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29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减震隔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载体的预埋板,预埋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快拆机构,且预埋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防火的防护机构,快拆机构包括有设于预埋板表面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螺纹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板,且螺纹柱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矩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本技术通过在预埋板上设置矩形板,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限位,同时为千斤顶预留安装空间,方便配合千斤顶拆卸装置本体,需要拆卸时,滑动滑柱,滑柱可带动凸柱滑动,可使凸柱与装置本体和梯形块分离,滑动装置本体,即可将装置本体拆卸更换,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隔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物防震技术中,传统的技术主要依靠工程结构的变形来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害。但是大地震或是特大地震时,仅仅依靠结构及其构件所起的作用有限,往往仍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于是,从多方面配合防震的技术发展起来,隔震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隔震技术无需外加能源,已经在建筑、桥梁等结构中得到应用,目前橡胶隔震支座就是一种常用的隔震构件,隔震支座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

2、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目前橡胶隔震支座就是一种常用的隔震构件,橡胶隔震支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环境因素产生老化或使用寿命已经能达到工作年限要求,由于建筑荷载大、技术标准、专用工具的缺乏,橡胶隔震支座更换实施难度大,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载体的预埋板,所述预埋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快拆机构,且预埋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防火的防护机构;

3、所述快拆机构包括有设于预埋板表面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板,且螺纹柱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矩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凸柱,且凸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柱,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弹簧。

4、进一步设置,所述矩形板的表面设有限位螺栓一,且矩形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钢筋,所述凸柱依次贯穿矩形板和装置本体(5)、梯形块,并延伸至装置本体和梯形块的内部。

5、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板的表面设有支墩,所述预埋板设置的有两组,且预埋板相互对称设置。

6、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板的顶部表面设有装置本体,且装置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所述装置本体和预埋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7、进一步设置,所述梯形块与装置本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端表面与矩形板的内侧表面接触。

8、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有用于连接预埋板的限位螺栓二,所述限位螺栓二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护板。

9、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板包括隔温芯、防火层和耐火板,所述防火层设置在所述隔温芯外,所述耐火板设置在所述防火层外,所述隔温芯由聚氨酯硬泡材质制成,所述防火层由酚醛泡沫材质制成。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通过预埋板和矩形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建筑荷载大、技术标准、专用工具的缺乏,橡胶隔震支座更换实施难度大,影响实际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通过在预埋板上设置矩形板,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限位,同时为千斤顶预留安装空间,方便配合千斤顶拆卸装置本体,需要拆卸时,滑动滑柱,滑柱可带动凸柱滑动,可使凸柱与装置本体和梯形块分离,滑动装置本体,即可将装置本体拆卸更换,使用效果好。

1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采用防护板和限位螺栓二的设计,拧动限位螺栓二,即可将防护板拆卸,同时通过设置的隔温芯具有导热系数比空气低得多,隔热性能优异,避免温度过高对装置主体内部橡胶造成损伤,而酚醛泡沫防火层耐热性好,具有独特的阻燃和尺寸稳定性,配合耐火板的使用,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防火,提高实际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载体的预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快拆机构(2),且预埋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防火的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03)的表面设有限位螺栓一(210),且矩形板(2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筒(211),所述圆筒(211)的内部设有钢筋(212),所述凸柱(207)依次贯穿矩形板(203)和装置本体(5)、梯形块(6),并延伸至装置本体(5)和梯形块(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表面设有支墩(4),所述预埋板(1)设置的有两组,且预埋板(1)相互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顶部表面设有装置本体(5),且装置本体(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梯形块(6),所述装置本体(5)和预埋板(1)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6)与装置本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装置本体(5)的左右两端表面与矩形板(203)的内侧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有用于连接预埋板(1)的限位螺栓二(301),所述限位螺栓二(3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护板(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2)包括隔温芯(303)、防火层(304)和耐火板(305),所述防火层(304)设置在所述隔温芯(303)外,所述耐火板(305)设置在所述防火层(304)外,所述隔温芯(303)由聚氨酯硬泡材质制成,所述防火层(304)由酚醛泡沫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载体的预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快拆机构(2),且预埋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防火的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03)的表面设有限位螺栓一(210),且矩形板(2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筒(211),所述圆筒(211)的内部设有钢筋(212),所述凸柱(207)依次贯穿矩形板(203)和装置本体(5)、梯形块(6),并延伸至装置本体(5)和梯形块(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表面设有支墩(4),所述预埋板(1)设置的有两组,且预埋板(1)相互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的顶部表面设有装置本体(5),且装置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安国周彭涛周杭明王洪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顺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