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波专利>正文

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25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实用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端后侧均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支撑架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相对侧顶部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开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本技术中,实现了对撑板的角度调节功能,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实现了对撑板顶部后侧的支撑限位功能,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建筑基坑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基坑是在建筑施工中为了进行地下工程而挖掘的深坑或凹陷地形,其形状和尺寸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地质条件而定,而为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支撑和稳定土体周边,防止因挖掘凹陷地形而使该区域的土地承载力减小,造成周边坍塌,就需要用到建筑基坑支撑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基坑的安全和稳定性。而这之中,承台支撑装置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支撑装置适用于较深较大的基坑,能够提供较大的抗弯和刚度以保证基坑稳定。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958675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支撑板,且底板中部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设置有带动上齿板和下齿板对支撑板进行张开的传动齿轮,驱动电机通使传动齿轮带动横向阵列安装的上齿板和下齿板对左右两侧的支撑板进行张开,而蜗轮蜗杆电机则对纵向阵列安装的上齿板和下齿板对前后两侧的支撑板进行张开,该装置可以使支撑板达到对不同基坑位置的实时改变,解决基坑施工时需要重新设置支撑装置的问题。

3、上述建筑基坑支撑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面对不同倾斜角度基坑内壁的适用性不足,无法贴合不同倾斜角度的基坑内壁,以至于形成不了有效支撑,使用场景较为有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建筑基坑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能够对支撑面的角度进行调节,以贴合不同倾斜角度的建筑基坑内壁,并给予支撑,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场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端后侧均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支撑架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底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相对侧顶部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开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框架的相对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外框架的相对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外框架的后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杆;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撑板的角度调节功能,避免了因建筑基坑内壁倾斜角度不同,而撑板无法贴合造成的支撑力不足问题,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活动轴、两个液压杆和联动轴,两个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轴的外部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轴的外部左右两端,所述联动轴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后侧中部,所述活动轴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框的后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固定柱外部套设弹簧产生的弹性形变,使限位块的底端卡入限位板的顶部开口中,对其限位,并使得支撑架与撑板的顶部固定且有支撑。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和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部,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槽的内壁顶端,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槽的内壁顶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顶端;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限位块可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从开槽内垂直地进行位移。

9、进一步地,所述底框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框的顶部四角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外部均套设有限位环;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并对底部进行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前侧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后部顶端相对侧,所述助力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框的顶端;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固定杆在撑板达到接近垂直角度使限位板变成较为水平的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开口的内壁;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连接轴在被支撑架带动向前侧位移时,同时带动外框架相对侧的限位板向前位移,防止卡死。

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上下两端开设有若干限位口,所述限位块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口的内壁,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内壁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外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块的底端卡入开口中,对限位板进行限位,并使得支撑架与撑板的顶部固定且有支撑。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的底部贯穿底框的顶端且向下延伸,所述限位环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框的顶端;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固定桩在万向轮移动时,被限位环限位,不会影响其移动,而在固定桩固定在地面时,万向轮不能继续移动装置。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中,通过固定轴、活动轴、联动轴、支撑架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对撑板的角度调节功能,避免了因建筑基坑内壁倾斜角度不同,而撑板无法贴合造成的支撑力不足问题,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21、2、本技术中,通过固定柱、限位块、限位板,固定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对撑板顶部后侧的支撑限位功能,避免了因支撑力不平均而产生局部弯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撑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端后侧均安装有伸缩组件(3),所述固定轴(2)的外部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撑板(5),所述支撑架(4)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7),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顶部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8),所述开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外框架(7)的后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活动轴(301)、两个液压杆(302)和联动轴(303),两个所述液压杆(30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轴(301)的外部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液压杆(3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轴(303)的外部左右两端,所述联动轴(303)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4)的后侧中部,所述活动轴(301)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框(1)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柱(801)和弹簧(802),所述弹簧(802)的内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801)的外部,所述固定柱(8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槽的内壁顶端,所述固定柱(80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9)的顶端,所述弹簧(8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槽的内壁顶端,所述弹簧(8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9)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框(1)的顶部四角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的外部均套设有限位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左右两端前侧转动连接在支撑架(4)的后部顶端相对侧,所述助力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杆(11)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开口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上下两端开设有若干限位口,所述限位块(9)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口的内壁,所述限位板(10)的前端内壁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6)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13)的底部贯穿底框(1)的顶端且向下延伸,所述限位环(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端后侧均安装有伸缩组件(3),所述固定轴(2)的外部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撑板(5),所述支撑架(4)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底框(1)的顶部左右两侧后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7),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顶部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8),所述开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外框架(7)的相对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外框架(7)的后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活动轴(301)、两个液压杆(302)和联动轴(303),两个所述液压杆(30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轴(301)的外部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液压杆(3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轴(303)的外部左右两端,所述联动轴(303)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4)的后侧中部,所述活动轴(301)的外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框(1)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柱(801)和弹簧(802),所述弹簧(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