板将切换腔分隔形成第一切换区、第二切换区以及第三切换区,所述第一切换区与第二切换区相连通,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所述第一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所述第二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所述第一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所述第二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切换区、第二切换区以及第三切换区的设置,当需要将汽源管的蒸汽输送至压缩机时,通过驱动电机驱使转动轴转动,带动所有切换支板转动,以使汽源管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第一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第二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此时汽源管的蒸汽依次由第一切换区和第二切换区进入第一分支,并能够通过第一分支进入压缩机;当需要将汽源管的蒸汽输送至凝结器时,驱使所有切换支板转动,使汽源管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第一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第二分支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此时汽源管的蒸汽依次由第二切换区和第一切换区进入第二分支,并能够通过第二分支进入凝结器,大大提高了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之间的切换便捷性。

12、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切换区和第二切换区之间的切换支板开设有多个连通槽,所述第一切换区和第二切换区之间通过多个连通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切换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隔板,所有第一分隔板沿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切换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隔板,所有第二分隔板沿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有第一分隔板和所有第二分隔板沿转动轴的轴向呈错位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多个第二分隔板以及多个连通槽之间形成蛇形绕设的气流通道,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汽源管的出口端由气流通道连通于第二分支的进口端。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气流通道的设置,汽源管的蒸汽输送至凝结器时(切换至第二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源管(1)、汽轮机(2)、除氧器(21)以及给水泵(3),所述汽源管(1)用于输送蒸汽,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汽轮机(2)的出气端连接于除氧器(21),所述汽轮机(2)与给水泵(3)相连接以用于驱动给水泵(3);所述汽轮机(2)与给水泵(3)之间设有电动机(22),所述电动机(22)的输出轴与汽轮机(2)的输出轴周向联动、共同连接于给水泵(3)以用于驱动给水泵(3)。

2.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4)、凝结器(5)、加热锅炉(6)以及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所述汽源管(1)分别设有第一分支(11)和第二分支(12),所述第一分支(11)的出口端连接于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第二分支(12)的出口端连接于凝结器(5),所述凝结器(5)设有加压泵送件(51),所述加压泵送件(51)用于对凝结器(5)的冷凝水进行加压并泵送至加热锅炉(6),所述加热锅炉(6)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分支(11)和第二分支(12)之间设有用于切换蒸汽流向的切换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7)包括切换筒(71)、切换板以及驱动电机(72),所述切换筒(71)内具有切换腔(711),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以及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均连通于切换腔(711);所述切换板转动安装于切换腔(711)内并形成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当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经第一路线流向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经第二路线流向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所述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连接于切换板,所述驱动电机(72)用于驱使切换板转动,以切换所述第一路线或第二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筒(7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712),所述驱动电机(72)同轴固定于转动轴(712),所述切换板包括固定于转动轴(712)的多个切换支板(73),所有切换支板(73)绕转动轴(712)的轴向间隔排布,各所述切换支板(73)均通过转动轴(712)转动安装于切换腔(711)内;多个所述切换支板(73)将切换腔(711)分隔形成第一切换区(713)、第二切换区(714)以及第三切换区(715),所述第一切换区(713)与第二切换区(714)相连通,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713)、所述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714)、所述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715);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714)、所述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715)、所述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7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切换区(713)和第二切换区(714)之间的切换支板(73)开设有多个连通槽(731),所述第一切换区(713)和第二切换区(714)之间通过多个连通槽(73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切换区(713)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分隔板(74),所有第一分隔板(74)沿转动轴(712)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切换区(714)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分隔板(75),所有第二分隔板(75)沿转动轴(712)的轴向间隔排布,所有第一分隔板(74)和所有第二分隔板(75)沿转动轴(712)的轴向呈错位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74)、多个第二分隔板(75)以及多个连通槽(731)之间形成蛇形绕设的气流通道(716),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由气流通道(716)连通于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切换区(713)和第二切换区(714)之间的切换支板(73)开设有连通缺口(732),所述切换筒(71)内设有启闭件,当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所述启闭件闭合于连通槽(731),以使所述第一切换区(713)和第二切换区(714)之间通过连通缺口(732)相互连通,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启闭件开启于连通槽(7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711)的顶壁开设有避让槽(717),所述启闭件包括遮挡板(718)和复位扭簧,所述遮挡板(718)的一侧铰接于避让槽(71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源管(1)、汽轮机(2)、除氧器(21)以及给水泵(3),所述汽源管(1)用于输送蒸汽,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汽轮机(2)的出气端连接于除氧器(21),所述汽轮机(2)与给水泵(3)相连接以用于驱动给水泵(3);所述汽轮机(2)与给水泵(3)之间设有电动机(22),所述电动机(22)的输出轴与汽轮机(2)的输出轴周向联动、共同连接于给水泵(3)以用于驱动给水泵(3)。

2.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4)、凝结器(5)、加热锅炉(6)以及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汽电联驱锅炉给水泵的压力调节控制设备,所述汽源管(1)分别设有第一分支(11)和第二分支(12),所述第一分支(11)的出口端连接于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第二分支(12)的出口端连接于凝结器(5),所述凝结器(5)设有加压泵送件(51),所述加压泵送件(51)用于对凝结器(5)的冷凝水进行加压并泵送至加热锅炉(6),所述加热锅炉(6)的出气端连接于汽轮机(2)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分支(11)和第二分支(12)之间设有用于切换蒸汽流向的切换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7)包括切换筒(71)、切换板以及驱动电机(72),所述切换筒(71)内具有切换腔(711),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以及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均连通于切换腔(711);所述切换板转动安装于切换腔(711)内并形成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当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经第一路线流向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当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蒸汽由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经第二路线流向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所述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连接于切换板,所述驱动电机(72)用于驱使切换板转动,以切换所述第一路线或第二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筒(7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712),所述驱动电机(72)同轴固定于转动轴(712),所述切换板包括固定于转动轴(712)的多个切换支板(73),所有切换支板(73)绕转动轴(712)的轴向间隔排布,各所述切换支板(73)均通过转动轴(712)转动安装于切换腔(711)内;多个所述切换支板(73)将切换腔(711)分隔形成第一切换区(713)、第二切换区(714)以及第三切换区(715),所述第一切换区(713)与第二切换区(714)相连通,切换至所述第一路线时,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713)、所述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714)、所述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715);切换至所述第二路线时,所述汽源管(1)的出口端连通于第二切换区(714)、所述第一分支(11)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三切换区(715)、所述第二分支(12)的进口端连通于第一切换区(71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军荣李森林周勇唐建亮王晓春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联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