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24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申请属于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包括制氧机本体、空气压缩装置、手动驱动机构和电动驱动机构,制氧机本体包括气体输入管和氧气输出管;空气压缩装置包括有罐体和活塞,罐体的一侧与气体输入管贯通连接,另一侧与氧气输出管贯通连接,活塞可沿着罐体内滑动,罐体上安装有单向阀组,单向阀组可单向进气或排气,活塞传动连接有手动驱动机构,手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与罐体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动驱动机构与手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实现了可在无电的状态下实现制氧,因此该制氧机不需要加装蓄电池,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质量,以便携在高原上携带使用,且负重降低后,可降低使用者耗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原具有低气压、低氧、昼夜温差大、干燥、强辐射和强紫外线等特点,常驻高原人群因习服失败或丧失适应产生过度的红细胞增多、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引发慢性高原病。高原恶劣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吸氧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实施高原制供氧保障工程,解决高原用氧问题,在制氧机的制氧过程中,制氧机本身会产生振动,在制氧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螺杆导套与螺杆的相互配合,对制氧机进行支撑,使得制氧机的整体质量,集中在螺杆导套与螺杆的螺纹上,从而导致螺纹非常容易损坏,整体使用寿命低。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912016b的文献提供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该装置通过水平杆和前铰接杆、后铰接杆的相互配合,对工作状态的制氧机进行支撑,配合滚轮对移动状态的制氧机进行支撑,避免由螺纹导套、螺杆等紧密部件制成造成的螺纹损坏,继而导致的制氧机整体寿命低下的问题;通过电机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方式,带动水平杆进行位置变换,使用更加方便;把主动齿轮设置为不完全齿轮,在制氧机移动或制氧状态时,使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不啮合,只在状态变换的过程中形成啮合,避免因制氧机移动或制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得啮合的齿轮相互之间产生碰撞,从而造成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损坏,进而导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之间卡死的问题;通过棘轮机构对电机进行保护,避免主体施加在连接轴上的扭矩突然变向而损坏电机的问题;通过卡轮和卡座形成固定机构,可在制氧机处于移动状态时,把水平杆固定在主体上,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节约制造成本。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高原环境海拔越高氧气的浓度就越加的稀薄,该装置通过增加水平杆和前铰接杆、后铰接杆的相互配合,对工作状态的制氧机进行支撑,但是同样也增加了设备整体的负重,因此在高海拔携带的过程中,设备的质量越重,对于携带者的负重也就越重,从而增加携带者的耗氧量,不方便使用者的携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高原环境中,携带的设备越重耗氧量越大,一是增加了携带人员的携带负担,二是增加了携带人员携带过程中的耗氧量,同时由于现有的制氧机需要无油空气压缩机才能够实现制氧的目的,需要在通电的环境下才能够使用,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需要在制氧机的内部增加蓄电池或者周边要求电源线才能使用,蓄电池的整体质量较大,增加蓄电池虽然能够满足制氧机的使用,但是同样增加了整体的负重,不方便携带使用。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在无电的状态下实现制氧,降低设备整体的质量,以便携带使用的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包括制氧机本体、空气压缩装置、手动驱动机构和电动驱动机构;

5、所述制氧机本体包括气体输入管和氧气输出管;

6、所述空气压缩装置包括有罐体和活塞,所述罐体的一侧与气体输入管贯通连接,另一侧与氧气输出管贯通连接,所述活塞可沿着罐体内滑动;

7、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单向阀组,所述单向阀组可单向进气或排气;

8、所述活塞传动连接有手动驱动机构,所述手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罐体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氧机本体为所属领域以公知的,并且上端预留有气体输入管,以便外界空气输入到制氧机本体内,下单预留氧气输出管,已将制氧机本体内的制备的氧气输出,罐体的上端一侧与气体输入管贯通连接,下端一侧与氧气输出管贯通连接,罐体竖向设置,并且活塞可在罐体内上下滑动,活塞将罐体分隔成氧气储存腔和空气压缩腔,并且在罐体上贯通连接单向阀组,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在单向阀组的作用下,此时空气压缩腔的内部吸入外界的空气,同时氧气储存腔内的氧气排出,当活塞向上运动时,空气压缩腔内的空气被压缩到制氧机本体内部,并且此时的氧气储存腔内为负压状态,在压强的作用下,制氧机本体内的制备的氧气被吸入到氧气储存腔内,因此在压强的作用下,可使得活塞上下运动时更加的省力,当使用环境有电源时,电动驱动机构与手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通过手动驱动机构带动活塞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当使用环境无电源时,此时将电动驱动机构与手动驱动机构脱离,然后转动手动驱动机构,便可在无电的情况下驱动活塞的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10、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罐体包括有进气管、输气管、出气管和氧气输入管;

11、所述单向阀组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向气阀、第二单向气阀、第三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所述进气管与第一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输气管与气体输入管之间通过第二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第三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氧气输入管与氧气输出管之间通过第四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活塞向出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开启,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关闭;所述活塞向进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关闭,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开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靠近罐体的上端时,此时将活塞向下滑动时,此时的第一单向气阀开启,外界的气体通过第一单向气阀吸入到空气压缩腔的内部,并且第二单向气阀关闭,以避免制氧机本体内的高压气体回流,同时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三单向气阀开启,以使得氧气储存腔内的氧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并且第四单向气阀关闭,以避免氧气回流到制氧机本体内,此时使用者可进行吸氧,当活塞与罐体的底壁接触后,然后使得活塞向上运动,此时的第三单向气阀和第一单向气阀关闭,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开启,此时的空气压缩腔内的压强逐渐变大,氧气储存腔逐渐的变小,空气压缩腔内吸入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被压缩到制氧机本体的内部,并经过制氧机本体制氧后,通过氧气输出管输入到氧气储存腔的内部,并且在该密封的环境下,活塞上端压入空气,下端吸入氧气,因此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活塞向上运动时更加的省力。

1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有对接管、t型管、气孔、活塞杆和拉簧;所述t型管的大口径端与对接管的内径适配固定,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同轴滑插,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之间设置拉簧,所述t型管靠近拉簧的一侧对称开设气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管的大口径端与对接管的内壁适配,小口径端小于对接管的内径,并且在t型管小口径外端对称开设气孔,在拉簧的弹性收缩作用下,使得活塞杆常态下处于插入t型管的通孔内,并且气孔被封闭,当罐体内的气压发生变化,并且气压大于拉簧的弹性收缩作用力时,活塞杆向外运动,并置于气孔侧时,从而实现单向阀组的单向气体流通。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包括制氧机本体、空气压缩装置、手动驱动机构和电动驱动机构,所述制氧机本体包括气体输入管和氧气输出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有进气管、输气管、出气管和氧气输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向气阀、第二单向气阀、第三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所述进气管与第一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输气管与气体输入管之间通过第二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第三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氧气输入管与氧气输出管之间通过第四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活塞向出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开启,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关闭;所述活塞向进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关闭,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有对接管、T型管、气孔、活塞杆和拉簧;所述T型管的大口径端与对接管的内径适配固定,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同轴滑插,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之间设置拉簧,所述T型管靠近拉簧的一侧对称开设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向气阀远离出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氧气减压阀,所述氧气减压阀远离出气管的一端安装有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杆和螺母以及手摇轮;所述螺母固定在活塞上,所述滚珠丝杆与罐体同轴设置,且一端转动连接在罐体内,另一端贯穿罐体,所述滚珠丝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手摇轮与滚珠丝杆同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罐体的内壁对称安装有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主动伞齿轮以及被动伞齿轮;所述电机滑动连接在罐体上,所述被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所述主动伞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被动伞齿轮与滚珠丝杆同轴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罐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适配滑动的滑槽,所述罐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可与滑块相抵的锁紧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包括制氧机本体、空气压缩装置、手动驱动机构和电动驱动机构,所述制氧机本体包括气体输入管和氧气输出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有进气管、输气管、出气管和氧气输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包括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向气阀、第二单向气阀、第三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所述进气管与第一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输气管与气体输入管之间通过第二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第三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氧气输入管与氧气输出管之间通过第四单向气阀贯通连接;所述活塞向出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开启,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关闭;所述活塞向进气管滑动,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三单向气阀关闭,第二单向气阀和第四单向气阀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有对接管、t型管、气孔、活塞杆和拉簧;所述t型管的大口径端与对接管的内径适配固定,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同轴滑插,所述活塞杆与t型管之间设置拉簧,所述t型管靠近拉簧的一侧对称开设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原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蓉力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