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43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涉及生产排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初步生产用时数据计算模块,错峰生产顺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每种待生产产品的错峰生产顺序;生产用时差异值计算模块,用于分析生产设备的生产用时差异值;拥挤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与某个生产设备同种类的生产设备的拥挤度;待生产产品生产设备调整分配模块,用于将需调整生产设备产品的数量与某个生产设备同种类的生产设备的拥挤度代入待生产产品生产设备调整分配策略中,将需调整生产设备产品进行生产设备的重新分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个模块的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促进产品的生产进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排程,特别是涉及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的增加,如何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合理生成产品的生产计划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考虑产品的供需情况,例如通过分析工厂产出的产品生产数据和不同生产设备使用时间,以及产品被销售数据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从而帮助生产者避免产品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通过生成合理的生产计划使产品生产进度和生产节奏保持稳定;但忽视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某一生产阶段的生产设备在生产同一产品时也会出现同一产品生产时间差异大,导致产品在某一生产阶段会出现大量堆积的情况,从而延缓产品的生产进度,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可视化不同生产阶段上不同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能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生产计划进行动态实时调整的方法,避免产品在某一生产阶段出现大量堆积和排队的情况。

2、如公开号为cn1148973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动态生产计划排程系统及方法,涉及生产排程
,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工厂的生产数据,并从待排程的订单中采集订单数据;计划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产数据和所述订单数据,采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生成动态排程计划;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排程计划,进行信息反馈;计划输出模块,用于当信息反馈结果不符合预期时重复采用数据采集模块、计划生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生成下一级动态排程计划,直至信息反馈结果符合预期,输出最终动态排程计划,并依据所述最终动态排程计划进行生产。该专利技术将生产计划排程与生产信息关联并实现实时调整与反馈,实现了数字化工厂计划排程的动态调整。

3、如公开号为cn1097845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计划生成处理方法、系统、平台及存储介质。获取设备及待生产原始数据信息;获取销售订单数据信息,并结合设备及待生产原始数据信息,选择与销售订单数据信息相匹配的规则引擎;根据匹配的规则引擎,生成初步生产计划;对初步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生成可实施生产计划。可以实现智能生成生产计划方法,解决生产计划生产时间预测,生产计划设备使用时间安排,操作工人生产的工作量统计与效率计算,提高生产完成率,生产设备监控数据的实时统计与查看,第一时间把最新的生产信息传递给管理人员,帮助管理人员进一步省时省力生成生产计划,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率。

4、以上专利都存在本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忽视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某一生产阶段的生产设备在生产同一产品时也会出现同一产品生产时间差异大,导致产品在某一生产阶段会出现大量堆积的情况,从而延缓产品的生产进度,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s1、获取所有待生产产品的种类、所有同种类待生产产品的数量、生产车间中所有生产设备的种类,以及生产车间中每种生产设备对应的数量;

4、s2、获取待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阶段,基于所有生产阶段,获取每个生产阶段中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种类、以及待生产产品在每种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上生产用时;

5、s3、基于所有待生产产品的种类、待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阶段、每个生产阶段中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种类以及待生产产品在每种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上生产用时,计算每种待生产产品初步生产用时数据;

6、s4、基于每种待生产产品初步生产用时数据、生产车间中每种生产设备对应的数量分析同一种生产设备在同一时间段被对应的待生产产品使用的待生产产品种类;

7、s5、基于s4,分析每种待生产产品的错峰生产顺序;

8、s6、监测所有待生产产品在每个生产阶段中每种生产设备上生产实际用时,分析所有生产设备的生产用时差异值;

9、s7、预设生产用时差异阈值t,当某个生产设备的生产用时差异值大于t时,计算与某个生产设备同种类的生产设备的拥挤度;

10、s8、获取离开上一个生产设备并即将进入生产用时差异值大于t的某个生产设备的待生产产品的数量作为需调整生产设备产品的数量,并将需调整生产设备产品的数量与某个生产设备同种类的生产设备的拥挤度代入待生产产品生产设备调整分配策略中,将需调整生产设备产品进行生产设备的重新分配。

11、具体的,所述s3的具体步骤包括:

12、s31、设待生产产品共有m种,其中第i种待生产产品共有n个生产阶段,第j个生产阶段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有q种,获取第i种待生产产品的n个生产阶段中所有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上的生产用时,根据第j个生产阶段上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的顺序,绘制第i种待生产产品在第j个生产阶段的生产序列时间轴,将第j个生产阶段需要使用的每个生产设备作为轴上的节点,其中第q-1个节点与第q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第i种待生产产品在第j个生产阶段需要使用的第q个生产设备上的生产用时,设第i种待生产产品在第j个生产阶段需要使用的第q个生产设备上的生产用时为;

13、s32、依次绘制出第i种待生产产品在m个生产阶段的生产序列时间轴,并根据生产阶段的顺序,将其合并成第i种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其中第i种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的长度表示第i种待生产产品初步生产用时数据;

14、s33、第i种待生产产品初步生产用时,将作为第i种待生产产品初步生产用时数据;

15、具体的,所述s4的具体步骤为:

16、s41、提取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中同种生产设备对应的节点位置;

17、s42、将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中基于对应的节点位置、对应的节点与上一节点之间所构成的线段进行高亮化显示;

18、s43、将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的起点对齐,进行时间轴比对,其中所述起点为待生产产品开始生产时刻,提取进行高亮化显示后对应的节点与上一节点之间所构成的线段存在交集的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的数量,设其为num,提取对应的节点所对应的生产设备的种类,以及该种类生产设备对应的数量,设其为l。

19、具体的,所述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s51、当num小于等于l时,将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作为对应的所有待生产产品生产计划,将每种待生产产品按每种待生产产品生产序列时间轴进行同时生产;

21、s52、当num大于l时,提取对应的节点所对应的生产设备在生产第i种待生产产品的生产用时,设其为;

22、s53、计算对应的节点所对应的生产设备在生产所有待生产产品的生产用时差异值。

23、具体的,所述s5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的具体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与第q个生产设备同种类的生产设备的拥挤度,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生产产品生产设备调整分配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9.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系统,其基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生产计划智能生成与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君平道威
申请(专利权)人:瑞熙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