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0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抗磨性,适用于低温极寒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茂金属聚α烯烃,二元乙丙橡胶,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环烷酸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硅酸铝作为添加剂,对基础油进行改性,茂金属聚α烯烃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硅酸铝复合作用,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环烷酸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锌等组分相互配合,得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抗磨性,适用于低温极寒环境,尤其适用于北方冬季天气、东北极寒地区和高原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润滑,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使用,汽车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的发动机,其运行状态对汽车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汽车的使用环境是复杂的,比如北方冬季严寒天气和南方的湿润天气,对汽车发动机的运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极寒天气下车主在早晨经常需要“热车”,使汽车发动机内的润滑油对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进行充分润滑,避免干摩擦造成发动机损伤。

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一般在1~3分钟的时间,在上述“热车”过程中均匀涂覆发动机的机械运动部件。

4、但是,上述润滑油一般对低温条件的耐受度普遍较低,低温条件下的抗磨性能明显下降,不能像常温条件下对发动机进行良好的润滑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抗磨性,适用于低温极寒环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4、基础油200~500份,茂金属聚α烯烃1~10份,二元乙丙橡胶2~7份,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0~30份,环烷酸锌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2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8份和硅酸铝8~30份。

5、优选的,所述二元乙丙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3~12万;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数均分子量为4~15万。

6、优选的,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7、基础油200~400份,茂金属聚α烯烃2~10份,二元乙丙橡胶2~6份,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0~25份,环烷酸锌2~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2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6份和硅酸铝8~22份。

8、优选的,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9、基础油250~350份,茂金属聚α烯烃4~7份,二元乙丙橡胶3~5份,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2~20份,环烷酸锌3~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1~18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5份和硅酸铝10~16份。

10、优选的,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11、基础油300份,茂金属聚α烯烃5份,二元乙丙橡胶4份,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5份,环烷酸锌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5份和硅酸铝12份。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1)将基础油、环烷酸锌、二元乙丙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第一加热混合,得到预混油;

14、(2)将所述预混油与茂金属聚α烯烃、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硅酸铝第二加热混合,得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混合的温度为30~65℃,保温时间为15~50min。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混合为第一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100~700rpm。

17、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混合的温度为35~70℃,保温时间为10~50min。

18、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混合为第二搅拌;所述第二搅拌的转速为200~1000rpm。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抗磨性,适用于低温极寒环境。本专利技术采用茂金属聚α烯烃,二元乙丙橡胶,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环烷酸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硅酸铝作为添加剂,对基础油进行改性,茂金属聚α烯烃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硅酸铝复合作用,十六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环烷酸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锌等组分相互配合,得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抗磨性,适用于低温极寒环境,尤其适用于北方冬季天气、东北极寒地区和高原地区。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可行性高,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乙丙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3~12万;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数均分子量为4~15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混合的温度为30~65℃,保温时间为15~5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混合为第一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100~700rp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混合的温度为35~70℃,保温时间为10~5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混合为第二搅拌;所述第二搅拌的转速为200~1000rp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乙丙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3~12万;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数均分子量为4~15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汽车发动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雅梅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国际科技常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