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巷道支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巷道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220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领域,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支护位置和支护压力;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开设支护孔;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所述支护孔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并封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较低、控制变形能力差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通过在巷道岩体上确定第一支护位置,并在第一支护位置上开设支护孔,向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膨胀剂达到支护压力,改变岩体的应力环境,提高岩体的极限强度,为深部岩体提供支护能力,增加支护承载圈的厚度,减小巷道变形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矿巷道支护形式主要为砌碹支护、型钢支护、锚杆支护、注浆加固或多种方式联合支护等,其中,锚杆支护已成功大面积推广应用。锚杆支护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支护应力控制锚固区围岩的离层、滑动、裂隙张开、新裂纹产生等扩容变形与破坏,使围岩处于受压状态,抑制围岩弯曲变形、拉伸与剪切破坏的出现,最大限度地保持锚固区围岩的完整性,减小锚固区围岩强度的降低,使围岩成为承载的主体。在锚固区内形成刚度较大的预应力承载结构,阻止锚固区外岩层产生离层,同时改善围岩深部的应力分布状态。

2、但是,受锚杆强度、围岩可锚性及施工机具限制,锚杆支护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应力一般不超过0.1mpa,对于复杂困难巷道,锚固区承载结构的主动承载能力较低,控制巷道变形的能力较差,围岩容易出现大变形,甚至发生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较低、控制变形能力差的缺陷,实现在巷道的岩体上确定第一支护位置,并开设支护孔,在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进行膨胀支护,提高岩体的极限强度,减小巷道的变形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包括:

3、确定第一支护位置和支护压力;

4、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开设支护孔;

5、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所述支护孔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并封孔。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第一支护位置的截面为向岩体深度方向的以巷道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支护孔深度大于等于2倍至3倍的巷道半径。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开设支护孔,包括:

9、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沿巷道的半径方向开设支护孔。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所述支护孔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并封孔,包括:

11、向所述支护孔内安装封隔器,使所述封隔器封堵所述支护孔的开口;

12、通过所述封隔器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直至所述支护孔内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通过所述封隔器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包括:

14、将所述封隔器与注浆泵连接;

15、开启所述注浆泵,按比例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

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还包括:

17、确定第二支护位置;

18、将锚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护位置上。

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支护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护位置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上。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第二支护位置的截面为向岩体深度方向的以巷道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21、所述锚杆沿所述巷道半径的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护位置上。

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所述锚杆与所述支护孔之间有夹角。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通过在巷道岩体上确定第一支护位置,并在第一支护位置上开设支护孔,向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膨胀剂达到支护压力,改变岩体的应力环境,提高岩体的极限强度,为深部岩体提供支护能力,增加支护承载圈的厚度,减小巷道变形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位置的截面为向岩体深度方向的以巷道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孔深度大于等于2倍至3倍的巷道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开设支护孔,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所述支护孔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并封孔,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封隔器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护位置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位置的截面为向岩体深度方向的以巷道的圆心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与所述支护孔之间有夹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位置的截面为向岩体深度方向的以巷道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孔深度大于等于2倍至3倍的巷道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支护位置开设支护孔,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支护孔内注入膨胀剂,使所述支护孔的压力达到所述支护压力,并封孔,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志刘爱卿张镇李光琦李文洲杨磊李建波山世昌褚晓威王子越郝登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