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44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技术涉及筒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包括灯壳,灯壳的顶部安装有反光组件,反光组件的内侧安装有透光件,灯壳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光源,光源外接导线,反光组件包括防眩光反光杯,透光件卡接在防眩光反光杯的中部。该多功能防眩光筒灯中,通过反光组件能够将光源的光线集中发射出,且反光组件的安装和拆卸都通过卡接配合,一般的用户进行拆卸和安装时较为方便,且通过SMD贴片光源板和COB贴片光源板的变换使用,配合不同的反光组件,实现不同功能光源的安装和使用,SMD贴片光源板能够形成点光、眩光,COB贴片光源板产生的光源视角大且易调整,不存在点光、眩光,通过改变光源的结构方便用户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筒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


技术介绍

1、市场上的筒灯构造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随着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不断出现,追求单价低组成便利及其款型能在原来基础上变换的需求才是市场上真正实用的产品、有竞争力产品。

2、现有的筒灯产品结构单一,其内部光源的拆装和固定较为不便,在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光源时较为不便,且对于一些用户,反光组件的安装较为复杂,造成很大的不便,且光源的功能也单一,现有的筒灯结构不便于不同功能光源的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筒灯产品结构单一,其内部光源的拆装和固定较为不便于,在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光源时较为不便,且对于一些用户,光源的安装较为复杂,造成很大的不便,且光源的功能也单一,现有的筒灯结构不便于不同功能光源的安装和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顶部安装有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的内侧安装有透光件,所述灯壳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光源,光源外接导线,所述反光组件包括防眩光反光杯,所述透光件卡接在防眩光反光杯的中部,所述防眩光反光杯的两侧外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灯壳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定位板卡接配合。

3、作为优选,所述灯壳的两侧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卡扣,所述灯壳的外壁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导线穿过穿线孔,且所述导线靠近穿线孔处安装有密封塞。

4、作为优选,所述防眩光反光杯的顶部外侧安装有若干透光件固定卡板,所述透光件固定卡板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透光件的外侧通过透光件固定卡板的端头卡槽卡紧固定。

5、作为优选,所述透光件为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为圆形平面结构,位于防眩光反光杯的顶部,光源为smd贴片光源板。

6、作为优选,所述smd贴片光源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灯壳的顶部,所述灯壳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栓孔。

7、作为优选,所述透光件为玻璃罩,所述玻璃罩为圆形平面结构,所述玻璃罩的外侧安装有角度反光杯,所述角度反光杯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且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角度反光杯的侧边通过透光件固定卡板的端头卡槽卡紧固定,光源为cob贴片光源板。

8、作为优选,所述灯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凸起的圆环,所述cob贴片光源板卡在圆环的内侧,所述cob贴片光源板通过胶水固定在灯壳的顶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该多功能防眩光筒灯中,通过反光组件能够将光源的光线集中发射出,且反光组件的安装和拆卸都通过卡接配合,一般的用户进行反光组件的拆卸时,拆卸和安装时较为方便,且通过smd贴片光源板和cob贴片光源板的变换使用,配合不同的反光组件,实现不同功能光源的安装和使用,smd贴片光源板能够形成点光、眩光,cob贴片光源板产生的光源视角大且易调整,不存在点光、眩光,通过改变光源的结构方便用户灵活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顶部安装有反光组件(2),所述反光组件(2)的内侧安装有透光件(3),所述灯壳(1)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光源,光源外接导线(4),所述反光组件(2)包括防眩光反光杯(21),所述透光件(3)卡接在防眩光反光杯(21)的中部,所述防眩光反光杯(21)的两侧外部安装有定位板(212),所述灯壳(1)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定位板(212)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两侧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卡扣(5),所述灯壳(1)的外壁设置有穿线孔(12),所述导线(4)穿过穿线孔(12),且所述导线(4)靠近穿线孔(12)处安装有密封塞(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反光杯(21)的顶部外侧安装有若干透光件固定卡板(211),所述透光件固定卡板(21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透光件(3)的外侧通过透光件固定卡板(211)的端头卡槽卡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3)为扩散板(31),所述扩散板(31)为圆形平面结构,位于防眩光反光杯(21)的顶部,光源为SMD贴片光源板(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SMD贴片光源板(42)通过螺丝固定在灯壳(1)的顶部,所述灯壳(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栓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3)为玻璃罩(32),所述玻璃罩(32)为圆形平面结构,所述玻璃罩(32)的外侧安装有角度反光杯(22),所述角度反光杯(22)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且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角度反光杯(22)的侧边通过透光件固定卡板(211)的端头卡槽卡紧固定,光源为COB贴片光源板(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凸起的圆环(14),所述COB贴片光源板(43)卡在圆环(14)的内侧,所述COB贴片光源板(43)通过胶水固定在灯壳(1)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顶部安装有反光组件(2),所述反光组件(2)的内侧安装有透光件(3),所述灯壳(1)的内部底面安装有光源,光源外接导线(4),所述反光组件(2)包括防眩光反光杯(21),所述透光件(3)卡接在防眩光反光杯(21)的中部,所述防眩光反光杯(21)的两侧外部安装有定位板(212),所述灯壳(1)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定位板(212)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两侧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卡扣(5),所述灯壳(1)的外壁设置有穿线孔(12),所述导线(4)穿过穿线孔(12),且所述导线(4)靠近穿线孔(12)处安装有密封塞(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眩光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反光杯(21)的顶部外侧安装有若干透光件固定卡板(211),所述透光件固定卡板(21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透光件(3)的外侧通过透光件固定卡板(211)的端头卡槽卡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军周绿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希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