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减振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5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减振器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安装腔;电机初级,所述电机初级固定于所述壳体;电机次级,所述电机次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滚动结构,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电机次级和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之间,所述电机次级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直线电机,通过滚动件实现电机次级和壳体的滑动连接,一方面,可以使直线电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直线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使电机次级相对于壳体的移动更加顺畅,并且减少电机次级和壳体之间的冲击,从而提高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当前很多车型通过直线电机实现主动减振的功能,在相关技术中,直线电机的电机次级和壳体相对移动的过程中顺畅度较低,影响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直线电机的减振器。

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器的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直线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安装腔;电机初级,所述电机初级固定于所述壳体;电机次级,所述电机次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滚动结构,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电机次级和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之间,所述电机次级通过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直线电机,通过滚动件实现电机次级和壳体的滑动连接,一方面,可以使直线电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直线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使电机次级相对于壳体的移动更加顺畅,并且减少电机次级和壳体之间的冲击,从而提高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装配难度。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组,所述滚动组包括沿所述电机次级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滚动件。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动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动组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滚动组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滚动件,多个所述滚动组的多个所述滚动件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动件为滚珠。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直线电机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电机初级上,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导向。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滚动件配合于所述导槽内。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槽的内壁为自润滑材料件。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导轨,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所述导槽形成于所述导轨上;或,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凸出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的导向凸台,所述导槽形成于所述导向凸台的朝向所述电机次级的一侧;或,所述导槽由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凹陷形成。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滚动件在所述限位槽内可滚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安装腔侧壁的安装凸起,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安装凸起上;或,所述限位槽由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所述限位槽。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为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直线电机还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中心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机次级套设并固定在所述中心杆的所述第一端上,所述中心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本体限定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轴孔,所述中心杆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轴孔伸出所述壳体。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电机次级固定且布置在所述电机次级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套设在所述中心杆的所述第二端。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中心杆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光栅,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光栅在所述中心杆的径向上相对。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贯穿所述轴孔的侧壁,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槽中。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初级包括多个磁组,多个所述磁组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每个所述磁组均包括沿所述电机次级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磁性件;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2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减振器包括: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直线电机;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初级相连;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电机次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用于与车身相连,另一个用于与车轮相连;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2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减振器,通过设置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直线电机,可以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和可靠性。

25、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减振器。

26、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减振器,可以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车身的平稳程度。

2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组,所述滚动组包括沿所述电机次级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滚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动组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滚动组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滚动件,多个所述滚动组的多个所述滚动件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电机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电机初级上,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滚动件配合于所述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内壁为自润滑材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导轨,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所述导槽形成于所述导轨上;或,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滚动件在所述限位槽内可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安装腔侧壁的安装凸起,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安装凸起上;或,所述限位槽由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所述限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为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电机还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中心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机次级套设并固定在所述中心杆的所述第一端上,所述中心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本体限定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轴孔,所述中心杆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轴孔伸出所述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中心杆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光栅,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光栅在所述中心杆的径向上相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贯穿所述轴孔的侧壁,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槽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

19.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振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组,所述滚动组包括沿所述电机次级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滚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动组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滚动组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滚动件,多个所述滚动组的多个所述滚动件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电机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电机初级上,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滚动件配合于所述导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内壁为自润滑材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形成为:导轨,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所述导槽形成于所述导轨上;或,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滚动件在所述限位槽内可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安装腔侧壁的安装凸起,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安装凸起上;或,所述限位槽由所述电机次级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泰硕孙宪猛张华张秀和李豪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