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54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槽底板上,沿径向位,与环形液槽风道内、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防液抑波装置内、外环板;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外挡板;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外挡板分别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冷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技术介绍
环冷机环形风道的动密封采用环形风道液密封方式实现,具体由固定安 装的环形液槽和与环形液槽相配合的门型密封装置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动密 封。在冷却区环形液槽底部开设多个便于冷却风通过的通孔。门型密封装置 径向断面呈门型,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开设有与台车进风管相连通的出风口 。 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门型风道外环板分别插入环形液槽的内环 液槽和外环液槽的液体中,并与液槽底板保持一段距离。门型密封装置悬吊 式地安装在回转框架的台车支承梁上,随回转框架一起运转,从环形液槽底 部通孔进入环形风道的冷却风再经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出风口进入台车。在环冷机的装料和卸料区不需要对台车物料进行冷却,此区域称为非冷 却区,其余需要对台车物料进行冷却的区域称为冷却区。为了保证环形风道 冷却区的压力风不进入非冷却区,需要在环形风道冷却区与非冷却区之间进 行密封。通常^^支术条件下,采用在环形风道端部固定安装挡板,以防止冷风进入 非冷却区。在冷却区到非冷却区的过渡区域,所述挡板虽然可以拦截一部分 冷风。但由于环形风道冷却区内有高速流动的正压冷却风的存在,且环冷机的 安装和加工误差可能造成门型密封装置具有环冷机径向和轴向的位移。当门 型密封装置盖板产生径向跑偏和轴向位移时,就会出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与 所述挡板之间的刮蹭,甚至损坏所述挡板。这样挡板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之 间产将生间隙,从而造成高速流动的正压冷却风从门型密封装置与挡板之间 的间隙进入到非冷却区,对非冷却区的卸料等环节产生影响。而且高速流动 的正压冷却风会造成环形液槽中的液体产生强烈波动和液花并随风进入非冷 却区和台车,环形液槽的水被带走,使得冷却区的液密封不能正常进行。而 且进入台车的液体会使台车簏板粘灰结块,影响蓖板透风和物料冷却,结块严重时还会引起台车卸料和复位事故。参见图1,现有在冷却区和非冷却区之间设置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 以实现在冷却区II区和非冷却区I区之间的密封。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与环形液槽4底部最近一个进风口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范围内的环 形风道被称为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位 于冷却区II区内。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内,下部是液槽底板41,顶部是门型密封装 置盖板33,两側是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前端是紧邻非 冷却区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后端是液槽风道端板61a。液槽风道端板 61a是盲板,液槽风道端板61a与液槽风道内环板44和液槽风道外环板45等 高。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与环形液槽的内环液槽和外环液槽相 连贯。环形风道的门型密封装置3是随台车一起运动的,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 33上的出风口经过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时,环形液槽4的液体会随风进 入台车,液体进入台车会使台车氮板粘灰结块,影响乾板透风和物料冷却, 结块严重时还会引起台车卸料和复位事故。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的 防液抑波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用于 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设置在环形风 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上,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 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沿径向位设 置,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 和连接板;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 径向宽度,优选大于环形液槽风道内、外环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所述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1为盲板;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于环形液槽底部设置有的防液抑 波装置内环板和外环板;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 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门型 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 外环板和液槽底板防渗漏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连接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 置外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以及液槽底板防渗漏 连接。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防液抑波装置内 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等高。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根据防液抑波装置内 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的环向长度,具体为至少一组柔性密封档板。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档板至少具有两个"几"形凸起,所述两个"几" 形凸起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连接部。优选地,在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垫块。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设置在液槽底板上的连接底立板,以及与 所述连接底立板相连的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所述连接底立板具有一定高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分别具有 一定宽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用于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环形液槽风 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 板,且均为防渗漏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 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釆用防腐材料。由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设置在环形风 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环形液槽底板上,且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防 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并且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这样当压力风进入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 时,连接板可以将压力风导向,使得压力风沿着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前的过渡 区进入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通风孔。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的出风口运动,进入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 一直到 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出风口离开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前,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 性密封外挡板将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 运动。这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既在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 密封外挡板与门型密封装置之间起密封作用,又在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 封外挡板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的液面上起到阻风作用,防止压力风在 液面经过而激起波浪和液花,以免液体随风进入台车。同时,因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与环形液槽风道相通,且端部密封过渡区 III区的径向宽度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出风口的径向宽度。冷却区的压力风 可以迅速从环形液槽风道端部进到过渡区,并会随即进入台车。因为环形风 道端部密封装置的密封和阻挡作用能有效阻止压力风通过而进入非冷却区。当环冷机的安装和制造偏差可能造成门型密封装置具有径向位移时,被 门型风道内(或外)环板挤压的柔性密封内(或外)档板安装固定部的下方 有垫块,"几,,形凸起的下方具有径向变形的位移空间,柔性密封内(或外) 档板与门型风道内(或外)环板之间处于一定的压紧接触状态。而相对应的 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上,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 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沿径向位设置,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所述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环形液槽底部设置有的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外环板; 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 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亮戴传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