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变速箱、拱腰式移动底盘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变速箱、拱腰式移动底盘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46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拱腰式移动底盘及车辆,变速箱设有动力输入轴,变速箱两侧设有第一、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一、第二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中间轴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且第一、第二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两套换向齿轮机构与变速箱两侧的第三、第四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中间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齿轮组与第一、第二动力输出轴相连,在第一中间轴的两端均设置一套制动机构,由制动机构来对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或第二传动齿轮组进行制动;变速箱还设有PTO输出轴,动力输入轴上设有PTO滑移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变速箱内部结构紧凑,一体化程度高,具备高/低速切换、前进/后退切换以及5个输出轴,功能全面且能够满足拱腰式移动底盘的驱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机械,具体涉及到一种变速箱、拱腰式移动底盘及车辆


技术介绍

1、cn 217496310 u公开了一种全驱牵引底盘,该底盘同时配置有两种不同的行走驱动机构,在前侧搭载牵引履带,后侧配置两个行走轮,使得机器人同时具备运行速度快、机动性好、爬坡能力强等优点。

2、为了同时驱动牵引履带和两个行走轮的转动,该专利在底盘上搭载有一个变速箱,变速箱两端设有两根相对独立的输出轴,该变速箱通过外置的两组拨杆来控制两根输出轴的动力输出,并由丝杠电机来转动拨杆。

3、由于丝杠电机和拨杆为外置,车辆在恶劣环境工作容易导致拨杆转动比较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希望能提供一种全新的变速箱设计,提高变速箱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设有与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相连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变速箱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独立的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中间轴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且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两套换向齿轮机构与所述变速箱两侧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第四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2、第一中间轴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齿轮组与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相连,在第一中间轴的两端均设置一套制动机构,由制动机构来分别对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或第二传动齿轮组进行制动;

3、所述变速箱还设有pto输出轴,所述pto输出轴通过pto传动机构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上设有pto滑移套用于连接/断开动力输入轴和pto传动机构。

4、进一步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轴头与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相连,轴头、动力输入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固定安装于输入轴上,第二双联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轴头上且能轴向滑动,

5、所述变速箱设有高低速切换机构,所述高低速切换机构包含有二轴、第一双联齿轮和高低档滑移套,第一双联齿轮套装在二轴上,第一双联齿轮用于连接第二双联齿轮或者第三双联齿轮,高低档滑移套用于带动第二双联齿轮轴向滑动以连接第三双联齿轮或第一双联齿轮;

6、在低速档传动工况下,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断开连接,第一双联齿轮同时与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相连,轴头的动力经过第二双联齿轮、第一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带动动力输入轴低速转动,

7、在高速档传动工况下,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直连且与第一双联齿轮断开连接,轴头的动力直接传递到动力输入轴高速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箱设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

9、动力输入轴为齿轮轴,在动力输入轴上套装有能够轴向滑动的前后档滑移套,在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位于前后档滑移套两侧的前进挡双联齿轮、倒挡双联齿轮,由前后档滑移套的轴向滑动以将前进挡双联齿轮或者倒挡双联齿轮与动力输入轴相连;

10、在二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和,第八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固定的第十一齿轮相连;倒挡双联齿轮和第十齿轮相连;

11、在变速箱内设有三轴,三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和前进挡双联齿轮相连,第七齿轮和第九齿轮连接。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第二中间轴以及同轴的左小轴和右小轴;

13、第一传动齿轮组包含依次传动连接的第十三齿轮、第四双联齿轮、第六双联齿轮、第一输出齿轮,第十三齿轮安装在第一中间轴上,第四双联齿轮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六双联齿轮安装在左小轴上,第一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一动力输出轴上;

14、第二传动齿轮组包含依次传动连接的第十二齿轮、第五双联齿轮、第七双联齿轮、第二输出齿轮,第十二齿轮安装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五双联齿轮安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七双联齿轮安装在右小轴上,第二输出齿轮安装在第二动力输出轴上。

15、进一步的,第十三齿轮、第十二齿轮套装在第一中间轴上且能够轴向滑动并与第十一齿轮内啮合,或者,

16、第十三齿轮、第十二齿轮为套装在第一中间轴上的可轴向滑动的内外齿轮,第一中间轴中部设有与第十三齿轮、第十二齿轮内圈相啮合的花键,且花键两端为光杆;

17、每套制动机构包含有摩擦离合器、牵引机构,由牵引机构分别带动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轴向移动;

18、当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轴向移动并靠近摩擦离合器,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与花键或者第十一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与第一中间轴相对滑转,由摩擦离合器分别制动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

19、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为电磁铁或者机械拉杆;

20、若所述牵引机构为电磁铁,每套制动机构还设有复位机构,电磁铁通电后分别带动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轴向移动,且电磁铁失电后由复位机构使第十二齿轮和/或第十三齿轮复位。

21、进一步的,第一换向齿轮机构包含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换向齿轮机构包含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

22、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上,第二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三动力输出轴、第四动力输出轴上。

23、进一步的,pto传动机构包含分别安装在pto输出轴、动力输入轴上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pto滑移套相连,通过轴向滑动pto滑移套以传动连接第二链轮。

24、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拱腰式移动底盘前端设有履带牵引机构,履带牵引机构设有两根履带动力轴,履带动力轴之间通过差速器相连,拱腰式移动底盘后端左右两侧设有行走轮,所述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上述的变速箱,

25、第三动力输出轴、第四动力输出轴与两侧的行走轮相连,

26、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链条或者万向节传动轴与两根履带动力轴相连;

27、拱腰式移动底盘后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挂设备,所述外挂设备的动力输入端与pto输出轴相连。

28、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辆。

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速箱的优点在于:

30、1)具备高/低速切换、前进/后退切换以及5个输出轴,5个输出轴分别用于驱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轮、履带以及外挂设备,功能全面且能够满足拱腰式移动底盘的驱动需求;

31、2)在变速箱内部设有制动机构,可以对单侧车轮及履带进行制动,实现原地转向,并且pto轴也配套有单独的pto滑移套以启动/关闭pto轴;

32、3)二轴上的第一双联齿轮作为减速齿轮来切换高低速,且二轴上还设有用于带动第一中间轴的第八齿轮,使得变速箱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变速箱体积,一体化程度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设有与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相连的动力输入轴(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独立的第一动力输出轴(42)和第二动力输出轴(26),第一动力输出轴(42)、第二动力输出轴(26)通过第一中间轴(23)与动力输入轴(19)传动连接,且第一动力输出轴(42)、第二动力输出轴(26)分别通过两套换向齿轮机构与所述变速箱两侧的第三动力输出轴(43)、第四动力输出轴(27)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设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为电磁铁或者机械拉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齿轮机构包含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40),第二换向齿轮机构包含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PTO传动机构包含分别安装在PTO输出轴(30)、动力输入轴(19)上的第一链轮(33)、第二链轮(32),第一链轮(33)通过链条与PTO滑移套(31)相连,通过轴向滑动PTO滑移套(31)以传动连接第二链轮(32)。

9.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拱腰式移动底盘(100)前端设有履带牵引机构(110),履带牵引机构(110)设有两根履带动力轴(111),履带动力轴之间通过差速器相连,拱腰式移动底盘(100)后端左右两侧设有行走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箱,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搭载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拱腰式移动底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设有与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相连的动力输入轴(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独立的第一动力输出轴(42)和第二动力输出轴(26),第一动力输出轴(42)、第二动力输出轴(26)通过第一中间轴(23)与动力输入轴(19)传动连接,且第一动力输出轴(42)、第二动力输出轴(26)分别通过两套换向齿轮机构与所述变速箱两侧的第三动力输出轴(43)、第四动力输出轴(27)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设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为电磁铁或者机械拉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范永豪黄川程飞飞乔石杨林南刘铭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