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明挖电缆隧道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明挖电缆隧道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787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使用敷设在电缆隧道本体接口外侧的土工膜进行密封止水,并通过预埋在接缝内的延展带承受外部荷载,防止土工膜内侧发生脱空破坏,从而能够在电缆隧道接口发生大变形的情况下有效密封止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在电缆隧道接口位置下方开挖用于使土工膜穿过的沟槽后,浇筑电缆隧道,将延展带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预埋在接缝内,并在接缝内填充填料,在电缆隧道的接口外侧敷设土工膜并固定,最后对沟槽进行灌浆填充,该方法能够形成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接口密封结构,从而有效避免电缆隧道接口因大变形而产生的渗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防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明挖电缆隧道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电缆隧道整体的防水等级要求不低于二级,设计时按照电缆的重要程度,一般又可分为一级防水区段和二级防水区段。一级防水区段主要位于电缆中间接头、交叉互联箱等位置,要求隧道不渗水、不积水。一级防水区段以外的区域都属于二级防水区段,要求隧道无严重渗水和积水,并且不影响正常运维工作的开展。电缆隧道防水设计时主要执行的相关规范有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l/t 5484《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和cecs 370《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在这些规范中,隧道主体结构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加一道卷材、涂料或者其他的防水措施;而施工缝处,明挖法隧道需要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外抹防水砂浆、外涂防水涂料、预埋注浆管等方式中的一种至二种;暗挖法隧道则在明挖法的基础上,可选择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作为比选。

2、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橡胶板止水带的性能未达到设计要求,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隧道施工缝两端结构不均匀沉降量超过了设计允许值30mm,使得施工缝防水措施失效,进而造成渗漏,这是目前电缆隧道渗漏发生的主要原因。

3、现有的技术方案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防水层”电缆通道接止水技术,如图1所示。该密封结构包括中埋式止水带7、填缝材料8、外贴止水带9,其中,l为外贴止水带9的设计宽度,中埋式止水带7宜选用橡胶材质,外贴止水带9可采用防水胶条。该技术方案的密封防水主要依靠中埋式止水带7和外贴止水带9,填缝材料8的作用为避免中埋式止水带7与水土的直接接触。该方法在电缆隧道不产生变形、位移,或者仅有较小变形时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但是,该止水技术由于中埋式止水带和外贴式止水带的变形率较低,当隧道接口发生较大变形时,止水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电缆隧道接缝发生大变形时容易发生密封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土工膜、紧固装置、延展带和填料:

2、所述土工膜敷设在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口外侧,并通过所述紧固装置固定;

3、所述延展带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设置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缝内,且为可变形结构,所述延展带沿电缆隧道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电缆隧道本体连接;

4、所述填料填充于所述接缝内。

5、优选的,所述延展带为带状结构,所述带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变形部和两个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两侧,所述变形部为可变形结构,位于所述接缝内,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连接。

6、优选的,所述延展带的横截面是中空的,所述横截面的形状包括下述之一:“中”字型和“几”字型;

7、当所述横截面为“中”字型时,所述“中”字型的竖线与电缆隧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中”字型的“口”字部分位于所述接缝内,所述竖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内;

8、当所述横截面为“几”字型时,所述“几”字型的凸起部分位于所述接缝内,所述“几”字型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内。

9、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箍条,所述箍条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缆隧道本体靠近所述接口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箍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土工膜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箍条之间。

10、优选的,所述箍条的横截面为“倒棱台”型,所述“倒棱台”型由矩形的两个相邻角进行倒角形成,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两个平行边中的短边为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箍条的倒角一侧朝向所述凹槽的槽底。

11、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的材质包括下述之一:不锈钢、pvc和pccp。

12、优选的,所述土工膜的材质包括pvc和tpo。

13、优选的,所述填料的材料包括橡胶和松木。

14、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15、在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口位置下方开挖用于使所述密封结构的土工膜穿过的沟槽;

16、浇筑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同时将所述延展带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预埋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缝内,并在所述接缝内填充所述填料;

17、将所述土工膜穿过所述沟槽敷设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口外侧,并固定;

18、对所述沟槽进行灌浆填充;

19、其中,所述密封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

20、优选的,所述浇筑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同时将所述延展带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预埋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接缝内,并在所述接缝内填充所述填料包括:

21、将所述延展带沿所述横截面周向安装于所述接口位置处的钢筋上,浇筑第一段电缆隧道本体,同时将所述延展带沿电缆隧道延伸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段电缆隧道本体浇筑在一起;

22、将所述填料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电缆隧道本体的端面上;

23、浇筑第二段电缆隧道本体,同时将所述延展带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段电缆隧道本体浇筑在一起。

24、优选的,所述电缆隧道本体的浇筑包括:采用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以在所述电缆隧道本体的外表面形成凹槽。

25、优选的,所述采用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包括:分别采用所述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的底板、侧壁和顶壁,以在所述底板、侧壁和顶壁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凹槽。

26、优选的,所述土工膜的固定包括:分别采用箍条将所述土工膜压接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的凹槽内。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使用固定敷设在电缆隧道本体接口外侧的土工膜道进行密封止水,并通过预埋在接缝内的延展带承受外部荷载,防止土工膜内侧发生脱空破坏,从而能够在电缆隧道接口发生大变形的情况下达到密封止水的效果;

2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在电缆隧道接口位置下方开挖用于使土工膜穿过的沟槽后,浇筑电缆隧道,将延展带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预埋在接缝内,并在接缝内填充填料,在电缆隧道的接口外侧敷设土工膜并固定,最后对沟槽进行灌浆填充,该方法能够形成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接口密封结构,从而有效避免电缆隧道接口因大变形而产生的渗漏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土工膜(2)、紧固装置、延展带(3)和填料(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带(3)为带状结构,所述带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变形部和两个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两侧,所述变形部为可变形结构,位于所述接缝内,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带(3)的横截面是中空的,所述横截面的形状包括下述之一:“中”字型和“几”字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箍条(1),所述箍条(1)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靠近所述接口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箍条(1)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土工膜(2)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箍条(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1)的横截面为“倒棱台”型,所述“倒棱台”型由矩形的两个相邻角进行倒角形成,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两个平行边中的短边为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箍条(1)的倒角一侧朝向所述凹槽的槽底。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1)的材质包括下述之一:不锈钢、PVC和PCCP。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2)的材质包括PVC和TPO。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5)的材料包括橡胶和松木。

9.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4),同时将所述延展带(3)沿电缆隧道的横截面周向预埋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4)的接缝内,并在所述接缝内填充所述填料(5)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的浇筑包括:采用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以在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的外表面形成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包括:分别采用所述带棱台的模板浇筑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的底板、侧壁和顶壁,以在所述底板、侧壁和顶壁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凹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2)的固定包括:分别采用箍条(1)将所述土工膜(2)压接在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4)的凹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的电缆隧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土工膜(2)、紧固装置、延展带(3)和填料(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带(3)为带状结构,所述带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变形部和两个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变形部的两侧,所述变形部为可变形结构,位于所述接缝内,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两段电缆隧道本体(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带(3)的横截面是中空的,所述横截面的形状包括下述之一:“中”字型和“几”字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箍条(1),所述箍条(1)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缆隧道本体(4)靠近所述接口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箍条(1)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土工膜(2)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箍条(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1)的横截面为“倒棱台”型,所述“倒棱台”型由矩形的两个相邻角进行倒角形成,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两个平行边中的短边为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箍条(1)的倒角一侧朝向所述凹槽的槽底。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1)的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山青贺雷顾克石增利梁锐冯自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