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8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灯包括基体、灯罩、轴部、旋转构件、主反射镜、发光二极管和驱动部;上述灯罩安装于基体上,具有透光性;上述轴部设置于基体内;上述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承于轴部上;上述主反射镜配置于旋转构件的上表面上,其光的反射面以抛物面构成;上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旋转构件旋转;使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与主反射镜的反射面相交。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提高了反射效率,且使用可使来自旋转灯的光到达远处的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灯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旋转灯,公知有一种将白炽灯用于光源的旋转灯。但是,使用该白炽灯 的旋转灯存在灯泡经过不长时间会被烧断灯丝这样的问题,另外,其耗电也较大,维持管理 费时费力。 因此,近年来,正将LED光源元件用作旋转灯的光源。作为这样的将LED光源元件 用作光源的旋转灯,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2002-163903号公报(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旋转 灯。 该日本特开2002-163903号公报中记载的旋转灯,在圆板状支座的上下表面以放 射状排列多个LED发光元件而形成光源,具有在该光源周围旋转的圆筒状反射器。在上述 那样构成的旋转灯中,通过使反射器在由LED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的周围旋转,从而沿水 平方向反射从LED发光元件发出的光。 被反射器反射了的光为大致平行光,因此为了使反射光达到更广范围,需要确保反射光路径的截面积。为此,以往将反射器的开口部做成规定尺寸。由此,多个LED发光元件中的、位于反射器的开口部侧的LED发光元件的数量也较多。随之,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中的直接向外方放射的光的比例较高。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639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这样,在上述以往的旋转灯中,反射器反射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的反射效率效 较低。在此,LED发光元件的光虽然指向性较高,但由于其有在远处扩散的倾向,因此存在 反射器的反射效率较低时旋转灯的光无法到达远方这样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即是考虑到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提高了反射效 率,而可使来自旋转灯的光到达远方的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灯。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灯包括基体、灯罩、轴部、旋转构件、反射镜、发光二极管和驱动部; 上述灯罩安装于基体上,具有透光性;上述轴部设置于基体内;上述旋转构件可旋转地支 承于轴部;上述反射镜配置于旋转构件的上表面上,至少一部分构成抛物面形反射面;上 述发光二极管起到光源的作用;上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旋转构件而使该旋转构件旋转;以使 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与反射镜的反射面相交的方式配置发光二极管和反射镜;具有上述发光 二极管的发光器还包括形成为环状的环状构件、和板状构件;沿上述环状构件的周向至少 配置有1个上述板状构件,其一端部配置于上述环状构件的内方;上述板状部件包括自上述环状构件朝外方延伸的延伸部。优选为,上述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向反射面照射平行光时 的焦点位置,上述反射镜具有自发光二极管后方向侧方延伸、再经由发光二极管的上方向 发光二极管的前方突出的形状。优选为,还具有配置于旋转构件上表面上的、与反射镜相面 对配置的辅助反射镜,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辅助反射镜与反射镜之间。优选为,上述辅助反射 镜中的与反射镜相面对的面是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面,弯曲面形成为其高度随着远离发光 二极管而升高地倾斜,并且弯曲面的沿上述反射镜旋转方向延伸的周向长度渐渐变大。优 选为,还包括设有发光器的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将印刷电路板与轴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 以含有金属的材料构成轴部、印刷电路板和连接构件。优选为,还包括用于支承旋转构件和 轴部的平板状支承板,以含有金属的材料构成支承板。优选为,将上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灯 罩的上壁上。优选为,还包括可向外部散发在上述发光二极管上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部,借助 散热部将发光二极管固定在灯罩的上壁上。优选为,上述散热部包括在表面上设置有发光 二极管的印刷电路板、和在表面上安装有印刷电路板的散热板,将散热板固定在灯罩的上 壁上。优选为,还包括用于向上述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导线,以沿灯罩的内表面延伸的方式配 置导线。 优选为,上述反射镜包括抛物面形状的第1反射面、和配置于第1反射面两侧的第 2反射面、第3反射面,第2反射面将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朝向比被第1反射面反射的反射 光更靠基体的位置反射,上述第3反射面将光朝向比反射光更靠近反射镜上端部的位置反 射。优选为,自基体侧到反射镜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多个第2反射面及第3反射面,位于基体 侧的第2反射面的面积小于位于反射镜上端部侧的第2反射面的面积,位于反射镜上端部 侧的第3反射面的面积小于位于基体侧的第3反射面的面积。优选为,还包括用于引导来 自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的导光部。优选为,导光部具有用于反射光的反射面。优选为,导光 部还包括用于会聚来自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光、并将其向导光部供给的聚光部。优选为,上述 导光部设置成立在发光二极管上方,并在其前端部具有用于使光散射的散射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灯,可使光到达远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灯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旋转灯的II-II侧剖视图。图3是印刷电路板、发光器和主齿轮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灯的发光器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发光二极管的连接状态的布线图。图6是表示发光器1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7是图2中的VII-VII剖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灯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旋转灯的侧剖视图。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图11是图8所示的旋转灯的侧剖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旋转灯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旋转灯的侧剖视图。4 图14是旋转灯的侧剖视图,是表示反射来自发光器的光的反射效率的图。 图15是旋转灯的侧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X VI-X VI剖视图。 图17是本实施方式3的旋转灯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X VIII-X VIII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反射镜及主齿轮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来自高功率LED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21是从剖面看本实施方式4的旋转灯的一部分时的侧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旋转灯的散热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23是本实施方式5的旋转灯的主视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旋转灯的侧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来自高功率LED的光的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26是从剖面看反射镜的一部分时的旋转灯的俯视图。 图27是反射镜的放大剖视图。 图28是本实施方式6的旋转灯的主视图。 图29是旋转灯的侧剖视图。 图30是从剖面看旋转灯的反射镜的一部分时的俯视图。 图31是导光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2是从剖面看反射镜的一部分时的旋转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光器 2:印刷电路板 3 :轴部 4 :底板(支承板) 5 :反射镜 5a:反射面 7:凸缘(连接构件) 8 :主齿轮 9:中间齿轮 10 :小齿轮 ll:电动机 20 :台 20a :上表面 21 :驱动部 31 :引线框 33:壳体(环状构件) 34 :发光二极管 35 :延伸部 50 :辅助反射镜 50c :副反射面 60:高功率LED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图1 图3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旋转灯100的立体图。如该图1所示,旋转灯100具有框 体16,该框体16包括具有透明性的灯罩12、和主体(基体)13。灯罩12为大致中空圆柱形 状。灯罩12的下表面作为向外方开口的开口部12a,在该开口部12a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 部。主体13形成为大致中空圆柱形状。主体13的上表面为向外方开口的开口部13a,在 该开口部13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形成于开口部12a上的螺纹部螺纹接合的螺纹部。 形成于这些开口部13a和开口部12a上的螺纹部相互螺纹接合,使灯罩12与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灯,该旋转灯包括基体(13)、灯罩(12)、轴部(3)、旋转构件(19)、反射镜(5)、发光二极管(34)和驱动部(21);上述灯罩(12)安装于上述基体(13)上,具有透光性;上述轴部(3)设置于上述基体(13)内;上述旋转构件(19)可旋转地支承于上述轴部(3)上;上述反射镜(5)配置于上述旋转构件(19)的上表面上,至少一部分构成抛物面形反射面;上述发光二极管(34)起到光源的作用;上述驱动部(21)用于驱动上述旋转构件(19)旋转;    以使上述发光二极管(34)的光轴(Q)与上述反射镜(5)的上述反射面(5a)相交的方式配置有上述发光二极管(34)和上述反射镜(5);    该旋转灯还包括用于引导来自上述发光二极管(34)的光的导光部(70)。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4-15 2005-118703;JP 2005-11-15 2005-3302781. 一种旋转灯,该旋转灯包括基体(13)、灯罩(12)、轴部(3)、旋转构件(19)、反射镜 (5)、发光二极管(34)和驱动部(21);上述灯罩(12)安装于上述基体(13)上,具有透光性; 上述轴部(3)设置于上述基体(13)内;上述旋转构件(19)可旋转地支承于上述轴部(3) 上;上述反射镜(5)配置于上述旋转构件(19)的上表面上,至少一部分构成抛物面形反射 面;上述发光二极管(34)起到光源的作用;上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林勲内田隆
申请(专利权)人:阿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