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士云专利>正文

自行车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76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折叠装置,是在前三角车身设有一车身杆,在车身杆后端设置座管束座,对应座管束座的前方,在该车身杆的底面以可横向旋转的形态结合一转管,在转管底端结合一五通管,在五通管朝座管束座底端伸设嵌合的坐杆管,在座管束座与坐杆管穿插顶端设有坐垫的坐杆,在该前三角车身朝后延伸形成一后三角车身;当折收车身时,抽离坐杆并以转管的顶端为中心将后三角车身朝前转动折收,达到方便使用者折叠车身的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的折叠构造,是在车架的车身杆设有可拆卸并横向朝前翻折的构造。 当需要折叠时,是将车身杆中间的可翻折构造松开,接着将车身杆后段以及其后设有的后 三角车身朝前翻折,以前述叠合的构造达到縮小整体所占体积的功效。 前述自行车的折叠构造虽可达到折叠的效果,但由于在车身杆的中间设有关节的 构造,因此使该处的强度降低,造成车身杆强度不足的特性,受力时容易在此处产生损坏的 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自行车是以横向折动车身杆的方式折收车身,因此造成车身杆强度不足 的问题。为此,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在前三角车身的底部设有转动的构造,由此方便使 用者朝前收折后三角车身,同时维持车身杆的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装置,其包括 —前三角车身,其设有一车身杆,该车身杆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并且在前 端结合一枢接管,该枢接管是直立设置的管体,又在该车身杆的后端设有一座管束座,在该 座管束座的中间沿直向穿设一座管孔; 对应该座管束座的前方,在该车身杆的底面以可横向旋转的形态结合一转管,该 转管朝后并朝下延伸,并且在底端结合一五通管,在该五通管朝该座管孔伸设一坐杆管,该坐杆管以顶缘抵靠于该座管孔底端的周围定位,在该坐杆管顶部的周围结合一快拆式坐管 束; —坐椅装置,是在该座管孔以及该坐杆管插设一坐杆,该坐杆由该快拆式坐管束 紧束定位,在该坐杆的顶端结合一坐垫; —后三角车身,是在该前三角车身朝后延伸形成,在该后三角车身的左、右两侧设 有两后叉杆,在两后叉杆的后端分别形成一勾爪; —前轮叉构造,其是在左、右两侧设有直立且并列设置的两前叉侧管,在两前叉侧 管的顶端各结合一快拆式侧管束,又在两前叉侧管的顶部之间桥接上、下间隔设置的一上 联结板以及一下联结板,在上联结板与下联结板的中间之间穿设一联结孔,所述枢接管是 置于该联结孔的位置,在该联结孔与该枢接管穿置一枢轴件,该枢轴件是结合于该上联结 板与该下联结板之间,在两前叉侧管的底部分别结合朝下延伸的一前轮叉,在各前轮叉的 底端凹入形成一前轮勾爪;以及 —握把构造,是在左、右两侧设有两调整插管,以两调整插管由上插设于两前轮叉 管内,两调整插管并分别由各快拆式侧管束紧束定位,在两前轮叉管的顶端之间结合一顶 板,在该顶板的中间结合一竖管插管,在该竖管插管的端部结合一快拆式插管束,在该竖管插管插设一竖管,该竖管是由该快拆式插管束紧束定位,该束管的前端朝前延伸并结合一 把手管。 进一步,本技术所述座管束座是在所述枢接管的后端结合一接合板,在该接合板的半边朝后延伸一固定臂,在该固定臂的后端以可横向旋转的形态结合朝该接合板另一半边延伸的一活动臂,该活动臂并靠于该固定臂,所述座管孔形成于该活动臂与该固定臂之间,在该座管孔的底端形成直径较大的一嵌口 ,所述坐杆管以顶缘嵌入该嵌口定位; 在该接合板与该固定臂前端交接处的侧面以及该接合板与该活动臂前端交接处的侧面之间穿设一插摆孔,该插摆孔在该活动臂与该接合板交接处形成的开口是跨过该活动臂与该接合板之间的长条形态,在该插摆孔插设一快拆拉杆,该快拆拉杆在对应该活动臂的端部设有一螺帽,以该螺帽扣于该活动臂的侧面,所述坐杆并由该快拆拉杆紧迫的该活动臂与该固定臂紧束定位。 进一步,本技术对应所述座管束座的前方,在所述车身杆的底面朝下凸伸一 转筒,该转筒是圆筒的形状,并且在周围间隔穿设多个定位螺孔,所述转管是在顶部形成直 径较小的一转钮,该转钮是圆柱形,并且以可转动的形态插设于该转筒内,对应多个定位螺 孔的位置,在该转钮的周围凹设一环状沟,在各定位螺孔螺合一定位螺柱,各定位螺柱的内 端伸入环状沟内。 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五通管的顶端形成一枢接座,所述两后叉杆是位于所述坐杆管的左、右方,在两后插杆的前端部之间结合一前杆,在该前杆与所述转管之间结合一避震器,对应该坐杆管的后方,在两后叉杆之间结合一后杆,在两后叉杆的前端部朝下伸设两摆动杆,通过两摆动杆的底端以可转动的形态结合于该枢接座的两侧。 更进一步,本技术对应所述后杆与所述坐杆管之间,在两后叉杆之间结合一勾杆,在该坐杆管结合朝后延伸的一勾扣架,该勾扣架是具有弹性的架体,其在后端部朝下并朝前弯伸形成一勾扣,以该勾扣朝前扣住该勾杆定位。 较佳的,在所述坐杆管顶部的周围结合一快拆式坐管束。 当本技术使用时,是将前轮结合于两前轮勾爪之间,又在后三角车身的两勾 爪之间结合后轮。需要收折时,是松脱快拆式坐管束释放坐杆,接着将坐杆连同坐垫朝上抽 离座管孔后,即可以转管的顶端为中心,将转管、五通管、坐杆管以及后三角车身等构造横 向朝前转动,然后将坐垫底下的坐杆重新插回坐杆管定位,接着放松两个快拆式侧管束,此 时两调整插管可朝下插入前叉侧管内,降低把手管的高度,接着放松快拆式插管束并释放 竖管,接着转动竖管以及把手管,最后将把手管转至两端朝向前、后方向的直向位置,即完 成本技术收折的操作。 由于本技术的折收构造并未在车身杆设有折叠机构,因此能够维持车身杆的 强度,同时提供使用者折叠自行车的功能。只要松开快拆式侧管束以及快拆式插管束,即可 压下把手管并将其转向,由于构造没有折动的关节,因此操作直接不需要小心翼翼的进行, 收折时只要将握把构造下降后转动把手管位置即可,过程中动作小且操作迅速,能方便使 用者折收利用并减少收折所需的时间。 此外,由于本技术两前叉侧管以及两调整插管是完整的管体,因此构造强度 较具有可弯折关节的管体强度大,能够抵御突来的受力,提升整体构造的强度。而本实用新 型进一步在坐杆管设有的勾扣架,则是能以勾扣勾住勾杆的方式定位两后叉杆的高度,避免后叉杆朝后转动而脱离前端的避震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竖管的侧视部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前三角车身与前叉构造拆离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座管束座剖面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转筒处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转筒处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座管束座处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翻开座管束座的实施示意图图10、图1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折收的实施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座管束座处的侧视图。图15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折收的实施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前轮叉构造ll前叉侧管12快拆式侧管束13上联结板14下联结板15联结孔16避震构造161上直管162下直管163上嵌块1631上卡块1632上导杆1633上套杆164下嵌块1641下卡块1642下螺杆1643下套杆165避震弹簧17前轮叉171螺合孔172前轮勾爪20握把构造21调整插管22顶板221竖管插孔222竖管插管23快拆式插管束24竖管241立管242调整管243调整螺孔244延伸管2441调整沟245调整螺栓246把手管束25把手管30前三角车身31车身杆32枢接管321枢轴件3211枢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三角车身,其设有一车身杆,该车身杆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并且在前端结合一枢接管,该枢接管是直立设置的管体,又在该车身杆的后端设有一座管束座,在该座管束座的中间沿直向穿设一座管孔;  对应该座管束座的前方,在该车身杆的底面以可横向旋转的形态结合一转管,该转管朝后并朝下延伸,并且在底端结合一五通管,在该五通管朝该座管孔伸设一坐杆管,该坐杆管以顶缘抵靠于该座管孔底端的周围定位,在该坐杆管顶部的周围结合一快拆式坐管束;  一坐椅装置,是在该座管孔以及该坐杆管插设一坐杆,该坐杆由该快拆式坐管束紧束定位,在该坐杆的顶端结合一坐垫;  一后三角车身,是在该前三角车身朝后延伸形成,在该后三角车身的左、右两侧设有两后叉杆,在两后叉杆的后端分别形成一勾爪;  一前轮叉构造,其是在左、右两侧设有直立且并列设置的两前叉侧管,在两前叉侧管的顶端各结合一快拆式侧管束,又在两前叉侧管的顶部之间桥接上、下间隔设置的一上联结板以及一下联结板,在上联结板与下联结板的中间之间穿设一联结孔,所述枢接管是置于该联结孔的位置,在该联结孔与该枢接管穿置一枢轴件,该枢轴件是结合于该上联结板与该下联结板之间,在两前叉侧管的底部分别结合朝下延伸的一前轮叉,在各前轮叉的底端凹入形成一前轮勾爪;以及  一握把构造,是在左、右两侧设有两调整插管,以两调整插管由上插设于两前轮叉管内,两调整插管并分别由各快拆式侧管束紧束定位,在两前轮叉管的顶端之间结合一顶板,在该顶板的中间结合一竖管插管,在该竖管插管的端部结合一快拆式插管束,在该竖管插管插设一竖管,该竖管是由该快拆式插管束紧束定位,该束管的前端朝前延伸并结合一把手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行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三角车身,其设有一车身杆,该车身杆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体,并且在前端结合一枢接管,该枢接管是直立设置的管体,又在该车身杆的后端设有一座管束座,在该座管束座的中间沿直向穿设一座管孔;对应该座管束座的前方,在该车身杆的底面以可横向旋转的形态结合一转管,该转管朝后并朝下延伸,并且在底端结合一五通管,在该五通管朝该座管孔伸设一坐杆管,该坐杆管以顶缘抵靠于该座管孔底端的周围定位,在该坐杆管顶部的周围结合一快拆式坐管束;一坐椅装置,是在该座管孔以及该坐杆管插设一坐杆,该坐杆由该快拆式坐管束紧束定位,在该坐杆的顶端结合一坐垫;一后三角车身,是在该前三角车身朝后延伸形成,在该后三角车身的左、右两侧设有两后叉杆,在两后叉杆的后端分别形成一勾爪;一前轮叉构造,其是在左、右两侧设有直立且并列设置的两前叉侧管,在两前叉侧管的顶端各结合一快拆式侧管束,又在两前叉侧管的顶部之间桥接上、下间隔设置的一上联结板以及一下联结板,在上联结板与下联结板的中间之间穿设一联结孔,所述枢接管是置于该联结孔的位置,在该联结孔与该枢接管穿置一枢轴件,该枢轴件是结合于该上联结板与该下联结板之间,在两前叉侧管的底部分别结合朝下延伸的一前轮叉,在各前轮叉的底端凹入形成一前轮勾爪;以及一握把构造,是在左、右两侧设有两调整插管,以两调整插管由上插设于两前轮叉管内,两调整插管并分别由各快拆式侧管束紧束定位,在两前轮叉管的顶端之间结合一顶板,在该顶板的中间结合一竖管插管,在该竖管插管的端部结合一快拆式插管束,在该竖管插管插设一竖管,该竖管是由该快拆式插管束紧束定位,该束管的前端朝前延伸并结合一把手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束座是在所述枢接 管的后端结合一接合板,在该接合板的半边朝后延伸一固定臂,在该固定臂的后端以可横 向旋转的形态结合朝该接合板另一半边延伸的一活动臂,该活动臂并靠于该固定臂,所述 座管孔形成于该活动臂与该固定臂之间,在该座管孔的底端形成直径较大的一嵌口,所述 坐杆管以顶缘嵌入该嵌口定位;在该接合板与该固定臂前端交接处的侧面以及该接合板与该活动臂前端交接处的侧 面之间穿设一插摆孔,该插摆孔在该活动臂与该接合板交接处形成的开口是跨过该活动臂 与该接合板之间的长条形态,在该插摆孔插设一快拆拉杆,该快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士云
申请(专利权)人:谢士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