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96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支撑架、转动设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的模具传输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上的若干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端依次设有模具预热工位、铅液加注工位、保温均化工位、电池上料工位、冷却铸焊工位以及卸料工位;通过环形设置的模具传输单元带动若干组模具单元循环转动,并在预热、加铅液、保温均化、冷却铸焊工位循环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模具循环至底部非工作区域时,通过保温结构设置,减小模具的温度损失,进而提高后续模具升温所需能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铸焊过程中,模具需要循环使用,在模具循环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如何降低能耗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中国专利cn216938378u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铸焊机,包括底模旋转工作台和蓄电池平移工作台,底模放置于旋转工作台上随其旋转,蓄电池平移工作台带动蓄电池直线平移移动,底模旋转工作台的旋转路线和蓄电池平移工作台直线平移路线相切,底模旋转工作台和蓄电池平移工作台在蓄电池铸焊工位处重合。底模旋转工作台和蓄电池平移工作台分别设置,将底模的移动操作和蓄电池的移动分开,不需等待底模退回平移的时间,效率得到提高。

3、但是该技术方案采用圆盘带动模具循环使用,生产工位少,冷却效率低、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通过环形设置的模具传输单元带动若干组模具单元循环转动,并在预热、加铅液、保温均化、冷却铸焊工位循环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模具循环至底部非工作区域时,通过保温结构设置,减小模具的温度损失,进而提高后续模具升温所需能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支撑架、转动设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的模具传输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上的若干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端依次设有模具预热工位、铅液加注工位、保温均化工位、电池上料工位、冷却铸焊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4、所述模具预热工位将模具单元预热处理;

5、所述铅液加注工位将铅液浇注至铸焊模具上;

6、所述保温均化工位将浇注后的铸焊模具进行保温并将铅液均匀分布在铸焊模具的型腔内;

7、所述电池上料工位将待铸焊的蓄电池的极耳插入浇注铅液的铸焊模具内;

8、所述冷却铸焊工位将上料工位传输的蓄电池进行冷却完成铸焊。

9、作为改进,所述模具传输单元带动模具单元沿循环支撑架周向循环。

10、作为改进,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上设有用于对汇流排上的铅液均化处理的均化单元以及对该工位上的铸焊模具进行保温的第二加热部。

11、作为改进,所述均化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下方的均化驱动部以及与均化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震动气泵。

12、作为改进,所述冷却铸焊工位上设有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接用于导风并对模具单元进行冷却的若干个导风通道。

13、作为改进,相邻所述导风通道的距离与相邻两组模具单元的间距匹配设置。

14、作为改进,所述风机采用正压/负压对导风通道进行通风。

15、作为改进,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承载架以及安装于承载架上的铸焊模具;所述承载架的底部为镂空结构设置。

16、作为改进,所述模具传输单元包括:

17、循环驱动单元;

18、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安装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并通过循环驱动单元带动周向循环,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环形输送带相连接。

19、作为改进,所述循环支撑架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保温棉。

20、作为改进,所述环形输送带的下半部的两侧设有保温棉。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本技术通过环形设置的模具传输单元带动若干组模具单元循环转动,并在预热、加铅液、保温均化、冷却铸焊工位循环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模具循环至底部非工作区域时,通过保温结构设置,减小模具的温度损失,进而提高后续模具升温所需能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23、(2)本技术通过均化单元将浇注后的模具通过振动的方式使铸焊模具模腔内的铅液均匀分布在模腔内,提高铸焊质量。

24、(3)本技术通过风机配合多个导风通道,在铸焊后的电池间歇式输送过程中,精准、集中风力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多个风道设置,实现多点冷却,提高冷却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25、(4)本技术通过垂直设置的回转机构,在相同的空间下,垂直回转能够存放更多模具,并有充足时间给与模具升温和冷却,提高升温和降温的均匀性,提升铸焊质量,并降低升温和降温的功耗。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模具循环利用、能耗低、冷却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支撑架、转动设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的模具传输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上的若干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端依次设有模具预热工位、铅液加注工位、保温均化工位、电池上料工位、冷却铸焊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带动模具单元沿循环支撑架周向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上设有用于对汇流排上的铅液均化处理的均化单元以及对该工位上的铸焊模具进行保温的第二加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下方的均化驱动部以及与均化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震动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铸焊工位上设有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接用于导风并对模具单元进行冷却的若干个导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风通道的距离与相邻两组模具单元的间距匹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正压/负压对导风通道进行通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承载架以及安装于承载架上的铸焊模具;所述承载架的底部为镂空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撑架的侧面和底面以及所述环形输送带的下半部的两侧均设有保温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支撑架、转动设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的模具传输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上的若干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撑架上端依次设有模具预热工位、铅液加注工位、保温均化工位、电池上料工位、冷却铸焊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传输单元带动模具单元沿循环支撑架周向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上设有用于对汇流排上的铅液均化处理的均化单元以及对该工位上的铸焊模具进行保温的第二加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焊用模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保温均化工位下方的均化驱动部以及与均化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震动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梦飞舒钶尧钱顺荣朱会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