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酸钾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玉米浸泡液是使用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中的下脚料。其中植酸含量1-2%。从玉米浸泡液中回收植酸,再经水解,可以生成肌醇及不同的磷酸盐类。该方法可以有效回收磷资源,避免磷矿石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近年来,离子交换法逐渐取代传统的石灰中和法,成为从玉米浸泡液中回收植酸的主流工艺。与石灰直接中和法相比,离子交换法所得的植酸或植酸盐中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产品纯度提高,而且经离子交换吸附植酸后,流出液蛋白损失少,不影响后续玉米蛋白的加工回收。但离子交换法存在水耗高、污水排放量大的缺陷,限制了此工艺在水资源紧张、环保压力大等地区的推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利用该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纯化水的用量,还降低了废水排放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1)玉米浸泡水静置沉降后的上清液进入树脂柱,所述树脂柱内顶出水收集备用;待进料结束后采用纯化水置换所述树脂柱内残留的上清液,然后再采用纯化水冲洗树脂柱,分别将冲洗时的前段流出液和后段流出液收集备用;其中收集的前段流出液作为下批次纯化水冲洗树脂柱前的置换用水,收集的后段流出液作为下批次冲洗树脂柱用水
5、(2)采用解吸剂对步骤(1)中所述树脂柱进行解吸,解吸时先将树脂柱内流出的洗水收集备用,然后再将解吸液收集备用;
6、(3)将步骤(1)中收集的树脂柱内顶出水和步骤(2)中解吸时收集的洗水合并后作为平衡水进入步骤(2)的树脂柱中,顶出的解吸剂收集备用;
7、(4)步骤(2)中解吸液,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收集的透过液备用。
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上清液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顶出的水量为0.5-1bv。
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作为置换用水的前段流出液按照1.0-3.0bv/h进入所述树脂柱,且收集的所述前段流出液为树脂柱体积的1-2bv。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用于冲洗树脂柱的所述纯化水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行所述树脂柱,所述纯化水的用量为树脂柱体积的4-8bv。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的解吸剂为10-15wt%的氯化钾溶液,所述解吸剂的用量为树脂的1.5-3bv,所述解吸剂按照0.5-2.0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收集洗水量为树脂柱体积的0.5-1bv。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平衡水的流速为1.0-3.0bv/h,所述平衡水的用量为树脂体积的1-2bv。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透过液用于配置下一批解吸剂,且所述解吸液浓缩时浓缩液与所述透过液的体积比为1:0.5-1。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的植酸生产工艺,将玉米浸泡水静置沉降后的上清液进入树脂柱中,将树脂柱内的水顶出,先将这部分顶出水收集备用;然后待进料结束后,采用出纯化水置换出树脂柱内残留的上清液,然后采用纯化水冲洗树脂柱,冲洗时的流出液分段收集,收集的前段流出液可作为下批次进料结束后纯化水冲洗前的置换用水,用于将树脂柱内残留的玉米浸泡水置换出,收集的后段流出液备用作为下批次冲洗树脂用纯化水;然后再采用解吸剂解吸树脂柱,解吸过程中先将解吸剂顶出的洗水收集备用,然后再将玉米浸泡水进入树脂柱的顶出水和解吸剂进入树脂柱的顶出水合并作为树脂柱的平衡水;上述生产工艺,可将植酸生产过程中料液进入树脂柱内的顶出水、进料结束后纯化水冲洗树脂柱内残留的料液水分、解吸剂进入树脂柱内顶出的水分,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废水的排放量以及纯化水的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上清液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顶出的水量为0.5-1B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作为置换用水的前段流出液按照1.0-3.0BV/h进入所述树脂柱,且收集的所述前段流出液为树脂柱体积的1-2B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于冲洗树脂柱的所述纯化水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行所述树脂柱,所述纯化水的用量为树脂柱体积的4-8B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解吸剂为10-15wt%的氯化钾溶液,所述解吸剂的用量为树脂的1.5-3BV,所述解吸剂按照0.5-2.0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平衡水的流速为1.0-3.0BV/h,所述平衡水的用量为树脂体积的1-2B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透过液用于配置下一批解吸剂,且所述解吸液浓缩时浓缩液与所述透过液的体积比为1: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上清液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入所述树脂柱,顶出的水量为0.5-1b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作为置换用水的前段流出液按照1.0-3.0bv/h进入所述树脂柱,且收集的所述前段流出液为树脂柱体积的1-2b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纯化水用量的植酸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于冲洗树脂柱的所述纯化水按照1.5-3.5bv/h的流速进行所述树脂柱,所述纯化水的用量为树脂柱体积的4-8bv。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理平,杜国营,何报春,曲松杰,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