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32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壳体,布笼,脱水驱动装置,气囊减震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当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大于最大预设重量时,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增大内部气压并增大至最大气压预设值;当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小于最小预设重量时,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减少内部气压并减小至最小气压预设值;本技术通过在气囊减震装置,以减轻壳体的震动,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壳体的重量,获得布笼内布料的重量;通过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调节气压,以增强减震效果;气囊减震装置疲劳寿命长,不易断裂损坏,增强了缓冲减震效果,提高了脱水机的脱水效率,减少了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水机,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纺织行业中的脱水机采用内筒布笼转动等离心方式,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布料所含的水分甩出去,以达到脱水的目的;

2、传统的脱水机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其用于减震的减震装置多采用避震器或缓冲弹簧,但在长期高强度的使用后,会大大减低避震器或缓冲弹簧的弹性疲劳寿命,甚至断裂损坏,影响缓冲减震效果,需要进行拆卸更换,不仅降低了脱水机的脱水效率,还增加了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脱水机的减震装置弹性疲劳寿命低且容易断裂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

2、本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布笼,用于驱动所述布笼转动的脱水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机架之间的气囊减震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之间并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布笼内布料的重量;

4、当所述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大于最大预设重量时,所述检测装置触发所述气囊减震装置增大内部气压并增大至最大气压预设值;

5、当所述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小于最小预设重量时,所述检测装置触发所述气囊减震装置减少内部气压并减小至最小气压预设值。

6、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壳体、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以及所述机架自上向下依次设置。

7、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气囊减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减震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减震支架上的减震气囊。

8、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上的检测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检测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检测传感器。

9、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座,以及围设于所述壳体底座周侧的壳体本体,所述脱水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底座上。

10、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以及检测传感器,所述气囊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架,以及减震气囊;所述壳体底座、所述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支架、所述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支架、以及所述机架自上向下依次设置。

11、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减震支撑座,所述气囊减震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

12、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减震支撑座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减震支撑柱,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减震支撑柱之间的弹性减震组件。

13、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用于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支撑座顶部和所述壳体底部的活动连接轴,以及套设于所述活动连接轴外侧并用于连接所述减震支撑座顶部和所述壳体底部的弹性件。

14、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所述减震支撑座包括依次围设于所述壳体周侧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三支撑座,所述气囊减震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对应设置的第一气囊减震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对应设置的第二气囊减震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三支撑座对应设置的第三气囊减震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1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与机架之间设置气囊减震装置,以减轻在脱水驱动装置驱动布笼转动时壳体的震动,并通过设在壳体与气囊减震装置之间并与气囊减震装置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壳体的重量,以获得布笼内布料的重量;

17、当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大于最大预设重量时,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增大内部气压并增大至最大气压预设值,进而增大阻尼,增大壳体的稳定性,减少震动;

18、当布笼内布料的重量小于最小预设重量时,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减少内部气压并减小至最小气压预设值,进而减少阻尼,增大壳体的稳定性,减少震动;

19、通过检测装置触发气囊减震装置调节气压,以增强减震效果;并且气囊减震装置疲劳寿命长,不易断裂损坏,增强了缓冲减震效果,不仅提高了脱水机的脱水效率,还减少了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壳体(2),设于所述壳体(2)内的布笼(3),用于驱动所述布笼(3)转动的脱水驱动装置(4),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机架(1)之间的气囊减震装置(5),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之间并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电连接的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所述布笼(3)内布料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所述检测装置(6)、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以及所述机架(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减震支架(51),以及设于所述减震支架(51)上的减震气囊(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上的检测支架(61),以及设于所述检测支架(61)与所述壳体(2)之间的检测传感器(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底座(21),以及围设于所述壳体底座(21)周侧的壳体本体(22),所述脱水驱动装置(4)位于所述壳体底座(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检测支架(61),以及检测传感器(62),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包括减震支架(51),以及减震气囊(52);所述壳体底座(21)、所述检测传感器(62)、所述检测支架(61)、所述减震气囊(52)、所述减震支架(51)、以及所述机架(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1)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壳体(2)的减震支撑座(12),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位于所述底座(11)与所述壳体(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座(12)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减震支撑柱(12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减震支撑柱(121)之间的弹性减震组件(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组件(122)包括用于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支撑座(12)顶部和所述壳体(2)底部的活动连接轴(1221),以及套设于所述活动连接轴(1221)外侧并用于连接所述减震支撑座(12)顶部和所述壳体(2)底部的弹性件(12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座(12)包括依次围设于所述壳体(2)周侧的第一支撑座(123),第二支撑座(124),以及第三支撑座(125),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23)对应设置的第一气囊减震装置(53),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24)对应设置的第二气囊减震装置(54),以及与所述第三支撑座(125)对应设置的第三气囊减震装置(5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壳体(2),设于所述壳体(2)内的布笼(3),用于驱动所述布笼(3)转动的脱水驱动装置(4),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机架(1)之间的气囊减震装置(5),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之间并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电连接的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所述布笼(3)内布料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所述检测装置(6)、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以及所述机架(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减震支架(51),以及设于所述减震支架(51)上的减震气囊(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上的检测支架(61),以及设于所述检测支架(61)与所述壳体(2)之间的检测传感器(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底座(21),以及围设于所述壳体底座(21)周侧的壳体本体(22),所述脱水驱动装置(4)位于所述壳体底座(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减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检测支架(61),以及检测传感器(62),所述气囊减震装置(5)包括减震支架(5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天皓
申请(专利权)人:高万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