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急呼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3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提供一种紧急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所述呼叫器本体包括绑带、外壳、呼叫触发机构和闪光机构,所述绑带的底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闪光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所述呼叫触发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该紧急呼叫器在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利用对空心球进行按压后,在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进而将顶杆推进实现对顶部行程开关的触发过程,能够在任意方向进行挤压触发,同时在老人摔倒导致将该紧急呼叫器压住后,仍旧能够通过挤压自动实现呼叫报警的功能,并实现了防误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智慧养老领域,具体为一种紧急呼叫器


技术介绍

1、紧急呼叫器广泛应用于医院、养老院等护理场所,能够佩戴在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员身上,通过按压开关的形式及时向外部发送呼叫信号,提供紧急救援的功能。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2222515758.1所述的一种智慧养老紧急呼叫器,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设置的魔术贴软毛与魔术贴刺钩便于将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粘贴在一起,方便老人将该紧急呼叫器佩戴在手腕上,方便了老人使用,提升了该紧急呼叫器的使用便携性。

2、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技术中将紧急呼叫器佩戴在身上时,需要通过手动按压的形式进行触发,但是大部分的应用场景中,当老年人摔倒后如果对紧急呼叫器产生了挤压,往往会导致无法快速的进行自主触发,甚至出现昏迷后无法手动控制,而下坠感应的形式具有较高的误触概率,难以适用于多种场景中,另一方面,通过信号传输以及蜂鸣报警的形式较为简单,在复杂的场所中仍旧难以快速判断老人所处的具体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呼叫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在受到摔倒按压覆盖后能够自主触发呼叫,并提供了防误触功能,安全性更高,提供了额外的灯光警报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紧急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所述呼叫器本体包括绑带、外壳、呼叫触发机构和闪光机构,所述绑带的底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闪光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所述呼叫触发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且该行程开关控制外壳内侧的通信模块与外部配套使用响铃设备进行无线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呼叫触发机构包括空心球和行程开关,所述空心球安装在压力通道的底部,所述压力通道的内侧填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与行程开关的中心位置相对齐。

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板的侧边贴装有密封圈,且活塞板通过该密封圈与压力通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板的底部连接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的底部与压力通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通道的顶部嵌入到外壳的内侧,且压力通道的上方连接有泄压管,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管的末端通过泄压孔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行程开关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结构,且顶杆的顶部与该内凹部分相对齐,所述泄压管与压力通道内部的连通口开设在行程开关顶部侧边。

7、进一步的,所述闪光机构包括闪光灯和配重块,所述外壳的中间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底部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透光围板,所述中心管的表面套设有轴承。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一侧连接有闪光灯,所述轴承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和闪光灯分别安装在中心管相反的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大于闪光灯的重量,所述透光围板的底部与托板的表面粘接为整体。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所述呼叫器本体包括绑带、外壳、拉绳、呼叫触发机构、闪光机构、泄压孔、空心球、压力通道、活塞板、顶杆、行程开关、泄压管、密封圈、弹性隔膜、托板、中心管、透光围板、轴承、闪光灯、连接杆、配重块。

11、1.该紧急呼叫器在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利用对空心球进行按压后,在内部形成高压状态,进而将顶杆推进实现对顶部行程开关的触发过程,摒弃了按键式结构,能够在任意方向进行挤压触发,同时在老人摔倒导致将该紧急呼叫器压住后,仍旧能够通过挤压自动实现呼叫报警的功能。

12、2.该紧急呼叫器在呼叫触发机构的内侧设置有空腔结构,并在空腔的顶部设置狭小的泄压管和外侧的泄压孔,因此当该空心球与外部发生碰撞出现误触的情况时,由于压力通道内部的空气从泄压管泄出需要一定时间,使得瞬间的碰撞能够避免顶杆直接对行程开关进行触发,实现了防误触的功能。

13、3.该紧急呼叫器在顶部设置有闪光机构,通过闪光机构内侧的闪光灯即可在触发呼叫和警报时自动开启,在夜间能够利用闪烁的形式对外部进行位置提示,并通过安装的配重块能够将闪光灯始终朝向顶部进行照射,优化了警示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急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器本体包括绑带(1)、外壳(2)、呼叫触发机构(4)和闪光机构(5),所述绑带(1)的底部连接有拉绳(3),所述拉绳(3)的底部与外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内侧安装有闪光机构(5),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4),所述呼叫触发机构(4)的内侧设置有压力通道(8),所述压力通道(8)的内侧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11),且该行程开关(11)控制外壳(2)内侧的通信模块与外部配套使用响铃设备进行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触发机构(4)包括空心球(7)和行程开关(11),所述空心球(7)安装在压力通道(8)的底部,所述压力通道(8)的内侧填装有活塞板(9),所述活塞板(9)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与行程开关(11)的中心位置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9)的侧边贴装有密封圈(13),且活塞板(9)通过该密封圈(13)与压力通道(8)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板(9)的底部连接有弹性隔膜(14),所述弹性隔膜(14)的底部与压力通道(8)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通道(8)的顶部嵌入到外壳(2)的内侧,且压力通道(8)的上方连接有泄压管(12),所述外壳(2)的表面开设有泄压孔(6),所述泄压管(12)的末端通过泄压孔(6)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1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结构,且顶杆(10)的顶部与该内凹结构相对齐,所述泄压管(12)与压力通道(8)内部的连通口开设在行程开关(11)的顶部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机构(5)包括闪光灯(19)和配重块(21),所述外壳(2)的中间设置有中心管(16),所述中心管(16)的底部安装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的顶部外侧安装有透光围板(17),所述中心管(16)的表面套设有轴承(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8)的一侧连接有闪光灯(19),所述轴承(18)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末端安装有配重块(21),所述配重块(21)和闪光灯(19)分别安装在中心管(16)相反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1)的重量大于闪光灯(19)的重量,所述透光围板(17)的底部与托板(15)的表面粘接为整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急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器本体包括绑带(1)、外壳(2)、呼叫触发机构(4)和闪光机构(5),所述绑带(1)的底部连接有拉绳(3),所述拉绳(3)的底部与外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内侧安装有闪光机构(5),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呼叫触发机构(4),所述呼叫触发机构(4)的内侧设置有压力通道(8),所述压力通道(8)的内侧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11),且该行程开关(11)控制外壳(2)内侧的通信模块与外部配套使用响铃设备进行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触发机构(4)包括空心球(7)和行程开关(11),所述空心球(7)安装在压力通道(8)的底部,所述压力通道(8)的内侧填装有活塞板(9),所述活塞板(9)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与行程开关(11)的中心位置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9)的侧边贴装有密封圈(13),且活塞板(9)通过该密封圈(13)与压力通道(8)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板(9)的底部连接有弹性隔膜(14),所述弹性隔膜(14)的底部与压力通道(8)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急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贤曾镜锵张树滨胡馨文吴逸航高临生黄凯珊吴环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盒衷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