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减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92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被动式减摆机构,一个臂架的一端是悬伸端,一个横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臂架的悬伸端上,一个第一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一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臂架上,该第一缸体内设有一个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两个液压腔内均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相互连通,一根第一活塞杆穿伸在该第一缸体中,并与该第一活塞固定连接,该第一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一缸体外,且该第一活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活塞杆的两个端部与第一缸体的对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当横向摆动装置相对于臂架转动的时候,第一减震弹簧具有抗冲击的作用,而第一阻尼油缸能够达成衰减横向摆动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舰用小艇收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船舶的横摇和纵摇对小艇收放产生影响的被动式减摆机构
技术介绍
海上的起吊作业需要在海浪的随机扰动下工作。母船受到的遭遇海浪频谱包含了 无数个频率,母船产生随机的六自由度运动。母船的六自由度运动中,横摇和纵摇的运动对 收放过程影响最大。 由于收放装置安装位置通常较高,在大风浪情况下,母船的横摇会引起小艇摆动, 而引起钟摆效应,对于船员和小艇来说都非常危险。并且,船体越长,纵摇摇摆幅值就越大, 对于狭长型的船舶来说,纵摇方向引起的摆动也非常可观,不可忽略。另外,在收放过程中, 风向对收放过程的影响也很大,也会引起小艇的摇摆。 小艇在收放过程中,若摇摆运动过于剧烈,不仅会减小绳索的正常使用寿命,有时 甚至会发生小艇与母船相碰或绳索断裂的事故。 因此,为了减小这种摇晃,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小艇收放装置必须具有减 小或者消除小艇摇晃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减摆机构,减小母 船摇摆运动对小艇的影响,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使收放装置在较大风浪的情况 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被动式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 —个臂架的一端是悬伸端; —个横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臂架的悬伸端上,能够相对臂架作横向摆动; —个第一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一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臂架上,该第一缸体内设有一个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两个液压腔内均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相互连通,一根第一活塞杆穿伸在该第一缸体中,并与该第一活塞固定连接,该第一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一缸体外,且该第一活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活塞杆的两个端部与第一缸体的对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个纵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能够相对横 向摆动装置作纵向摆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个第二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二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横向 摆动装置上,该第二缸体内设有一个第二活塞,该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 两个液压腔内均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二溢流阀相互连通, 一根第二活塞杆穿伸在该第3二缸体中,并与该第二活塞固定连接,该第二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二缸体外,且该第二 活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在该纵向摆动装置上,并在第二活塞杆的两个端部与第二缸体的对 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二减震弹簧。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纵向摆动装置是中空结构,一个快速脱钩穿置在该纵向 摆动装置内,该快速脱钩并与吊索相连,该吊索另一端连接绞车。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对准装置的纵向摆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一个吊椎,该吊 锥具有朝下扩大状的喇叭口,且该喇叭口与该纵向摆动装置的内部相通,以供该快速脱钩 通过。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臂架的另一端与船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减震 弹簧的减震以及阻尼油缸的耗能,将船舶的摆动影响减小,以顺利并安全地完成对小艇的 收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横向减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纵向减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对准装置71 ;横向摆动装置711 ;纵向摆动装置712 ;销轴713 ;销 轴714 ;纵向减摆机构72 ;第二阻尼油缸721 ;第二缸体7211 ;第二固定板7212 ;第二活塞7213 ;第二溢流阀7214 ;第二活塞杆7215 ;第二铰链7216 ;第二减震弹簧722 ;快速脱钩73 ;吊椎74 ;横向减摆机构75 ;第一阻尼油缸751 ;第一缸体7511 ;第一固定板7512 ;第一活塞7513 ;第一溢流阀7514 ;第一活塞杆7515 ;第一铰链7516 ;第一减震弹簧752 ;臂架 76 ;悬伸端761 ;吊索7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结构和功能,首先介绍舰用小艇收放装置的基本结构。 如图l所示,臂架76的一端与舰艇等船舶连接,其另一端是向外伸出的悬伸端 761。由于臂架76与船舶相连的部分并不是本申请的重点内容,因此图中并未示出,也不作 详细描述,公众知道该臂架76可以从船舰向船侧的海面上空伸出和收回即可。 —个对准装置71连接在臂架76的悬伸端761。该对准装置71包括横向摆动装置 711与纵向摆动装置712,其中结合图1、图2所示,该横向摆动装置711通过销轴713枢 接在该悬伸端761上,可相对臂架76作横向摆动(从图1、图2中看去,即作左右摆动);再 结合图1、图3所示,而该纵向摆动装置712通过销轴714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711上,可 相对横向摆动装置711作纵向摆动(从图1、图2中看去,即作穿透纸面方面的摆动)。 该对准装置71的纵向摆动装置712是中空结构,一个快速脱钩73穿置在该纵向 摆动装置712内,该快速脱钩73并与吊索77相连,通过该吊索77另一端连接的绞车(图 中未示)控制快速脱钩73以及快速脱钩73上连接的小艇进行升降运动。而该快速脱钩73 用来控制吊索77与小艇(图中未示)形成连接或者脱离的关系。4 该对准装置71的纵向摆动装置712的下端如图1、3所示,焊接连接有一个吊椎 74,该吊锥74具有朝下扩大状的喇叭口,且该喇叭口与该纵向摆动装置712的内部相通,可 供该快速脱钩73通过。由于喇叭口的形状限定,使得快速脱钩73往上运动并縮入纵向摆 动装置712的过程不会发生卡滞,动作更为顺畅。 在舰艇等船舶收或者放小艇的过程中,随着海浪的随机扰动,船舶产生随机的六 自由度运动。船舶的六自由度运动中,横摇和纵摇的运动对收放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例 如,船舶横摇,将使横向摆动装置711与臂架76之间产生横向摇摆;船舶纵摇,将使纵向摆 动装置711与横向摆动装置713之间产生纵向摇摆。如果这两种摆动没有得到好的缓解, 无疑将对小艇的收放产生极大的困扰,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财物的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 为了解决摇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被动式减摆机构,其又分为横向减摆 机构75和纵向减摆机构72。 如图2所示,是横向减摆机构75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一个第一阻尼油缸751,该 第一阻尼油缸751具有的第一缸体7511与一个第一固定板7512枢接,该第一固定板7512 则固定在臂架76上,使得该第一缸体7511可相对臂架76转动。该第一缸体7511内设有 一个第一活塞7513,该第一活塞7513将第一缸体7511分为两个液压腔,该两个液压腔内均 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7514相互连通。 一根第一活塞杆7515穿伸在该第一缸 体7511中,并与该第一活塞7513固定连接,该第一活塞杆7515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一缸体 7511夕卜,其中一端通过第一铰链7516枢接在横向摆动装置711上。在第一活塞杆7515的 两个端部与第一缸体7511的对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752。 如图3所示,是纵向减摆机构72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一个第二阻尼油缸721,该 第二阻尼油缸721具有的第二缸体7211与一个第二固定板7212枢接,该第二固定板7212 则固定在横向摆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臂架的一端是悬伸端;一个横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臂架的悬伸端上,能够相对臂架作横向摆动;一个第一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一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臂架上,该第一缸体内设有一个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两个液压腔内均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相互连通,一根第一活塞杆穿伸在该第一缸体中,并与该第一活塞固定连接,该第一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一缸体外,且该第一活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活塞杆的两个端部与第一缸体的对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被动式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臂架的一端是悬伸端;一个横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臂架的悬伸端上,能够相对臂架作横向摆动;一个第一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一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臂架上,该第一缸体内设有一个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两个液压腔内均充满油液,并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相互连通,一根第一活塞杆穿伸在该第一缸体中,并与该第一活塞固定连接,该第一活塞杆的两端均伸出该第一缸体外,且该第一活塞杆的其中一端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活塞杆的两个端部与第一缸体的对应端之间分别抵接有一个第一减震弹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纵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能够相对横向摆动装置作纵向摆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阻尼油缸具有的第二缸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该横向摆动装置上,该第二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成将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远洋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