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团专利>正文

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2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筒体(2)、连接在蒸汽筒体(2)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连接在蒸汽筒体(2)内腔底部的隔套(12);蒸汽筒体(2)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导汽管(1);蒸汽筒体(2)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进水口(3);加热装置包括壳体(8)及位于壳体(8)内的发热管;壳体(8)与发热管之间为铝压铸体(9);发热管由与蒸汽筒体(2)轴线平行的电源引脚(6)和与蒸汽筒体(2)轴线垂直的螺旋型发热体(7)构成;壳体(8)顶部为弧形面(10)。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液体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有效增大汽化表面积,使蒸汽稳定产生且以连续地方式从导汽管中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挂烫机上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一般由蒸汽筒体以及位于蒸汽筒体内的加热装置组成,这种蒸汽发生器在工 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加热装置对蒸汽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蒸汽筒体内的液体则会在加热 装置持续加热的情况下而被逐渐汽化,这种被汽化的液体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蒸汽。目前,现 在技术中有一种蒸汽发生器,它包括蒸汽筒体以及位于蒸汽筒内的加热装置;所述蒸汽筒体 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内腔相通的导汽管;所述蒸汽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蒸汽筒体内腔相通 的进水口;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采用铝压铸方式与壳体连成一整体的U型发热管。 由于上述发热装置内的发热管为U形结构,因此,当U型发热管在通电后,它所产生的热量 是向两侧进行扩散的,两侧扩散热量的方式经常会使蒸汽筒体内的液体受热不均匀,减小液 体的汽化表面积,从而不但造成蒸汽产生不稳定,而且蒸汽常会以断断续续的方式从导气管 中排出。另外,由于上述蒸汽发生器一般都为整体式结构,即上述的加热装置与蒸汽筒体往往都 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而焊接是一种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因此,当所述的加热 装置损坏时,使用者很难对加热装置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液体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有效增大汽化表 面积,使蒸汽稳定产生且能以连续方式从导汽管中排出的蒸汽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蒸汽发生器,它包括蒸汽筒体、连 接在蒸汽筒体底部的加热装置W及连接在蒸汽筒体内腔底部的隔套;所述蒸汽筒体顶部连接 有与蒸汽筒体内腔相通的导汽管;所述蒸汽筒体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内腔相通的进水口;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发热管;所述壳体与发热管之间为铝压铸体;所述的发热管由与蒸汽筒体轴线平行的电源引脚和与蒸汽筒体轴线垂直的螺旋型发热体构成; 所述电源引脚和螺旋型发热体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壳体、铝压铸体、发热体以及隔套均位于 蒸汽筒体内腔中;所述壳体顶部为弧形面;所述隔套套在壳体的外部。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中的U型发热管 通电后其热量向两侧扩散不同,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发热管为一个螺旋形的发热体且包住它的壳 体顶部又为弧形面,同时还在壳体外壁周围设有隔套,因此,当螺旋形的发热体通电后,它 所产生的热量是以螺旋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这种螺旋形的热量则会在弧形面和隔套的作用 下均匀地向蒸汽筒体顶部扩散,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在加热装置顶部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高温温场, 使蒸汽筒体内的液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发热体所产生的热量,本专利技术的这种传热方式不但 使蒸汽筒体内的液体受热均匀,从而大大增加液体的汽化表面积,而且还会使本专利技术所产生 的蒸汽以涡流的形式连接不断地从导汽管中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与蒸汽筒体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与现在技术中蒸汽发生汽为一整体式结构不同,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蒸汽筒体与加热装置为可拆卸连 接,因此,当本专利技术中的蒸汽筒体或加热装置损坏时,使用者可以简便、快捷地通过拆卸对 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蒸汽发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加热装置的分解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导汽管,2、蒸汽筒体,3、进水口, 4、密封垫,5、固定板,6、电源引 脚,7、发热体,8、壳体,9、铝压铸体,10、弧形面,11、通气孔,12、隔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筒体 2、连接在蒸汽筒体2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连接在蒸汽筒体2内腔底部的隔套12;所述蒸汽筒体2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导汽管1;所述导气管1的周壁上设有六个径向 的通气孔11;所述蒸汽筒体2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进水口 3;所述的加热 装置包括壳体8以及位于壳体8内的发热管;所述壳体8顶部为弧形面10;所述壳体8采用 特氟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发热管由与蒸汽筒体2轴线平行的电源引脚6和与蒸汽筒体2轴线垂直的螺旋型发热体7构成;所述电源引脚6和螺旋型发热体7为一个整体;所述壳体8与螺旋型发热体7之间为铝压铸体9,换句话说,所述螺旋型发热体7采用铝压铸方式与壳 体8连成一个整体,即将铝灌住到壳体8与螺旋型发热体7之间,铝材料冷却后会形成一个 具有导热作用的铝压铸体9,此时,铝压铸体9则会将壳体8与螺旋型发热体7连接在一起, 与此同时,铝压铸体9顶部也会形成一个与弧形面10相吻合的弧面。所述的壳体8、铝压铸 体9、发热体7以及隔套12均位于蒸汽筒体2内腔中;所述隔套12套在壳体8的外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与蒸汽筒体2之间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 这种可拆卸连接具体采用以下结构,所述蒸汽筒体2底部设有一个可顶在壳体8和铝压铸体 9底部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两端通过两个螺栓与蒸汽筒体2连接;所述固定板5与蒸 汽筒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进水口3与水源连接,水被灌入蒸汽筒体2内,在水位达到蒸 汽筒体2内腔高度的三分之二后停止灌水,接通加热装置电源,螺旋型发热体7开始发热, 当蒸汽筒体2内的水被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水的表面开始产生蒸汽,连续不断蒸汽会从导汽 管1内腔及其周壁上开设的通气孔11向外排出,在蒸汽产生的过程中,进水口 3会不断地向 蒸汽筒体2内进行补水。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发生器,它包括蒸汽筒体(2)以及连接在蒸汽筒体(2)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蒸汽筒体(2)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导汽管(1);所述蒸汽筒体(2)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进水口(3);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8)以及位于壳体(8)内的发热管;所述壳体(8)与发热管之间为铝压铸体(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连接在蒸汽筒体(2)内腔底部的隔套(12);所述的发热管由与蒸汽筒体(2)轴线平行的电源引脚(6)和与蒸汽筒体(2)轴线垂直的螺旋型发热体(7)构成;所述电源引脚(6)和螺旋型发热体(7)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壳体(8)、铝压铸体(9)、发热体(7)以及隔套(12)均位于蒸汽筒体(2)内腔中;所述壳体(8)顶部为弧形面(10);所述隔套(12)套在壳体(8)的外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蒸汽筒体(2)之间的连接是指可拆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连接是指,所述蒸汽 筒体(2)底部设有一个可顶在壳体(8)和铝压铸体(9)底部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 的两端通过螺栓与蒸汽筒体(2)连接;所述固定板(5)与蒸汽筒体(2)之间设有密封垫(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筒体(2)、连接在蒸汽筒体(2)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连接在蒸汽筒体(2)内腔底部的隔套(12);蒸汽筒体(2)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导汽管(1);蒸汽筒体(2)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进水口(3);加热装置包括壳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发生器,它包括蒸汽筒体(2)以及连接在蒸汽筒体(2)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蒸汽筒体(2)顶部连接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导汽管(1);所述蒸汽筒体(2)侧壁下部设有与蒸汽筒体(2)内腔相通的进水口(3);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8)以及位于壳体(8)内的发热管;所述壳体(8)与发热管之间为铝压铸体(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连接在蒸汽筒体(2)内腔底部的隔套(12);所述的发热管由与蒸汽筒体(2)轴线平行的电源引脚(6)和与蒸汽筒体(2)轴线垂直的螺旋型发热体(7)构成;所述电源引脚(6)和螺旋型发热体(7)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壳体(8)、铝压铸体(9)、发热体(7)以及隔套(12)均位于蒸汽筒体(2)内腔中;所述壳体(8)顶部为弧形面(10);所述隔套(12)套在壳体(8)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团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